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78|回复: 4

[家园生活] 读书:儿子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请了七天假!”结局让人深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 06:12:58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3 S! ~( O% \5 m6 P3 ?. C8 q
* g; O& A7 \7 d$ V' ^

" y. @1 g% G5 F) V3 R6 Y7 i- w7 o0 e0 O1 C  j1 O. E7 J" U2 R
你有没有发现,曾经英姿飒爽的父母,伟岸的身影正在日渐佝偻。( O0 b- ^6 K6 A3 i; @0 v# V  }
5 z) A6 `! p+ o: \
你有没有察觉,曾经意气风发的父母,在你面前正变得小心翼翼。% T) x2 g5 B( N: R% _- C. p
* Z( n5 y6 K0 Q6 d1 g6 i; F
我们似乎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父母,就老了......
" i. I2 v& v( a2 B  c+ b- U0 e& _! }& S7 ^" l
比起年老,他们其实更害怕生病;比起死亡,他们更怕给子女添麻烦。4 O% Q, f3 v* r

6 p# c/ H% G# R' y) s 01
$ v, v2 Z, f0 l5 Q“拖累你,还不如自我了结”。& p6 z( R3 P  n2 w" V
; i. ?7 e" {1 B* V( M- o
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父亲仍没死。
$ b3 K( v8 \2 l, S" d1 Q" N, S* W2 p& j; B- W: i  m
儿子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间都算进来的。”
! F8 @9 I# }. z0 }  y. k. g
- ]& C8 L2 c8 Q9 J老人随即自杀。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o" s, g3 d; _2 s" U. ^
$ ], P! I$ [" n& W+ _( n/ k
这个不是杜撰的网络段子,几年前媒体曾有报道:在湖北京山县农村,有“自杀屋”、“自杀洞”。: M0 Z3 V2 X" L9 b

* o! R! ~1 L$ W  o7 n4 B5 e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患病,不愿拖累子女,选择老屋或荒坡、树林、河沟,安静地“自我了结”。& y% s6 x; v- L1 F$ m6 T
+ d5 V* h7 i* K, j9 N
当地人对此习经为常,有村民说:. Z7 W8 m. O6 h; I7 W
- m0 y, r4 i& ~1 o: e' P+ a* c0 W
“只要满足年龄在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子女生活比较困难、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这样几个条件,老人自杀就是“明智的选择”。”6 x) w/ o/ w6 C& G; v/ _$ g) }
4 U/ w: S2 e" P8 _9 y" _
8 o+ J- z4 U: k! o

0 T" i. a* p# ]0 o  r5 u3 J距湖北武汉不到100公里的村庄里 ,69岁的老人林木文沐浴之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1 r% C* m% n: g- d

6 A3 `* b2 R# G9 K' R; L0 ]9 v9 s7 b然后坐在堂屋中间,一边在火盆里为自己烧纸钱,一边喝下半瓶农药。纸钱烧了一半,老人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 Z6 X: G! u4 ^: {1 ^
/ {1 {/ G, b' l“他很久以前就开始计划自杀了。”《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项目主持人的刘燕舞后来听说。
! r3 }" w& m% [
2 H4 s+ u* _  A- I5 o0 {& {村民猜测老人自杀的原因是与儿媳妇失和。5 x- @* f6 D: z) x7 c

3 f9 F  |- F6 v“他怕将来死了,孩子连纸钱都不给买。”一名村民对刘燕舞说,“这样死,还‘体面’些。”& n6 Y2 Q: z! |7 Z5 [+ o

: [6 p1 u- `( C$ S. b% [5 Z林木文的死,并没有在老人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激起多少波澜。
. H& v0 V9 H2 k5 n0 O/ \
+ |7 n* K; t' i3 x& a+ r2 p甚至,老人曾当过村支部书记的儿子,也没有像刘燕舞以为的那样责怪妻子,而是“很坦然”:“人总是要与活人过的,难道还与死人过日子不成?”
, Z; ~9 l! a) C/ ~
# @% r  J2 R: y) n有老人说:“比起亲儿子,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更可靠。”
. B" \9 t4 R% u6 N* g2 G% r; ?! M6 D, n
自杀的老人一面因得不到子女回报而悲伤,一面又体谅子女沉重的负担。
: m+ @3 w, ?) T0 [& |8 E7 F6 b+ K/ K3 J$ @
老人自杀后村庄的平静,和人们讲述自杀老人时的谈笑风生,让这一桩桩自杀根本来不及弥漫悲伤就已被淡忘。
3 F7 {% p4 G6 X% k/ _0 S! h3 \4 U/ r7 w6 `7 D3 @0 F) w9 b; C
孝,依然被视为美德,但不孝,也可以被认可。. w0 V( X" a- |" Q, X

$ g+ L8 e. V+ E! J如果说,这是农村老人的悲剧,那城市的老人,就能够避免“空巢”么?0 q5 P- u* \# [/ h
; v% d# x! c/ X" J% `! e. [
02 * u5 a2 R6 d* A; n4 H4 Y
! {5 ]. {) n8 y' n
和死神争丈夫、争儿子,她三次都输了。
5 @! ~5 j* G; o- V  [5 P% r- e
' Y, v, \; |5 v/ `85岁的王奶奶坐在床沿给扑克牌排队,是她每天除吃饭外必做的事儿。
" |; B1 Y/ e# }# f$ N/ h1 c2 Q- x- P' E- t  Q$ Q
四年前她最后一个儿子去世后,她就每天摆扑克。
, ~" ~) {$ L! t: n  ~  U
5 `% D* J# L/ D& K( ^两个儿子和老伴曾来过的痕迹一丝都找不到。& \0 ?; {6 j& C
+ y, J0 ~0 t4 Z/ R) m! V. M
“都烧了,不想留,看了难受。”王奶奶说这话时,眼睛一直看远方,嘴角使劲向上,努力做出“都过去了”的样子。
+ P' \9 S$ ]+ l6 N4 ^: [
- d/ |, ^: v/ Y1 y; F* g# v& G! }大儿子死于车祸,一直照顾她的二儿子几年前查出喉癌,为了给儿子治病,王奶奶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和死神争儿子,最后她还是输了。# D* B$ {/ o: B. J- q" c

3 w- b, m9 @0 S+ B0 \* e4 n$ B
( X) U! C4 R3 Q
- Z7 g! R6 W( e# J, Q2 B% f
! X/ a6 j$ G5 V6 o 03 3 y6 {" g* i& R! T

  z' G! A7 }# V) g  l: K9 P2 K+ V“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
. m$ ~! X9 M" {& g1 ~# {9 |
( X1 C8 ~  l. a2 h) q  f9 H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她担心过各种突发的情况,但唯独没想过瘫痪的老伴会掉到地上。. P; i. ^& d# Y9 j& l

- A$ ?0 G9 h6 H$ ~9 u“我搂着他的腰,想把他抱到床上,可坐着抱我站不起身,站着弯腰抱我抬不起胳膊。”
: h4 l% ]5 p/ F8 M; j9 G. F
! L# P6 M+ Y2 X2 x" d. E$ G9 ?那天,朱阿姨折腾了20多分钟,也没能把老伴抱回床上。
  Y$ X' N9 |, }. n0 c! k6 _' h$ K, B0 X1 i5 W7 }
打开手机通讯录,里面包括独生女在内100多人,她却不知道该打给谁。) z/ a0 P+ Y5 k
$ W# V8 B0 j; P) Q
( A7 Y3 N  a! r. t0 S7 e
$ G: O3 a5 o% D. a, n- X1 Z
朱阿姨要照顾生病卧床5年的老伴
- V% s1 z" Q! @) ?9 h  y6 ^; ]* K0 C8 p7 s# b' h! B) c. R) H" |
女儿远在成都,亲朋这个时间都在熟睡,刚强了一辈子的朱阿姨,在那一刻抱着老伴哭了…0 p8 Y' Q! T2 C; O

7 y% K4 O; s+ T% c% o" b最后她跑到楼下央求两位保安,一再保证即使出了问题也和人家没关系,两名保安才上楼帮忙把老伴搬到了床上。
$ v- U( Y* s7 j9 l- e! Z" N& Q2 f, W2 O1 j) V
一周后,朱阿姨将自家一间住屋对外出租,出租条件第一条就是“本分、老实、男孩”。
/ J. `# ]1 M" K1 \4 ]% Y! X' V7 r: K
今年春节女儿回来过年,娘俩找个大床单,一人拽一头儿,把老爷子抬进卫生间,浴房里铺上瑜伽垫,给一年多只是擦擦身的老爸洗了个澡。9 D& ]* H0 m4 b# ~/ U( J0 o+ E

! ^+ t* Y9 q9 ?) k% I* v( K女儿哭了,她觉得朱阿姨太苦太累,她让两位老人跟她一起去成都。
3 T# z( P# n; O+ n5 S" P5 |
: S( c# O4 Z1 ]+ _& C朱阿姨没答应,她在心里又一次告诉自己,“可不能病啊,老伴已经瘫痪了,自己再病倒,那简直要了姑娘的命啊! ”
3 R9 j6 @) ^" Z: v5 @0 r4 @* Q$ A$ m
3 c* ?* x1 D% R4 f; b- u" ~: ]朱阿姨一直不去成都,一方面不想给孩子添麻烦,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异地医保无法结算。# L' @; L. ~, f+ k; S0 G
; ?, R- ]" S- o9 V* k
前几个月,在小广场走大圈,一位“圈友”告诉她,去年国家就表示要推进全国医保联网。1 n( W6 W7 p) w+ }+ I9 f

" x4 B9 p( K1 |% H8 R% f- u3 r- M现在这是“朱阿姨们”最感兴趣的一件“国家大事”,互相见面总打听“总理说的那事咋样了?
( U1 o! a, M0 h. `. M; |* }( ~' ]& V$ ]# w) Y& x
: A. R$ L' l, J1 J7 g. J  a, E
04 ; z/ A$ N  G- F! k4 r0 K
女儿在手机通讯录里叫“啊”。
1 J+ @* A, N( M9 H6 ^' L
* h3 ?6 u2 l/ h: v: }* J" X老伴去世后的张阿姨有个独生女,毕业就留在了广州。她一个人很害怕安静。% }+ x; m  I8 P) s( A! X
5 e1 R/ k6 A, f7 S! c0 f& c
收音机、电视都是从睁眼开到闭眼,还特意花了几千块钱买了条善解人意的小狗,就为了自己说话时,有个“应声”的。* T% _* b4 g) U+ F- o

$ \" r8 H! K, }( O  ?1 I$ @# _! ^; q9 x' x6 Q& y

. X" _$ k) j: @- e( @6 h对外张阿姨总抱怨女儿花钱多,给她买了一柜子的衣服,给她买2000多的包。但细听之下,能感觉到张阿姨的“显摆”。- {/ I' Y9 p) z  v: |. o" Q, O

  {, _! M# t, A; M9 V/ z# @女儿离家13年,在张阿姨的手机通讯录里始终叫“啊”,因为能一直排在第一位。& t' h- o9 p$ \

  E  d2 Q7 H1 s1 a& s张阿姨曾经去过广州,看到为了攒钱买房的宝贝女儿周日一大早头发都来不及扎,嘴里塞块干面包就顶着大太阳做兼职时,当妈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1 ]+ z$ N; @8 h
$ r) j9 g5 e+ Y% t# A4 m/ x5 e/ k1 B. T6 F7 }
" S$ G; h  Y, G& L  U% i* p: F1 M
“父母为孩子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大城市打拼太难了,这么贵的房价,我们也帮不上忙,心里觉得委屈了孩子。”/ J8 _# x" r( \4 P
* d, C2 T. z/ P" X) O
张阿姨说,她挺盼着女儿能赶紧要孩子,要是用她照顾,立刻打起背包就出发。把孩子照顾到上了学,她就回哈尔滨。# ^8 o$ w' K5 e+ [6 H: B5 [

# C2 {7 ?4 s2 l; ]就在前几天,张阿姨远在广州的女儿收到了妈妈寄的新鲜的东北油豆角,这是今年夏天收到的第8包,运费都比豆角贵。
; C0 m, I) @/ ^" z4 E4 \; ^% j2 K  C( s- q& B
为了让她能吃上今年最后一拨油豆角,张阿姨跑了好几个早市,坐着小板凳从十斤里一根根挑选…) z; }  B7 j5 L, ~) e7 ~

0 ~2 C+ y% f( C
+ K2 h% z- C& p' E$ x/ ~/ i! e; D 05
0 I4 s  T2 \5 f- l9 G2 Q9 ~“我不饿,就想你们一起吃顿饭”。3 k8 s9 g+ f' m0 f( b
% ]# P& H( s1 G3 ^  o
三个子女一个在外地,一个在国外,另一个身体不好,一年来探望不了他两趟。
- K& g6 |. {" E6 G; \
8 e! Z" H4 b! _3 u1 n82岁的刘叔每天基本不着家,去江边看别人下棋,在小区里坐着看野猫打仗,实在没意思就随便找个公交车坐到终点,再坐回来。
. R+ L! q' d$ O4 p: h+ I
9 L4 Z' {  ~- L+ B& a这个躲过了日军轰炸机、挨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老头儿,却被晚年孤独牢牢捕获。
* _4 X4 ?2 c3 e6 E% Y- g- O$ A5 |0 k' V" I
听说记者要来家里采访,老人特意去超市买了“一个里面有一整只虾仁”的高档速冻饺子,一定要留和孙女年龄相仿的记者吃顿饭。
8 U/ Y' E( n8 U* n* B
$ f" L$ h# F  D1 h0 h“爷爷其实不饿,就是想桌子对面有个人一起吃饭。”老人喃喃自语。* D2 g/ z" ]5 I- i% V1 m
9 _) o' U  A" B. S7 @% H$ I
6 I+ y) F5 H3 K. \* b2 H% `

8 r% m3 ]/ U: d; Z# @
/ j* h) Z- F1 K! i) _ 06 + p2 O+ _2 f, q5 W; b' ~) ?, N4 n
“儿子不在家,老头子你别和人吵架!”/ _2 a+ A8 x5 I9 y% m. l" j+ [& E

0 ~' v: E' O7 G! b67岁的陈阿姨因为胃溃疡穿孔手术住了院,他们没有告诉在美国工作的儿子。手术后住院都是老伴在医院24小时陪护。
, T" _) c1 ?- c. r6 v  x8 v# _' G% O1 C: [
有一天正在点滴的陈阿姨要上卫生间,没忍心喊熬了好几晚,正在打盹的老伴,自己举着点滴去卫生间。5 `' ?6 M$ k. v6 n# u9 }) p" K
& J* P. F) s% F0 o5 I
上厕所既要解裤子,还不敢用力怕滚针,肚子稍微一用力就象刀在里面剜一样疼。. A4 K; l3 [/ }" i7 ~
8 U5 w8 l9 r1 e7 d( k
刚蹭回病房,手机响了,“妈,你在家呢?咋这么半天才接电话呢?”2 q+ _- p+ U) w# X$ m  r
! g+ W8 z, H# B  H( q$ K  R
“妈在厨房擦瓷砖呢,没听见!”陈阿姨最后一个字说完,用牙咬住了下嘴唇,就怕千里之外的儿子听见自己的哽咽声……$ F# i- k: j0 i, _+ M
3 d% T* p+ m" u- {
在儿子出国前一个多月,陈阿姨的老伴赵叔就常失眠。有几个晚上就是整宿躲在办公室了,把各种出国留学指南翻得都卷了边儿。
5 d0 R6 Z; f& t. [! p* C+ K9 Z* f/ ^4 k; j6 Q: Q
儿子走后,赵叔专门去书店买了个超大个儿的地球仪,晚上睡不着拨弄它转。地球仪上不他们和儿子不到一扎的距离,实际上却是15000多公里。
( ^; \6 ]8 ^5 c: g6 ]7 L
! d) |: Z5 V1 L3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陈阿姨夫妇在生活上出现的不便也与日渐增,但他们依然没后悔当年把儿子放出去,只要孩子好,他发展好,当父母的啥心情都能放进肚里。3 M, Y% N3 W$ j+ }0 K
" H/ u3 A$ h2 n  b
陈阿姨说,前些年是单纯的想和惦记儿子,现在还会多了一份老无倚靠的恐慌。
2 D* E- c. ?/ \! m' j! H4 x
* c3 ^; D7 M% p, Y3 I8 c: v家里遥控器坏了,二人就硬生生地挺了好几天没电视的日子,后来实在没办法,才让亲戚家孩子过来帮弄好。, Z5 W2 O, h3 J0 b* e! l, y

2 f: u$ k9 x$ |. ^有时候去早市,偶尔遇到小贩缺斤少两,赵叔要冲上去找人理论,陈姨总会拉住劝“儿子也不在家,你一个老头子可压住点火吧!“
' l  ?, d1 k! c1 f$ u) {
( W3 {: F, b$ @% Z: L3 ?, p
) V! C: w. P, y7 Q 07
6 L- O8 v# d; u- f( t) F“只要你好,我们就都好”。, e2 ]! ~3 a7 A( F" L7 [' \, B8 {& D
( ^) }4 _! o9 [
今年春节期间,两张照片刷爆了朋友圈。
* x4 A: c6 b4 Q4 H9 w* K8 b# |/ C! N: N

2 N2 q. l. ^; W2 `& r3 W2 h: Z( V( j+ \+ Z. i# @
! o, o, F  e# a0 ^* ^9 ^1 t
照片的拍摄者叫周建海,是一名体育教练,老家在农村。他从杭州出发,驱车十多个小时,才顺利返家。4 I: ~5 p' L, k% T% _% J/ f9 Y9 O

( g9 m! H5 J% q" [, ^* P( R“因为各种原因,即便是春节,我们也很难聚到一起。2 O# J0 V* H/ j% Q

1 P- b! X6 N; l, v( U5 Q; ~7 W1 c9 Y就拿我来说,以前当运动员时,因为备战比赛的需要,连续四年都没有回家过年。”9 I4 V( B+ N% P/ A6 R

0 f/ \  g) t7 W5 k7 `+ Q+ y当他踏上返程,临别前拥别父母,不想一向坚强的母亲竟然落了泪。+ Q6 d% l7 x9 E: T" V

2 K9 c" q  }( J' T! v“儿子啊,自己多保重身体,好好工作,爸妈会照顾自己,家人要和睦相处……” : l7 q( K* O, H& L

+ c2 a& R  g+ k* t0 V; G$ a1 X就在汽车即将发动的时候,母亲又把头探进车厢,凝望着儿子,反复嘱咐。
" }7 p+ \; t. o! I: C/ h: Q0 Q, h: ]$ n2 K. q% J. Z
08 6 [9 j; Z  `6 l. T2 b, z1 \
去年春节,村里一位79岁的老人跳河自杀了。4 e" C) a* S9 `% D' F3 ]' [

$ g% Z/ d7 O* G; j  j老人姓张,膝下有一儿一女。. p$ A: a0 f3 ]" x. n3 S. Y

0 n( P" J1 r" ~老伴70岁那年得癌症死了后,她就搬到了大儿子家住。/ {* @3 y& B+ V6 z2 Z7 t: z

8 l5 x" c" A, M9 Q大儿子在赡养老人方面做得挺好,只是唯一有一点——脾气十分暴躁,经常对老人摆脸色。. W6 Q: w) m8 m9 K, b' A7 B9 ]: L! @

: @+ G# P) T7 H, [: ]3 {  R/ p比如忙不过来时,张奶奶想帮忙,大儿子就会很不耐烦地说:“谁要你帮忙了?万一摔了磕了又得折磨多少人啊。”) l1 y* k* _( |, ^
9 W" }+ X7 E* u2 ^
这样的话常让张奶奶唯唯诺诺,躲在一边偷偷擦眼角。3 v- |( A. X) ]6 l; M
& z* W  W- l- X
后来,儿子儿媳搬去了城里住,慢慢回村里就少了。虽然儿子也经常给她寄钱,但偶尔回来时,还是总免不了习惯性的说教一番老母亲。
# r+ t/ |- M' V0 j8 `2 M
2 ]' y3 h  E) n) b2 T, r4 y) Q张奶奶也不想去打扰二女儿的生活,所以更多时候,只好孤独难过的独自在家。
6 U, H6 n$ n, k+ r: g. h
9 B) m( r+ Z8 ?" @" o' H就在去年春节,大儿子为了80岁大寿设宴的问题与张奶奶大吵了一架,还生气的提前去了城里。$ a9 W: z' F6 \) c. |; H
$ b/ Z  k5 m+ b
就在他们离家的第二天,张奶奶直接投河自杀了,二女儿得知后,一怒之下与大儿子断绝了关系。
1 l: H7 c3 M, w( f
, |. ]: Z. k5 |$ X& ]* D* o/ ]在给母亲办完丧礼后,因为自责,也因为周围舆论的压力,大儿子带着全家搬去城里,再也没有回来过。4 v3 P& Q  S0 Y: A. p  p8 X

3 p0 n# O/ @) r2 f# z, b/ A( i* z$ A! c! L+ Q
09 2 P- J' S. {- |, D. i; j  h
子女尽孝,不止是物质的支撑,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陪伴滋养,老年人的孤独,往往在于年华老去、无人倾听、无人陪伴、仿若被时代抛弃。1 K% m& \- Y$ `" `! z6 |
& Q$ c0 F; ~' r. W& v9 {
于丹曾说,如今儿女有钱了很容易做到给父母买车、买房,但是最难做到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 l' J. p' q6 m' \" K9 {& h2 r/ t
( N% |- e5 M1 {; S  H
我们不是恶人,更不是不懂孝道,我们只是习惯了自私,习惯了任性。  A: h6 L9 @3 b- b
& P8 k  I* K7 i8 c2 m
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 ]' b* r- c. {  t7 |9 X) S
8 F6 ~" P+ z6 b. a1 V
或许这些年,你过的很成功,事业顺利,家庭美满。可是你却少了很多参与父母后半生的机会,那些在一碗汤的距离里,陪着父母慢慢变老的时光。
( `+ N, q! g, S( |- I1 f9 I! P) e4 n+ }  b6 Y4 G

% H4 S" b" G  K- H3 P1 Y% A/ O) h6 r
& @& l+ O) k8 p“等我有了钱”、“等我有时间”这样的话你是否每年都会默默许愿几次?
: a. j/ _. r2 I, }) s# J& K6 t) N/ [; i: e0 M6 {
我们总以为还有很多机会,去孝敬父母。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
$ ~$ Z# t8 e) u! t8 n5 C3 Q3 Q
6 T, [7 p% ?. d不要等到真的来不及了,才去追思父母的好,才去追忆那些父母陪伴你一起长大的时光。

评分

参与人数 2经验 +70 津贴 +60 收起 理由
天山雪001 + 40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晖酒当歌 + 3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2-1 08: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孝,依然被视为美德,但不孝,也可以被认可。”其实不孝,更应该被认为是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控诉。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 0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敬父母,时不我待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 11: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等我有了钱…”“等我有时间…”这样的话你是否每年都会默默许愿几次?我们总以为还有很多机会,去孝敬父母。可惜人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不要等到真的来不及了,才去追思父母的好,才去追忆那些父母陪伴你一起长大的时光。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2 01: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不孝,死后烧纸磕头再多,又有什么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0 收起 理由
晖酒当歌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