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07|回复: 5

[幸福驿站] 【暖新闻】黄梅一家六代义务送茶151年 “游客再多也不收费”

[复制链接]

vipend growth: 4135

发表于 2018-5-1 07: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黄梅一家六代义务送茶151年

       4月28日,在大别山鄂皖交界处的梅春亭,游客们有的赏花拍照,有的歇脚喝茶。

       梅春亭,地处黄梅县北部海拔800米的山顶上,三条古道在此交汇,下山往东是安徽宿松县,往西是蕲春县,山南通向黄梅县城,是古代中原商贾用食盐换茶叶的必经之地。一大早,黄梅县柳林乡望江村9组村民吴国民,将温热清香的茶水灌进暖瓶,送到亭子里的简易石桌上,免费给过往行人解渴。“我从15岁开始送茶,至今55年。”吴国民今年70岁,每天开门头件事就是送茶。他和老伴王菊梅分工明确,老伴一大早用自家采的野茶烧水泡茶,他灌好后送到梅春亭,一趟一个暖瓶,每天两三趟,周末游客多时跑五六趟。一年365日,风雨无阻。

       柳林乡宣传委员柳霞介绍,从老吴的曾祖父到他年幼的小孙子,吴家为路人送茶的传统家风,已熏染6代人,至今已沿袭151年,从不收一分钱。据《吴氏家谱》记载,吴家这种传统始于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吴国民的曾祖父吴永发在山中砍柴,见往来商客喝山泉水解渴,担心凉水伤身,遂在梅春亭为行人送茶,作为“积善之家有余庆”的家训代代相传下来。

      “张体学将军在大别山抗日打游击时,常到凉亭喝茶,还与我父亲诗词唱和。”吴国民介绍。

       1996年,新修的公路取代了原来的蕲黄古道,梅春亭在原址保留了下来。“路好走了,送茶更方便。”在吴国民记忆里,上辈送茶人中最辛苦的是母亲陈细能,老太太三寸小脚,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几里山路走下来经常疼得满头大汗。即便如此,她一直坚持到59岁才将送茶任务交给儿子。

      如今,马铃声已远去,古道所在的望江村一带,成为游客踏青休闲的好去处。望江村党支部书记邵银熬介绍,村里已有20多家“农家乐”,每年接待避暑常住的游客近万人,村民徐林中创办的林中山庄年收入10余万元。“大家劝老吴摆个茶摊,一杯水收一块钱,或者卖矿泉水和饮料。”邵银熬说,看着村里人都在挣钱,好心人动员吴国民在梅春亭摆个茶摊。但吴国民不干:“送茶,我开心。”这些年,他靠种楠竹为生,每年收入不过一两万元。

      对吴国民的决定,后辈都很支持。女儿吴琼娇回娘家第一件事,是帮父母烧茶并送到凉亭。两个在外打工的儿子吴忠良、吴琼曹过年过节回家时,也包下烧茶送茶的活。周末游客多时,还在读书的孙子也常来帮忙添水。吴国民表示,他最大愿望就是“送茶”的祖训一代代传承下去,让蕲黄古道上的行人永远有免费茶水喝。


  N, ?  p6 l8 l7 F+ {& t$ _; e# F

评分

参与人数 4经验 +231 津贴 +181 收起 理由
沉鱼 + 100 + 50 节日快乐!
沈阳第二故乡 + 51 + 51 劳动最光荣!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狼行千里123 + 50 + 5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秋日诗语 + 30 + 3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1 11: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师傅感人,祝节日快乐{:1_330:}

点评

祝朋友五一劳动节健康快乐!  发表于 2018-5-1 11:42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2 16: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的确是个暖新闻,传播大中华传统文明的正能量。事虽小,能作为祖训传承几代人,真的很难得。点大赞。

点评

谢谢朋友光临,周三快乐吉祥!  发表于 2018-5-2 11:07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6 收起 理由
地道云南人 + 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3 1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积善之家有余庆”的家训代代相传下来。
7 T. i: @6 K0 h, s& s. W: _# P这是中国传统德道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 d$ ?, ?  n3 X6 Q' \$ l
在现在过度物质化的社会里,这种美德更得传统美德的重要,,一定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