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3 i+ W, v, ?4 D
东周时期,天朝的文官队伍齐国带头挑事,先后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国家四分五裂。但是文化到达一个鼎盛时期,出现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上千个学术派别,战国中期进入百家争鸣时期。/ u, R& D; b$ M: ?& T
7 Y% f# S% ~% X: E4 Z% J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一断于法”,崇尚霸道,尊姜子牙为鼻祖。齐法家管仲既重术、势,又重法、教。秦晋法家代表韩非子主张综合 “法”、“势”、“术”决策。经济上主张废井田、土地私有,锐意改革。反对儒家的“礼”,反对世袭特权,要求明确物件的所有权。把守旧的儒家讽刺为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m3 R; c! }+ {- o/ S" \/ I0 L! ]
儒家。以孔子为师,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呼吁恢复“周礼”。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z3 b7 d- I$ z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表现出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受此影响,后来的道士王阳明认为,人不存在性善、性恶,环境使然。大学士曾国番认为今天不知人不晓事为性恶,明天知人晓事为性善。
! s, a w d$ P. i8 e- l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代表著作:《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国际外文发行量最大的两本书,一是《圣经》,二是《道德经》。据说日本英国的成年人都读过《道德经》。 Y" @ Q% ?, B" [+ \0 t! I
墨家。从儒家分裂的一个派别,反对等级,认可平等。主张“天下兼相爱”,尚贤、非攻;强本节用;尊天事鬼。三分命注定,七分靠打拼。组织严密,出现了 “墨辩”、“墨侠”,对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有研究。墨家同时崇尚技艺,木头做鸟能飞起来。诸葛亮、周恩来总理都被认为是墨家的传人,但周总理不认可,认为墨家的主张会带来男女性关系的混乱。秦国嫌墨家碍事,墨家人士随道士徐福的船队逃到了日本。3 t8 y# J, S: B6 J6 S' J
名家。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关系的一种逻辑学。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朝廷不喜欢,收不到学生,汉朝消失了。
8 y) {& A, i6 h' h' ]4 P 阴阳家。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克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历史轮回,赞成儒家仁义学说。研究天文、历法、气象和地理学的知识。代表邹衍,学生好看阴宅。3 x, y3 G+ t" Y/ ]
纵横家。战国时以研究结盟,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以鬼谷子为师,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5 @6 h: i/ e! s! R/ W 杂家。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代表人物:吕不韦。4 @! U% A0 X l7 l$ S
农家。主张国君设立农业部门、与民同耕,重农抑商,粮食根据产量定价。代表人物:许行。1 M9 B; d1 j$ v" E
小说家。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提醒国君重视舆情。2 o. q' S& W) \# u
兵家。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代表孙武—《孙子兵法》、孙膑—《孙膑兵法》。' R: H/ h! L) c/ Q5 b/ M
医家。救死扶伤。代表人物:扁鹊(公元前407年至公元前310年),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着有《内经》和《外经》,发明了四诊法(即望、闻、问、切)。传人华佗,用羊实验,研究出开颅术,后被曹操所杀。: N3 o( h6 f$ d4 |6 T) g
; V: q+ A9 e/ r 诸子百家中,除了兵家医家等实用学术外,真正流传到后世的只有儒道两家,儒家继承周文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思想。道家继承了轩辕黄帝顺其自然,德行天下的思想。
2 ]/ n9 M3 Z; J# A4 e% T6 Z+ P 汉朝把诸子略分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除去小说家后,称“九流十家”。唐朝把儒、道、佛称三教。成三教九流十家。汉武帝接受儒家传人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九流都变得不入流了。
! [; ?" P- C1 ^1 M 在这一时期,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先探讨自然,研究名与实的关系,山有千万,山的本质是什么,水有千万,水的本质是什么。后转向伦理学,提出利他是美,利己是丑的思想。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转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研究,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提出万物是永恒的。到了19世纪,欧洲产生了复古主义思想,相继诞生了现代几何、物理、化学等学科。人们又想起了2千年前被称为诡辩的名家。
V, u% @6 ~# j9 Z ]- p4 }0 m4 m! u) W( ?: z2 L* B1 ~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