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安置期间和老婆一起完成的十字绣
3 s. ^/ W) x/ E5 G X2 H; Z& L一转眼村夫转业已经8年整了。转业后的8年过得特别快,生活相对平稳,朝八晚六,每天都在**上一天的工作内容,虽然处室领导更换了六七个,但本人的职务依然还是个科员。时间过了这么久,原部队的领导早已脱了军装,地方军转办的领导也换了好几茬,接收单位领导也到第三任了。现在再说说转业的事,可能不会让在位上的人反感。今天,村夫就说一些转业方面的实话,供新转业的战友参考。如果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村夫不胜荣幸。
由于本文以聊天的形式书写,不再搞得像**一样,逻辑那么清晰,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也不用搞大标题小标题,没有“一是、二是、三是”,能看明白就行。
7 h" l7 h/ ]) z- T7 p
转业前的困扰
]( G& D# X9 @
40来岁更换职业,无论是谁心里都没数。和其他老转一样,因为长时间呆在相对封闭的军营,在听到转业谈话时,脑子都是懵的。
自主还是安置?我到处打听,问了以前自主的战友,他们劝我安置,说自主如何不好,如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如何没有社会地位,待遇如何低下。问安置的,有两种声音。有的说还是自主好,自由,可以做一件喜欢的事,以前都是听别人安排,大半辈子了,也可以自己自主安排下半生了。有的说,安置后,少操心,待遇不会太差,如果个人能力强,可以到地方发挥余热,再做点实事,继续为人民服务。
因为自主和安置的问题,我纠结了很久,先后填了三次表。团领导也表示理解,只是限定最后时间,必须作个决定。
后来,我打电话询问了在税务局工作的远房兄长,他问了两个问题,一是自主后月工资能拿多少?二是你自主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把这两个问题考虑清楚了,你再做决定。
我问了财务股,让他们帮我核算了一下,按当时的工资标准,自主退役金每月大约3700多,而同时在地方月工资也就2800左右(后来上班后拿到手才2700)。关于自己自主以后干什么的问题,自己也不知道。要说有什么技术,当兵前上的职高,学的专业是畜牧兽医,过了20年,这专业也只是个名字而已,况且搞农林牲畜这一行赚的都是辛苦钱,利润低,风险大,也没有这样的朋友圈子。在部队20年,最适合的“专业”,当然是保安。年龄大了,当保安也不一定有人愿意要你。思来想去,老婆说了一句话起到关键作用:以前那么苦都过来了,现在房子也买了,女儿正上初三,马上就高中了,还折腾什么呢,好好上班算了吧。于是,当天晚上,我到政治处把志愿定下来:安置!
; S3 w) E: q) x. x& a被忽悠、被刁难的安置过程
( y6 f4 f8 i7 z& w) P0 q
安置意愿定了,还有半年时间赋闲在家,就帮老婆完成她的宏大作品,一副宽一米五高60公分的十字绣,这是我们为即将搬进新家准备的礼物。一个大男人天天拿针绣十字绣,说出来不好意思,但我的确绣了两个月。绣十字绣可以让人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什么也不想,只按图穿针引线,一个方格一个方格地填。
期间,有空闲时间也顺带看看书,准备考试。当年一起转业的,年轻人少,大学生干部也少,所以考试我不太担心,只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当时想,考的好就好,安置不好再留滞,第二年自主。
一晃到了8月底,**上学的事成了最现实的问题。因为我选择的是异地安置,女儿马上上初三,若在驻地读初三,中考是个问题,因为两个城市中考题目不一样,不好对接。到时候想上重点高中,只能自己交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三万多呢。于是,我就到安置地教育局打听,听说他们接收学生只按户籍,但该市是双拥模范城,现役军人的**可以选学校。按户籍要等到年底,肯定影响第二年**中考。后来在原部队的协调之下,我以驻地现役军人的身份把**上学问题解决了。
接下来搬家,110公里,半天时间,不太麻烦,原来的旧农具家电卖的卖了,剩下的送人了,只带一些日常必需品。
刚安顿好,接到军转办一科长电话,对方口气十分冷漠问,你是谁谁吗?你为什么不到军转办来报到?
我说,我第一次转业,不知道到哪个地方报到啊,领导有什么指示?
5 b" M& ~+ G& | B( R他说,你马上到什么路人社局四楼军转办来!
当时,我正陪老婆逛超市,听科长口气这么严厉,二话没说打个的五分钟赶到当地人社局。一进门问门卫,门卫往上一指:三楼第三个门就是。
我赶到三楼,有一个办公室靠一边墙摆了三张桌子,分别坐着三个年轻人,痞里痞气的,每个桌子上都放着60多元的当地名烟,边抽烟边聊天。
我敲门示意,门口一个年轻人突然猛拍桌子莫名对我吼叫起来:你是来报到的吗?我说是的。他说,你他妈不知道规矩吗?我说什么规矩?几个人相视而笑,表现出一种古怪表情。
一到军转办,就被吼叫谩骂,心里特别不爽,但还是压抑着内心的怒火,看他们接着演什么戏。我站在门口,什么话也没说。他们几个坐在桌子上,齐齐地看着我,安静了两分钟。其中一个人问我,你叫什么名字?我报了姓名,见他在一个本子上翻了半天没有翻到我的名字,才知道误会了,以为我是士官转业的。此时,门口一个年轻人口气好了一些,往里面楼层一指说,那一栋四楼。
我转身离开,听到他们几个发出嘻嘻的笑声,原来是这样对待转业士官的啊。
到了军转办,科长必要的客气之后,让我填了表,要求我回家等电话。
过了三四天,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问“你是某某主任吗”,转业后第一次被人称原部队职务,一时还有些不适应,以后是哪个战友跟我开什么玩笑。听他自我介绍说,根据市军转办的安排,我的档案已经调到他们县,让我过去协商安置事宜。
我一听,感觉不对,知道市军转办在捣鬼。我说,我的安置地没有选你们县,你就不用费心了。
第二天,我到市军转办质问为什么把我档案放到县里了?
科长说,你爱人的原籍在某县,让你到那个地方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岳父、岳母,人嘛总得有点孝心是不?
我说,我的岳父于1979年都去世了,岳母也去世16年了。更何况,安置条例第十六条明文规定,安置去向分三个地方由自己选择,一是原籍地,二是转业时户口所在地,三是结婚地。我的结婚地就是本市,你们这样做什么意思?
科长说,这是我们开会定的,我只是通知你一下。我说,如果这样,你们把档案退回去吧。
我电话给原部队政委作了汇报,政委一听也火了,他说这军转办在瞎搞,你莫理他们,过两天我过来看啥情况。
又过了两三天,政委和主任过来,到军转办协商,军转办的主任没有见着,军转办的科长一脸不高兴,只是叫苦说,今年安置压力太大,能不能到别的市去安置,意思就一条,本市不接收。他们谈话期间,军转办还有一名主任科员,也是一名连指导员转业的军转干部,他不仅不帮我们说话,还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他对我政委说,你刚才说你的这名干部很优秀,怎么不提拔起来在部队使用啊。
我一听,准备站起来跟他拍桌子的,政委拉了拉我的袖子,示意我安静。
政委代表组织还是不一样,请军转办的人吃饭,喝酒,再做一些其他的规定动作,总算把我安置地确定下来。
在随调家属的安置上,军转办的只一条,不安置。要安置,也只能进棉纺厂。家属的工作就再次没有着落,一分钱没给,一直拖到现在。
9月中下旬,省里统一组织考试,那段时间心情不太好,也没有怎么复习,仓促上阵,至今也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只听军转办的人说考的不错。
10月底,安置地武警支队政委来电话,问我是想去公安还是法院?我说公安有基层单位,40多岁了,还让我在基层值班就算了,他们就协调安排在法院。
到法院报道前,给该院一战友打了电话询问地址,骑自行车报到。说到战友,咱们还算有缘分,同年兵,同一新兵连,下老兵连又在同一大队,他在九中队,我在七中队。同时上军校,毕业后,他留校当军事教员,我回原部队。十六七年过去了,阴差阳错咱们俩又到一个单位工作。只是他先我十年转业,到新单位第五年拿到司法考试证书,第六年提为副科。
到单位报到,一把手亲自谈话,说了不少鼓励的话,让我好好干,争取过司法考试。他还说,单位又征了地,准备盖家属楼,每人一套!听他这么说,我感觉安置的路真走对了。后来证明,这一切都是忽悠人的。
到法院上班,先后在三四个部门折腾,因为没有过司法考试,只能在综合部门打打杂,每天上班下班,从来没有加班之说,节假日也很少值班,每天在家里单位两点一线,波澜不惊。
转业期间还因为户口迁移的事被当地行政服务中心和派出所刁难了六次,那时反正我有的是时间,他们让怎么搞,我就怎么搞,包里装了四五十个各种**,他们要什么,我有什么,陪他们玩到最后,我看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拿**的那天,一女性警察问我毕业证带了没有?我说带了,她大吃一惊,半分钟没有反应过来,最后还是不得不把**交到我的手里。估计,她从警这多年来,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我这样的“钉子户”,要钱没有,要玩就陪你玩到底。
关于家属工作的问题,按政策属于随调,但他们根本没有把随调家属列入安置计划。不仅不安置,那个科长还威逼我写了家属不安置承诺书,保证不安置,我才可以上班。
还有一件事被刁难,就是拒绝接收家属养老保险。家属的养老保险随军前从本市转过去的,因为随军了,他们又不承认了,我分别找保险局的局长,副局长,他们就躲着不见。后来,还是原单位出面找的私人关系,总算接收了。
! ~' g3 |) V& B
几点启示
6 H7 q8 A1 U$ S" d0 u8 n L
第二,自主还是安置,因人而异。自主有自主的好处,安置有安置的难处。自主的好处在于有一份固定的退役金,想打拼的可以到社会上找一份喜欢的工作做。自主也有一定的困难。可能继续两地分居,家门口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再者,自主很难放下架子调整心态,给人打工的味道与上班混日子的感觉完全不同。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最好不要轻易选择自主。这是过来人的话。2 m9 r4 K) t4 f/ c. h, u# \
第三,要不要找关系帮忙。没有其他过硬的关系,找军转办不失为比较好的途径。如果你没有后台和关系,转业后,早点到军转办打个招呼,不要像村夫一样长时间不跟他们打照面。打招呼了,留下电话,无非是吃吃喝喝,吃拿卡要。该花的花一点,但要注意有分寸,别把转业费都折腾没了,工作还搞不定,吃哑巴亏没地方说。心里没有底的话,学会在办这些事的过程中,留点证据。录个音什么的,是必须的。
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果找不到关键的人,很容易被忽悠。村夫转业后,先后接到好几个战友的“帮忙”电话,包括原部队已经自主的政委,他以为我安置在驻地,他主动给我打了电话,我没再找他,因为我晓得这家伙把这项工作当生意做。
第四,要不要搞好复习,准备考试。答案是肯定的。这几年各地都在搞安置改革,实行打分制。考试分数占的比例相当大。转业后,找点时间抓紧复习,争取把分数考高点。
第五,军转办的套路。军转办的叫嚷自己是军转干部的“娘家”,事实比婆家还要狠。转业干部都是第一次,军转办的都是老油条。专业的对业余的,胜负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们收到转业干部档案后,一是在安置地上作文章,找各种理由把你往基层的单位压,除非你给他送钱。村夫当时按政策符合市区安置的,居然被他们没有理由地压到县里,若不是部队出面做工作,后面不知道还有多少幺蛾子。
第六,上班后的打算。年龄大的,还是打消想当官的念头。在地方,你刚进来,在人脉、工作经验等方面,根本不具有当官的优势。特别是过了40岁的人,找一个合适的岗位,把业务做熟练,上班下班就可以了。村夫还见过一个技术9级干部,被定科员,天天把自己当成团级干部,工作劲头大的很。上班四年,调整为副主任科员,见了比自己小十来岁的领导,进门喊“报告”,汇报工作呈立正姿势,双手中指紧贴裤缝,50岁的人了,还这样,呵呵。
到地方上班,保持低调,工作不要抢着做,说话声音再压低几度,不要像在部队一样吆五喝六地出风头,会让人笑话的。一定要把心态调整好,人这一辈子,从40岁到60岁过的快的很。
' B5 N/ x" i3 b2 j! x& F! X
为防止失联,请关注村夫备用公众号“老兵连”
3 A) F8 K: U%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