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渐渐的人到晚年,很多事情也逐渐清晰,老人们也开始颠覆一生所愿,宁愿自己的孩 子不用都那么有出息,这样至少可以在晚年享受到传说中的天伦之乐。
/ V- `# p: H% ~% i. S. G9 F, b. {
双胞胎兄妹,一个成绩好一个成绩差,最终被大家认可的却是成绩差的4 B9 @ @7 v1 e9 r% n+ A; c
9 L; W2 M5 f. L$ U+ W* P: G% b小鑫和小音是一双双胞胎兄妹,从小到大,都是双胞胎哥哥小鑫的成绩好,而妹妹小音尽管和哥哥是一母同胞生出来的,可是在智商上就是不如哥哥。
因为成绩,从儿时到长大,小音没少受同学、老师、邻居甚至是亲爸亲妈的嘲笑,为这事,妹妹也曾郁郁寡欢了整个青春期。高考那年,哥哥顺利考上了985重点大学并保送研究生,后来又上了博士,而妹妹也就勉强上了个三本,毕业后哥哥留在北京某著名三甲医院做医生,妹妹就回到了三线城市父母的身边,找到了一个小公司做一个普通的职员。尽管是双胞胎,却演绎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回来后,妹妹也承受了很多人的非议,因为人们总是拿哥哥和她作比较,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开始对她改观。因为她在父母身边,时时刻刻可以照顾到父母的生活,特别是老人生病住院,小音更是跑上跑下,让父母省了不少心。平时在生活上也是对父母多加关照,反观哥哥小鑫,完全大忙人一个,甚至逢年过节都没有时间回来,渐渐的左邻右舍开始在小音的父母面前说:“真羡慕你,有一个有出息的儿子,又有一个孝顺的女儿。”父母也是早就看明白了,对自己的女儿很是欣慰,回答道:“以前女儿成绩不好,我们甚是糟心,没想到她才是来给我们报恩的那个。”……
其实,这是中国家庭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律:有出息的孩 子往往忙于打拼事业,因而没有时间经营亲情,而没有出息的孩 子则常常承欢父母膝下,用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这也就是为什么老人常说:没有出息的孩 子就是来报恩的,就是这个理!
% ?) w% A- _* }2 ?; n& i# x
# t% z; k! J- h9 H2 w2 h3 d没有出息的孩 子就是来报答父母的恩情的3 \/ t' L% k& }; t( R( V+ n4 N
8 _8 G" ?+ M b/ h* M6 _1、有出息孩 子往往无法兼顾工作与家庭
古代的大人物,很喜欢说“忠孝不能两全”,放在现在更多的也就是“工作和家庭不能兼顾”。而一个人想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只能回归职场,在职场上散发自己的光和热。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这个人有出息往往指的是在工作场上叱咤风云,而非指家庭中孝顺父母的孩 子。
有出息的孩 子,往往是身上的价值更被社会所需要,所认可,因此在父母晚年时,要么是公司高管,要么是核心技术人员,要么是身居要职……不管是哪一种,终究是无法陪伴父母,可能在金钱上可以给予父母充分的满足,而在亲情陪伴上不得不说确实是有不足之处。
7 o. I [2 E5 B' D' j+ t8 Q
另外从人之常情的角度来说,有出息的孩 子一般都是从高中起就远离父母,且他们的个性一般较为成熟稳重,就算是血肉至情,在较短的相处时间里难免会客客气气,失了些真正天伦之乐的味道,其实这对于父母还是**都还是挺扎心的。
6 q" o* F3 P( ]8 r& m$ ?& K
2、没有出息的孩 子反而能够留在父母身边
在这个社会,成绩不太好的孩 子可能没有更多的权利去选择诗和远方,因此他们往往会回到老家,因为在这里,有父母可以给予他们一些生活上的照顾,甚至有的父母可以在老家给他们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回到父母身边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在父母身边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尽到做子女的义务,比如负责照顾父母平时的生活,小到生活用品的购 买,大到生病住院的照顾,以及平常一起吃饭,一起逛街,可能对于年轻人而言只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对于老人而言,却是一种满满当当的幸福。
可能,人到晚年,最为奢侈、也作为简单的心愿就是希望子女可以在自己的身边,自己也可以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幸福感。可是,现实中,很多父母不忍心把孩 子“绑”在自己身边,因为他们希望孩 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不想成为孩 子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6 a# Y& |! ]+ ~: m( d
母婴参考
大鱼号原创 08-14
& {3 F( r8 j. j3 E, P0 k
. R1 F( P( G% E) _% E;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