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001 于 2019-9-3 19:25 编辑 - A; [8 f4 ^$ q% x. I: {: ]
: H1 ~$ H [8 _7 g5 ^* ^ 历史上,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老一辈节俭传统多体现在粮食上,如古诗中的:
1 v' v! F- i" B+ g# F7 x9 D
% y" {/ U' j$ e9 x- Y* M" T" E8 K4 y3 W( L
$ L! j1 o' ]" o' Y* x$ a* v
$ q# K, D( l5 x+ \: U/ S; t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j' N! @. ^% b8 P
如俗语中的: # x, Y9 r8 g3 O$ Z5 I
, c3 }) o* [1 D+ |. V4 Y9 D- l
1 S( G! f4 B' Y$ a: X
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来年买条大黄牛。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5 ]. m, D0 r: l4 R1 J- j 等等,可见老辈人把节约粮食看得多么重要。 . w8 ~( J6 [- v0 v5 C2 T1 V
可是随着时代发展,现在有些人忘记了我们农业大国本色,虽然现在走哪里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都是一圈套一圈的环路,都是望不到边的高速公路,都是跑得越来越快的火车,都是越造越大的飞机,城镇化飞速发展。
- i, {; R$ _4 b) P& J7 W 可是,我们农业大国的短板依然存在,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大比例依然没有改变,一旦粮食出现问题,那就是致命问题,所以粮食问题我们必须有主动权,而不能全依靠进口,所以我们必须保持节约节俭的老传统不能丢! + @. P% W9 C8 b; m; a8 g0 }9 P+ I
最近看小说时,发现一段对话,很有感触,当年在村子里,本分的农民不都是这样做的吗?!很想转给大家分享: ...... 裴氏舀了三瓢小米,姚老掌柜的眉头皱了起来,闷声闷气地说“往后舀米时记着点儿,把上面的尖头,搂平。” 6 Q: ^$ p. r( `5 _ c1 \$ w
9 }5 V1 Z9 V- I5 F4 \, V# @0 {# _
裴氏扑哧一笑,说“我们小门小户人家过日子,也没您老这么仔细......” 姚俭旺冷笑一声:“这就是他们过不成大门大户的原因!富由节俭败由奢,把米倒回去,重舀!” ...... / _7 g3 F6 i* d2 g$ ?+ v1 ?
看,姚俭旺,这个老公公说得多好:富由节俭败由奢。他没有因为自己家已是村中的大户,村里的首富,就忘记,就放弃节俭的优良传统;他更明白这个道理:那些没有过成大户的人家,很多就是因为不重视节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