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好多兄弟都关心我06年以来的经历,谢谢大家了。在这里先简单的向大家汇报一下,等心情好再详细整理出来。0 |8 u7 S$ d" o9 @7 b
2017年元旦过后应聘到到上海一家大型食品企业任人力资源总监,主要负责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总务部等部门的管理工作。* ]: x/ P. t( Z& L& F' y/ \
在位三年的主要工作成绩:该公司的直营门店总数由刚去公司时的400余家,离职时已扩展到1000多家;员工总数由刚去时的4500余人,离职时已增加到10000人以上。作为人力资源总监,还是蛮自豪的。
2 L! |- A/ c @ 在位三年的主要收获:扩展了人脉,提升了自己的价值。在该单位工作三年,先后在cctv2“关于80后员工的管理”圆桌论坛当嘉宾,接受过“第一财经日报”、“培训”杂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就“金融危机下MBA的就业形势”给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做了演讲,多次被邀成为”中国人力资源沙龙“大型集会的嘉宾。随着自己在公众信息中的知名度增加,自已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8 i* N8 M" a$ l/ b- N0 g Z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的薪金问题。面试时公司只说薪资结构是每月固定工资加年终奖金,但并没有谈奖金数额也没谈年薪。结果第一年我每个月只拿了6000元的薪金。当年度结束,在2008年春节前吧,总经理给我来电话,问我当时谈的年薪是16还是18?我说我也忘了。总经理说那就按18吧。最终就按18的标准拿了三年。从这也可以看出,只要你的工作和为人得到公司的认可,公司是不会亏待你的。' W V3 j7 N% ~( v/ o- K0 S a$ @
' N S$ t$ r' F- @
2010年合同期将满时,原先那家新加坡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先后三次来找我,说由于金融危机,他们公司在新加坡主板市场被摘牌,公司内部人员不稳,希望我能回去他们公司帮帮他们。本来在当时的单位工作蛮顺心不想过去的,但看在两位大领导先后三次上门的份上,尤其是第三次聊到晚上11点钟才知道他们晚饭都没吃的份上,被感动之下再次回到这家公司任副总经理,年薪税后25。可惜自已能力有限无力回天,该公司最后于2012年倒闭了。我在2011年离职回到了老家。5 G- `" M1 E6 l( k. |
2 r; P! @+ h; q1 G* n' v# K. s0 G7 `' [. Y; ]9 H
2012-2014年在老家一家知名服装**企业工作,任办公室主任(相当于行政副总),薪资待遇下降,与上海那家食品企业持平。
5 \0 C% M$ C+ e: A% x! B* ?/ I" T+ Q% P1 Z# J( f( i+ z
2014年身体不好,5月份**装了个支架。
8 |5 B" b1 F; y0 U' B3 R5 X
: F( r, q$ `0 Z$ `6 |4 T& C 2015-2016年给几家企业当**顾问,也顺带接点小的**项目。每个企业给的顾问费不多,才2、3000元。但工作比较自由,每个月只要去两次就行。# }# _' d$ w& \
5 A. R, x8 P/ x6 y 2017年底,考虑到当**顾问生活没规律,影响了身体。就又找了一家单位任行政人事总监,恢复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至今。
a" u- ]1 S# W) _) Z
/ G; j" [7 J! e* u# N2 M+ f# j 平凡的生活,平淡的工作经历,没有大的追求,也没有远大的理想。这就是我。
6 l1 v9 m' A' p$ A5 B8 K5 J 这些年的甘苦,一言难尽。等有机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现在唯一的感觉就是老(我64年出生的)了,而且还不得不服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