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0-14 09: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D/ b& O% Y0 i. ^% |: O' I1 [$ s/ l( _2 n7 |4 d5 y3 O
“磨磨唧唧” 领导:
- N' e& M9 s* A5 w( h ]6 I3 d ^1 l- ?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现予以答复。' {+ q9 a' R, b" g- D- P
8 p/ t& W3 {- i$ N2 h& a
3 n" S7 t( D9 p, L7 W一、关于冒充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现象 % R% x* P D. j( ?# Q& Q
冒充军转干部进行发帖留言的现象,在网络上并不鲜见。有相当部分是就军队使命、部队日常工作、军人待遇等方面歪曲事实或以偏概全,曲解国家政策,挑拨军地、军民矛盾。更有不良用心者希望引导公众舆论,影响高层决策。希望本论坛不要出现在此类不良现象。如有,相信广大军转干部也会进行坚决抵制。) C9 F7 G5 F, W3 w6 m" I
8 C* e, | z: ^& G- {$ Z3 K" f. Z' J& G0 o7 a4 ?
二、关于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地方创业、打工收入问题
+ N7 Q( _# Z) O* C$ e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地方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专业能力,并且要在转业之前进行周密的各方面准备,部队工作期间就与地方进行密切接触,这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或能做到的。即使如此,个人创业还与转业时的大时代与大环境相关,与当时当地创业的行业和产业政策相关。
8 J+ P( m8 O, m- V7 \# ]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地方打工从事管理或技术工作取得中等收入困难不大,但还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比如年龄、身体、专业等。特别是年龄问题,一般在45 岁以下用人单位比较愿意接受,50岁以上陌生单位录用就很困难了,除非朋友介绍或对方非常了解你。另外,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果你的能力特别突出、资历非常深厚,这甚至可能成为你就业的障碍,对方会考虑你去了以后的待遇和影响力是不是对单位的发展造成影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要考虑“费效比”的,优先考虑的是最合适的人,而不一定优先录用高精尖的人,担心养不起,还担心能干但不好用。' I, a; Z5 n1 m3 U! r
关于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从事行业的性质,是传统行业还是在是时代经济的风口上。如在“风口”上,是头猪都能飞起来,这其中与个人能力相关度并不高,比如做程序设计、医疗美容等行业。对于个人来说,要抓住时代给予的发展的机会,但不要误判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
3 F) a! g k6 C2 W& i' k( c! B$ u 以本人为例:自主择业10年,80年代高考进军校,当时的“全国重点院校”,现在的“211+985 双一流”院校,毕业后申请去边疆服役,在高技术作战部队的指挥、技术工作岗位逐一历练,带过连队,高原作战立过战功,毕业十几年后后调母校任教,工作的同事中有工程院院士、中科大的博士,还有担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的,所有这些人工作都非常勤奋,没有人说是专业不精的。我的同事、同学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转业时选择了自主择业,进行个人创业或打工就业。就目前的收入情况而言,年收入在百万以上的也寥寥无几,这样的一个群体你不能说没素质、不努力吧?本人转业后也履职过民企的CTO、副总等岗位,在国家级的研究中心做过技术管理领导岗位,当时的年收入也就是十多万,仅此而已。! Q: F1 \) f5 c: X0 n# J% }
我个人的看法:除非是风口行业或快消行业,真正做实业的要想获得高收入是需要时间积累和行业磨砺的,并且需要成为股东或合伙人。这对大多数军转40岁以上才转行的军转干部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像本文帖主等人所述的情况毕竟属于极少数,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今后的想法和感受也会慢慢改变。本人目前已年过半百,从年轻时就开始的超负荷工作情况下已令我感觉健康过早透支、身体大不如前,现在认识到退役金才是国家对我半生奉献的回报,是我后半生的最基本的经济依靠。$ D* R7 C8 T# M! g# {. z1 Z' V
& J6 [: n2 g0 b三、关于退役金讨论的一些看法3 O- |" T* y+ ]3 d
作为人生已走过一般路程的人,我们的言行就不能像年轻人那样口无遮拦了,不但要植根于正直善良的动机,更要考虑所造成的影响和后果。
+ [ Y) W8 c& l/ y4 Y( z, @- r- m( ~就拿退役金和创(就)业收入的事情来说:
# j6 _% F7 W, ?! q8 B4 i8 F 为什么大家对涨资如此关心?不是因为锱铢必较。在当前退役金还是只有政策性文件做合法性基础的情况下,大家十分担心政策的稳定性是否有保证,因而存在群体性焦虑。退役金的确是绝大多数自主择业干部主要的可靠收入来源,随着年纪的增长可能会成为唯一收入来源,包括对那些现在创业、打工收入较高的自主人。人的运气有用完的时候,你们也总有干不动的一天。
* W$ A+ H8 w, {# Z' Y0 v 全国自主干部大约有20多万人了,这其中包括很多在非技术兵种贡献了大半生的人,实话实说他们没有很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再就业比较困难。我见过很多老边防、老高原,可以说是为国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青春和健康,退役时一身是病。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买命”,退役时“用半袋子钱换一袋子药”,因为高原病有的干部都已经难以再回平原地区正常生活了。对于这些自主择业干部,怎么去让他们创业、就业?
; B) V: p4 N ]. ~. k 对于不是基于全体自主择业干部就业收入统计数据情况的言论,还是尽量少发表一些好,因为你的言论可能会造成一些人的偏见,要知道大多数人还是指着退役金过日子,这些人并不是 “一直混日子,没把在部队的时间用到给自己业务能力素质充电上,就是在那滥竽充数享清福” 。世界很大,人很多,牛逼最好放在自己生活中的小圈子里吹,切不可因自己某阶段的顺风顺水就感叹他人 “何不食肉糜?” & [2 h; Z+ _8 M8 I: k7 A. a
1 [% f/ e8 M+ G$ N& Q 做人,要厚道。/ _6 @: E! `& G2 q
8 z' S& K2 @8 H1 G8 Q& c( k
(本人不加友,不参与讨论,不接受辩论。阅帖有感,说完算完,纠缠者请远离。)
9 D9 \3 m6 u c) G( i- j& ]
- ]& I( W5 q* s0 T$ i
& ], |4 C8 |: v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