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2-31 09: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 k$ f; v1 ~6 W$ U4 T' T李振忠:“女性安检通道”效率优先还是噱头优先?5 s: Z8 `& t9 @) z( H
http://focus.cnhubei.com/original/201707/t3871686.shtml! m% Y) d, {- I# N( w0 m
近日,海南美兰机场的女性专用安检通道正式投入使用。美兰机场安检工作人员向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介绍,每天有1700-1800人次通过女性专用通道接受安检。(7月25日《法制晚报》)
$ B; a9 ~8 w5 l1 U" P2 u) o" _. p 首先应当明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女性专用”并非是个筐,更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标注“改革举措”标签的筐。比方说“女子某某队”,排除一切男性,只留下清一色的“红唇烈焰”,除了噱头之外,大约没有丝毫的工作便利,更没有实用性可言,那这样的“女性专用”还有什么意义?再比如“女性专用车厢”,至少在高峰时期是一种累赘,当“挤死了”的拥挤程度来临之时,还是先想到怎么分流才好,而不是专设什么“女性专用车厢”。4 B$ N% G% i1 j3 x4 \# H
其次,女性安检通道,未必不是一种性别歧视。根据国际上通用说法,女性和男性的差别在于女性有孕育生命的过程,根据国际劳工公约183号规定,女性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应该受到保护。“过度的保护就是歧视”,而过度的保护当然就是一种“反效率”。打个比方,专设官员通道或者专设工作人员通道都是一种歧视,专设某个年龄段的通道,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而“女性专用通道”,除了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之外,至少是一种对于男性的歧视性举措。
[. q7 [9 {; x5 ]9 Q! T 不妨再从具体实践中来探讨一下“女性专用通道”。现时出行,单身并不占多数,夫妻同行,子女同行,乃至全家同行至少是一种司空见惯,如此情形之下,“女性专用通道”岂不就完完全全成了摆设?爸爸过安检,女儿会单挑出来去过“女性专用通道”吗?同理,丈夫过安检,会安心于妻子单独过“女性专用通道”吗?至于某些团队出行,男士一定要帮助女性,同行女性,可能脱开同行男士,而拖拉大行李去单独过“女性专用通道”吗?
: M! P- i3 K( _+ j" u- i# b 物理性的分流举措不叫改革,恰恰是某些服务单位将这种简单的分流当成了改革举措,才有了专设某条通道作为改革举措措施大张旗鼓宣扬的冲动,除了噱头,还是噱头。至少这些举措**之前,没有做过具体实践性体验和民意调查,即便小范围进行了民意调查,以上弊端进入考量之列了吗?
+ Z5 Z! |9 O/ C5 P# b “女性安检通道”效率优先还是噱头优先?谁都知道机场过安检是怎么回事,它最需要的不是男女有别男女分流。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没有人会在安检口偷窥女性行李,因此它也就没有任何私密性可言。更没有人会在安检口偷窥女性身体,因为安检本身不存在暴露他人身体隐私的可能性。倒是安检程序中,应当增加一些人性化的保护他人隐私的举动——至少应当在安检用语中,手脚动作中,体现出对所有人员的人性尊重。而作为乘客来讲,最重要的却是一切应当从效率出发,而非从“女性专用通道”等等噱头出发。6 K' r4 q, b' k& _; Y
---------------------------------------------------# ~* q! F, O8 A
引发争议
8 D) J. q' D1 {, G1 P i 网友:这是性别歧视 专家:出于尊重保护女性角度
8 D4 h3 k/ H" V( I 据记者了解,自去年以来,北京、深圳、武汉、重庆和昆明等地机场已经设立了一些分性别的安检专用通道,其中多为女性安检专用通道。其中,广州还增设了男性安检专用通道。+ U4 F: ?: F$ P3 G1 l z7 u
不过,美兰机场开设女性专用安检通道的消息一出,仍然在网上引发了争议。有反对者认为,近来炒作女性专用的概念不断,有性别歧视之嫌,是一种倒退;有网友认为一家人出行,没必要夫妻分开安检;也有人认为,这恰恰是尊重女性的做法。那不禁要问,难道男性就不需要尊重吗?0 S N f3 P& ~3 k* ?
4 t- @# P" `* _2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