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453|回复: 1

重走父辈路,不忘冀鲁情____老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7 16: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清明期间,河北省盐山县、山东省乐陵市先后邀请冀鲁边老战士后代二十人重走父辈路,现场寻访父辈当年抗战的革命根据地~冀鲁边区,心情多少有些难以平静……
     过去,对父亲在冀鲁边抗战的历史不是十分清楚,虽然经常听他和母亲讲一些冀鲁边区的人和事,但毕竟不在山东老家生长,对父亲那段烽火岁月仅仅略知一二,“冀鲁边”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八十二年前,父亲张荣亭和他的战友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开始了他保卫中华民族的伟大战争。冀鲁边,对父亲有着与众不同的情感,这里既是他的家乡,又是他为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地方。他在回忆中说过:“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冀鲁边区度过的”。那时的父亲年仅24岁,却早已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融为一体。他用自己无畏战斗的一生,诠释了一位中国冀鲁边的热血男儿精忠报国的伟大情怀。
      盐山和乐陵的各级领导“不忘初心,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为了讲好冀鲁边抗战故事,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组织研究这段历史,修建了高质量的冀鲁边抗战历史纪念馆、历次重大战役战斗遗址,以及牺牲革命烈士纪念碑。来到这里的第一印象是心灵的撞击和净化,切身感受到父辈当年在这里抗日作战的艰难,仿佛看见了他们不怕牺牲、奋力杀敌的身影。冀鲁边抗战的历史和先烈的事迹,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部无可比拟、可歌可泣的英烈史诗,阅之肝肠寸断,聆之催人泪下……
1942年至1943年是冀鲁边区最艰难的时期,许多苦战硬仗都发生在这个阶段,许多烈士也牺牲在这个时期。然而,冀鲁边党委和军区不畏艰难,带领军民奋勇作战,不断反“扫荡”,反“蚕食”,直至1943年底才渡过了冀鲁边军民形容的“苦难岁月”。
      五桃木村烈士纪念碑是纪念194311月牺牲的40名烈士墓碑。父亲的老上级、时任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周贯五(1955年中将,曾任南京军区副政委)带领一个连途经五桃木,当时已是夜间十点多,被日伪军1500人重重包围。42名勇士与日军浴血奋战至天明,周云、张树德等40名八路军指战员壮烈牺牲,仅有两人身负重伤,突围幸存。
  周贯五长子隆裕大哥说,父亲当年从五桃木战斗突围后,一直不忘此地。在担任南京军区副政委期间,曾请山东省军区派人寻找这次战斗的遗址,要来现场悼念战斗中牺牲的40名烈士。遗憾的是由于村名多次更改而未能如愿,这件事却成为他老人家心中的一个遗憾。今天,儿女们替老人家完成了这个心愿……敬爱的周伯伯,您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和那些为抗日战争牺牲的战友……
  父亲的入党介绍人、时任冀鲁边军区一分区司令员石景芳同志,在19426月的四柳林被日军两千多人包围,经过六个小时的战斗,石景芳和三百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石景芳同志的牺牲,让父亲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四柳林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对牺牲战友的思念促使他更加坚定地开展冀鲁边抗日武装斗争。
19367月,父亲在无棣县**地下党员石景芳动员下,利用学校做掩护,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2月,他与石景芳、关星甫组织成立了无棣县“友谊读书会”,向进步青年传播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75月,任无棣县信阳城中心小学校长期间,协助无棣县党员石景芳等印刷抗日救国宣传品、组织动员各校教员参加抗战,并在学校组织召开地下工作会议,协助和参与有关地下党组织的工作。6月,经无棣县**党员石景芳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下旬,由首任无棣县委书记石景芳介绍到津南特委组织部长马振华处报到,正式参加抗日武装队伍,担任华北民众抗日救国总会土炮队党代表。同时协助石景芳组织游击队,扩大救国会武装力量。12月,又与崔岳楠到南皮县开展工作,促使南皮县张沿恒地区两个伪军中队反正,编入华北民众抗日游击三十一支队第12路并担任该路政治主任。加入队伍后不久消灭了几股顽固日伪军势力,使南皮县工作出现了新变化,得到支队领导马振华大会嘉奖。
       弟弟张铁军在韩集伏击战现场告诉记者:“常常听父亲说韩集伏击战,当时他是参战部队主力部队六支队(后改为冀鲁边军区)七团二营教导员。1942年之前的日军战斗力很强、武器好,拼刺刀技术好,十分难打。我们近十倍敌人的兵力,几乎打了一天。多亏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才全歼日军二百多人。这一仗打出了八路军的声望,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给予了很高评价。今天回到父亲当年的战场,心情激动,平原地区与日军作战很困难,老一辈出生入死真的不容易”。
        7团副团长兼二营营长仉鸿印指挥了韩集伏击战。寻访团李海蔚、李海凌、李海波的父亲李宪孟是“铁帽子五连”的排长。李海蔚说“我们就是听着仉伯伯的故事长大的,老一辈的爱国情怀扎根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姊妹三个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都以老一辈为楷模兢兢业业工作,诚实做人。”
       沿着父亲在冀鲁边的历史足迹,不难看出,这里是平原地区最早的抗日根据地。父亲说过,由于冀鲁边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日寇全力确保的“华北兵站基地”。抗战初期,面对日寇和伪军无数次的扫荡,**政府的无能,土匪武装的出没无常,父辈们手中没有足够的武器弹药,缺医少药,再加上冀鲁边区地形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要与装备汽车大炮的日军作战是十分困难和难以想象的。但冀鲁边这群黄皮肤的中国农民,在国家和民族最危难的时刻站了起来,他们放下手中的锄头,拿起简陋的武器,怀着对祖国满腔的青春热血和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离开了校门和家门,走上了冀鲁边的战场。作为后辈,我们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
父亲在1937年底与石景芳“截官车”,就是手持简单的武器取得成功的。当他们得到有伪警搜刮民众粮食和马车押运去县城的消息后,没有武器,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两人四处游走,好不容易才找到两杆土枪。他们骑着自行车提前埋伏在路边,车队一到突然开枪射击,打败了数个押送官粮的伪警,缴获了粮车分还村民,打响了无棣县抗日斗争的第一枪。土枪、自行车,再简陋不过了。但他们毫不畏惧,敢于战斗,靠的就是满腔热血和赤子之心啊!
  冀鲁边的地形为平原地区,与日伪军作战只能依靠青纱帐生成之后,极为困难和复杂
  19413月黄骅任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把正在鲁南八路军115师教导大队(后改为抗大一分校)学习的父亲调到身边,担任北上干部大队政治教导员。部队经过四个多月的行军打仗,十分艰难。直到7月,周贯五政委带领部队打通了骇河至清河的通道,才把黄骅及他率领的干部教导大队带到冀鲁边。随后父亲担任冀鲁边教导营政委,与刘重桂营长带领教导队边学习边参加战斗。1942年底,为扩大抗日根据地,冀鲁边党委、军区研究决定,派父亲和李逸民等去沾化、阳信、无棣三县边区开展工作,黄骅副司令员亲自找他谈话,具体交代任务。19438月,出任沾阳棣边区工作委员会宣传委员。19443月,边区工委改为沾阳棣边区县委,父亲任县委书记兼沾阳棣独立团政委。
  原广东省军区副参谋长郭宗凯叔叔是父亲的老战友,时任冀鲁边军区725连(威震日军的“铁帽子五连”)连长。所谓“铁帽子五连”,就是指多次与日军浴血战斗中,把缴获的日军装备武装了自己,全连指战员个个手持三八大盖枪,头戴钢盔,全身日军打扮,在当时冀鲁边区我军部队中,战斗力特别强,善打硬仗、恶仗、不怕流血牺牲,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和中国人民的骨气,日伪军都对他“特别小心”。因此,冀鲁边军区授予“铁帽子五连”荣誉称号。
      八十二年后,我们来到冀鲁边,不仅是缅怀先辈的历史业绩,更要学习先辈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的浩然正气。冀鲁边的历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八路军115师和129师一部最早挺进冀鲁边区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革命史,是关内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无数先烈为国捐躯,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当时冀鲁边的三支主力部队:一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永兴支队(由115343685团的一个营组成,其中有红军连),支队长曾国华;二是八路军一二九师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这两个支队同时奉命出发,于19387月到达冀鲁边。第三支就是冀鲁边当地的三十一游击支队,后改名平津支队。9月,八路军115师肖华同志奉命带领挺进纵队来到冀鲁边,上述三个支队分别整编为挺纵的四、五、六支队。这三支部队(特别是六支队)在冀鲁边和鲁西南经历了无数艰苦卓绝的战役和战斗,歼灭了大量日伪军,为抗日战争胜利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我们这次寻访的每一个地点,都有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果因为六支队(冀鲁边军区)司令员邢仁甫的叛变而否定或者不去大力宣传冀鲁边整个抗战的历史,这样对无数长眠于冀鲁边区地下的先烈和抗战老同志极为不公。我们要大力宣传冀鲁边精神,弘扬先辈尽忠报国的优秀品质。要在党中央领导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将父辈抗战精神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努力!
最后,用几位冀鲁边老战士后代的诗词结束这次重走父辈路,以表达我们共同的心历路程:
团友石金超赋诗:
先辈血染冀鲁边,
感恩寻根续前缘。
但愿合心齐努力,
地赤心红谱新篇。
团友曾晓光的《長相思•冀鲁边抗战》
風一阵,雨一阵,
远眺平原到天边,
部队怎藏身?
波一涌,浪一涌,
血肉之躯争先冲,
何惧日寇凶!
团友周甄励的七言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相约老区来寻根。
含泪叩拜五桃木,
淄角镇上祭忠魂。
韩集宗家鏖战激,
最悲王楼四柳林。
柴林庄里见故居,
大桑树下叙旧情。
先辈教导怎敢忘,
冀鲁后代胜亲人。
艰苦奋战志不移,
红史自有我传承。  

0 }; `- }+ ?2 {8 o- ~' n; V
 楼主| 发表于 2020-7-15 15: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艰苦奋战志不移,% z% Q1 m' A- E/ D( d# T
红史自有我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