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4-25 21: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伏惟国家明察自主人的申诉理由,叫停退部关于本次退役金调整的错误操作。5 e$ }7 [/ i, w# _1 P( R$ m
$ ~# ?6 ?2 M' C7 C8 X q关于此次退役金的调整,自退部某厅放出‘生活补贴加系数’的口风及相关统一口径的‘解释’以来,不过两三天时间就激起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广大公愤。公愤之广,广而无遗;公愤之大,大而不见其际。何以至此?皆因退部丢掉了如下‘三义’。* d, J4 @9 g% I
) m7 `4 Z2 i" p2 v7 h( z
一,退部擅自更改了‘自主择业’的国家定义& S( d C n3 d: B9 a
! ^6 k l0 L6 }) |: B
‘自主择业’的定义远非这四个汉字的字意所能涵盖,而是随着国家‘3号文件’的颁布,并即时产生了其国家层次上的定义。比如,其中关于退役金的国家定义,有其灵魂的两点:其一,静态上,退役金的首次审定依据本地现役的薪饷有比例地定准;其二,动态上,退役金其后的调整随已安置军休退休费相应调整。
: m4 V5 W$ V9 Y4 M" F% v+ z+ T2 u F$ p3 v/ M+ n& C$ k0 q: h4 ^1 ?, s( b
二十年来,历经十九批次自主人、九次退役金调整,均未背弃这两个基点的支撑。然而本次,将退役金的调整与退休费的调整无端割裂,背弃了其二之动态基点,实质上是擅自更改了‘自主择业’的国家定义。
, ~* t# i! o+ ? H" C1 S2 S: u7 t* t8 b; G* u9 a6 e Q
近三十万军转,无一不是基于‘自主择业’这一国家定义而选择了自主择业这一安置方式。而今,他们如何不愤!是何部门,是何部僚,是何部吏,可以有权擅自更改‘自主择业’的国家定义?
/ U) t6 r' ?' g8 h" r$ [+ Z+ U% p: Y. O0 Z
二,退部歪曲了国家‘退役金调整精神’的本义。
8 j7 D: A: I5 Q. t1 P' x" c! X8 D- R5 p, N. d2 m, W
退步安排的解释员曰‘相应调整不同于等额调整’,更甚称‘符合退役金的设立精神’。' D# {* l& C+ `8 ?
# ?2 n* ?0 i8 H& F
先说‘设立精神’,‘3号文件’设立之初,退役金涉及‘职务、军衔、军龄、基本’等项,前二项加系数,后二项全额。其精神何在呢?在于:‘职务’和‘军衔’为贡献激励,理应加个人系数;‘军龄’是忠诚与贡献的混合激励,属于可加可不加范畴,而终不加系数,是因为‘系数’主要产生于‘军龄’数字,若加,势必折上折;当时的‘基本’,相当于今日常见的保底工资,是为了保障基本生活而无关个人业绩的,所以不加个人系数。不难看出,‘3号’ 设立退役金的精神有三:其一,涉及贡献的项目加系数;其二,事关生活的不加系数;其三,反对‘折上折’。之后,退役金项目几经变换,成了现在的‘职务、军衔、军龄、生活补贴’等项,‘生活补贴’自然而然地承载了当年‘基本’的功能。现在,退部的口风要给 ‘生活补贴’加系数,不仅不符合退役金的设立精神,反而亵渎了‘3号精神’的本义。% t. B7 T' f2 Y W* `/ Y3 G0 H9 e
- r- Y+ c& b( u再说‘相应调整不同于等额调整’,这样的解释太过强词。请问,不同于等额调整,那么它到底同于什么?退部应该说清楚。不然,‘相应调整’可以不同于除它本应该同于之外的任何事情。比如,不同于基数完全一样,不同于项目完全一致,……,何其多而可胜言载!
8 p$ n+ u+ }- x$ E E, w8 r
- v1 L4 b4 J1 k7 Z6 E其实,一切国家文件条文含义的理解,一看条文的文本含义,二看条文的执行前例。如同法律条文,法典上的文本与曾经的判例共同阐释了此条文的含义。如何理解‘相应调整’的本义?必须结合此前九次退役金调整的国家执行前例。那九次,自主与军休,不仅保持了项目、基数上的相对应,还在是否加系数等计算方式上保持了相一致。所以,‘3号’中‘相应调整’的含义早就再明确不过了。退部僚吏想借此次错误操作,否定往次国家执行前例,直至篡改‘3号’基本条文,与有法官想通过自己的一例恶判否定国家法律条文的含义何异?
3 Z" c# H) y, {: E2 X; X0 \
) ]* C+ y, g: b/ D7 n/ _三,退部丢掉了‘为国谋远’的大义。) O1 _" k! H0 Y3 ?: r! Y
, v2 ^4 b' }6 W% U. R& C& F3 C! ?仅谈一点,倘若此次擅改‘自主择业’的国家定义、歪曲国家‘退役金设立精神’本义的操作不得改正,之后即便**诸如‘逐月’之类的国家文件或法律,军人们谁还敢再次信任之?货币通膨已经灭掉了一次性补偿的退役方式(复员),退步这番操作是要再灭掉逐月退役金的节奏。此非为国谋远者之所当为。
( ]* `# w$ u7 I: [+ P7 S$ B. g/ k- I: y S/ y7 b" r
抚军之道,莫重于给军人一个稳定的预期。这种预期不仅包括军人的服役期,亦包括军人的退役期,甚至包括军人伤病亡之后。自古以来,用之者胜,不用者败。不信,退部的僚吏们可以了解下唐德宗时期的‘泾阳兵变’,也可以看看明崇祯时的‘甲申之变’,想一想史书为什么要贬低唐京兆尹王翃的‘粝食菜餤’犒师,为什么要嘲讽明给事中刘懋的‘裁驿裁饷’上疏。言已至此,还是点到为止吧。: \3 v, H8 U0 T& Z(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