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uperqvba 于 2020-5-10 09:21 编辑 5 ^ |3 f; V* u5 f
) }! T( x& G6 C! ?& v4 ? 公-文是机关行使权力的最重要工具,公-文一旦形成,颁-布方必然全力维护,我们在舆论制-造、掌控上处于弱势,"多管齐下"没错,但要下硬管、下长管。为用好舆论"双刃剑",建议:
0 e, {2 v8 k# v 1、不提感受类诉求。同一事物,立场、角度不同,则感受不同。建议不要提如待遇不高、生活困难、未获尊崇等等,避免落入"极少数"、"不知感恩"等陷坑,反而予人口实。
9 {- Q$ i; b$ N1 C 2、不提不抗驳诉求。客观上,信息的发-布、解释权在官方,我们对信息的获取渠道不畅,容易出现不同理解。建议不要受"循环打折越涨越少"、"算法错误重扣多扣"等说法影响,提出一驳即倒的诉求,反而让人低看。
* Q# \, u+ q6 g( Q: N 3、不提不现实诉求。做事说话不能脱离大环境,我们是"正常渠道、合理诉求"占住理,"看国旗"、"退牌子"、"揭竿"甚至直接爆粗口等发泄类言论于事无益,建议不要提"重新安置"、"50年不变"等不现实诉求,反而授人以柄。( x% a# M8 i; G: T8 a
言多莫有失,对公-文有异议,当以公-文为突破口(法律也是用公-文来颁布),欲令其辩无可辩,惟"21号悖13号",尚有他乎?不复赘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