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96|回复: 4

[个人疑问] 子女转学及户口迁移何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7 09: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急!今年自主,受疫情影响,命令还没下来,我想**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子女转学和户口**
- a! u. f* K& T: v/ T: U# p**重庆当地教育局,说当年退役同现役享受同等条件,优先安排。所以**有经验的各位兄弟,比较急,我怕今年来不及。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30 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持经达变 + 30 + 30 感谢您在本版发帖,欢迎常来坐坐!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5-27 12:47:01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7 15:55:27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破空 发表于 2020-5-27 12:47
2 |! l3 W( m- F8 O现在就可以迁了,可以找退役军人事务部去开证明,去教育局转学,再晚了就真有可能来不及了。
$ |0 |# F5 f7 b) z/ s各地有晚有早 ...

, Q& O6 L5 w) y. o: D, R多谢老哥指导。现在做户口迁移,**完成后就办转学程序。区县退役事务局可以开证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9 12: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军人家庭,户口待破冰

$ A3 j1 ?* H; P1 e4 t. e& g战友宝哥,娶了不爱红妆爱军装的女士官。
+ e. @& s; ?7 l+ H* x: N2 u0 x- s7 n/ t2 b  y9 i. }: d+ J
“采访一下你,结婚后是什么感受?”& z% c; c/ w% @6 m$ O9 Y/ L

/ w9 g/ C- B2 H5 W* E# z, k5 P* |“我知道你们都羡慕,但是双军人真的挺难的。”
" w& u, d4 m. z4 C. a( C1 A8 [; a8 ~! W/ B# C1 U
同样的问题,我问了宝哥的家属,我叫她,李姑娘。, \) g3 K" S2 U0 q( o

3 ^: B2 u# M3 j: D7 q“现在想起来当初嫁给他,觉得挺傻的,但是我不后悔。”2 _8 p8 I1 m1 z* k* Y

$ C, c; a7 ?, f我会支持她,跟她说,应该再肆无忌惮一点---永远不后悔
. @& p# X1 f% c: D* z  N. r
9 N! G+ B  c3 C" y( r你呢?: k* ^4 ]4 m# Y, w8 B7 f, n& s

0 ?5 {- m. s7 R! K+ q你是不是也觉得,双军人也挺难的......9 y- r3 T6 A+ `; g9 G( M

% I7 F2 a0 H. {- Q, \& a3 m好久没有和宝哥联系,问他最近在忙什么,自从他转业到退役军人事务局后,在单位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G/ ?+ P' [4 m6 s$ @* B

  |! ~9 Z4 f6 A  G& g“还能忙什么,在家照顾老二呀。”# x- g1 z* `: P& J0 ]5 s8 o
) L, q2 d$ d5 k
“恭喜呀,要个二胎压力肯定也不小吧?”
2 s  W* L2 N  s% B/ o
; g9 A2 P0 H  c) H/ _7 B, Z“压力是有的,没办法啊!我和你嫂子都是独生子女。”" a' e0 }* ?7 n4 P9 q( z$ v& x
4 a8 ~+ F9 ~+ b2 y1 [
“能理解,像老张和他家属一样,也是二个孩子。”
. M* e9 V9 g% N% @- ?* y4 V# B5 e3 d4 K  [6 W
“一儿一女,尽管有点累,也值得。”
" O4 T, X' v7 h, u" k/ K7 A4 `4 C. T. z, U
老张服役前,在单位干的不错,天天忙呀,家属这边也是忙,一个是单位的技术大拿,新装备调试离不开老张;一个带着女兵上新通讯设备。
$ K# \& ~  O+ H; G& k# `! y/ z7 g% r0 ~
吵架也是避免不了,见面也更少了,似乎成了双军人的宿命。+ O7 v/ x. i( f) u6 ^0 T7 h
% a2 N" H) q, v; L2 z# v- @) Q0 p
一胎生的是个女儿,他和李姑娘对孩子的照顾很少,除了休产假和节日、周末的时候,孩子,基本上都是两边的父母在轮流照顾,好在双方父母都能理解他们,父母之间也挺有默契的。4 }. d: G/ v* N3 m2 m, V

  S7 x9 Y. [2 b3 j9 K1 W4 l再后来,要二胎的事,还是双方父母提出来的,但是李姑娘起初死活不同意,主要是不想再当“甩手掌柜”了,思来想后,老张主动选择了转业,也到了四级军士长的天花板,家属还可以再干4年。6 f- p4 o0 q( @% N+ O4 f

. O& b2 _4 m3 Z2 P8 F0 l' _, m老张说:“孩子,不能缺失父爱,生女儿已经有了,老二不能再有。”
. r% r' N; d8 ^9 M# G! m8 P( X0 @9 s9 `7 \1 M0 j
其实,双军人的烙印,谁也不想贴上标签,都是为了孩子。# W) P: o5 d7 I- {8 T
- S. Q4 H+ g9 g1 }0 C4 |
有的时候,不是因为这身军装,而是因为身为父母。3 \7 B# G6 Q  W' |
- u7 F- M6 y" V% u2 d; e/ U
说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山风姐姐告诉我的一件事。+ |% W+ t! j( v) [9 D, w

8 ~0 J6 T  V' Y0 ?' N她说,身边有一位姐姐,今年生了二胎,因为是双军人,孩子在上户口问题上,让她姐姐挺闹心的。- j# `1 c7 s! `0 J9 X9 z: [
8 M% m! r" F" S
“第一个孩子还能跟着公寓房上户口,然后到今年二胎就不给上了,只让上集体户口,说是北京市新的政策规定。”最大的的问题却是姐姐是双军人,两个人的单位都没有集体户,孩子的户口跑了一个月也没有成,开了两个单位无集体户口的证明,请上级机关也协调不成,到今天也没能给孩子一个户口。. r& R2 l) i/ D; b/ s
# |0 T, q- ]* x1 s5 K
单位也无能为力,姐姐长叹一口气,双军没有户口,怪双军吗?# h* V8 ?9 O0 O. X1 d

5 p4 ?3 _5 f' u* i孩子上户口问题,可不是小事。
2 j3 O2 X+ P& k4 o( o0 R8 \+ H
  q" O7 j$ X5 X9 W想当初我也是为了小孩上户口的事,没少折腾。都是第一次当父母,没有经验,着急,上火,心思都是为了孩子。其实,关于双军人子女上户口的政策,我大概了解了一下。无外乎三种情况:
- \7 s* u& W/ i6 a# }
( N4 j; o* H& t/ E4 h一是,双军人的子女是可以随父或随母上部队驻地集体户口的;! s* d+ W0 X7 I. q0 b  W' w

2 ?0 d% \1 |4 a5 k4 P0 o二是,孩子是可以独立落户的:
$ s5 k5 j' X  V
  W; f+ K8 t7 o" c4 I# ?, i0 O% H4 Q5 R在部队驻地城区、县(市)区范围内,父母有《房产证》的,可单独立家庭户;  j; q: V/ B5 R5 y% V8 x, E
4 H  h2 l" D, Y% [) n) C' [4 V4 B: F
三是、也可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户口所在地申报出生落户。
* E4 C5 o1 I" F0 x# j, |; Q6 O: \1 R0 y! E
但是,双军人子女落户问题,会不会牵扯到驻地所在城市户口政策?
. r, h( B  O+ t1 N% c+ F
/ H9 `! Q- [# [比如,这位双军的姐姐驻地在北京市西城区,按照上面第三种情况,二胎是可以落户到她母亲那,不用落集体户的。7 |' p; o( U2 i. c6 I7 D$ d
2 j! g0 ?( g2 V3 q* w; x
没有户口,孩子看病和医保都会比较麻烦,上学也受歧视,就算是集体户口,也有很多不方便。怎么办?还是多希望在双军人子女落户的问题上,出点力,解双军人心宽。
% k& Z2 H+ }: ?2 h: m. h0 R: J: q; G& Q# ?; @
当然,除了孩子,双军人婆媳关系,也值得关注。8 m6 H/ s% h: l4 z0 C) l$ J

" _4 i8 z; A" a% [; p. \前段时间,跟一军嫂聊天,她和爱人都是军人,在谈到如何处理婆媳关系上,她也是很无奈。她说,婆婆让她不要再部队干了,说“你一个女人,就该生娃带娃做饭。”
; h! |3 W  r1 G( b& y2 c1 _, J5 f. H7 K9 m$ z& Z
跟婆婆怎么沟通都不听,她说,她为什么找军人,双军人太难了。结婚前,是没有多少纽带的两个家庭,结婚后,有了孩子,婆媳之间就有了血浓于水斩不断的牵绊。
& M5 g: ~5 A! j
. C! \; ~# I/ S: R" w: d我们都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爱,也是相互的。要相信父母的格局,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大。当然,也要理解子女的处境,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难。# {6 C  G0 B* X2 D% m5 x$ ^

, D" ^/ ^4 B" _# g难不难?婆媳关系,全世界家庭都会面对的问题。4 ?' d+ E, @, L! V' {) K4 y
3 G& \$ G, |& X- E. X  o) p
之前看过一个短视频:讲的是一男的和媳妇、还有母亲在一块吃饭,儿子说:“这么好的鸡腿该给谁呢?”媳妇笑着伸手准备过去接,儿子却把鸡腿夹到母亲碗里,母亲接过鸡腿,笑着还问了儿子一句:你的呢?9 _4 R8 i2 H& Z2 Q# e( G  j; }! [

  l5 w9 X6 ?; a. F% F4 s6 ]- E9 h  F有一网友的评论获得点赞超过万,是这么说的:“母亲应该再把鸡腿夹给儿媳妇。儿媳妇再把鸡腿夹给丈夫。”9 k4 z5 ~" a8 B$ N2 l  R

! ]" @/ D8 b8 _9 R9 [% W4 I9 A虽说是鸡腿该给谁的问题,却道出了婆媳关系背后的问题。
# \, {! t7 k$ e& p/ i  d: D( q% a+ S+ l2 X, W
人怕尊重,事怕商量。同为女人,何必女人难为女人呢?  g; s" B8 o7 w: I  \' C/ k: |

! Z' h2 Q4 @: l$ r$ ~/ F很多相识的朋友总会或多或少的投来羡慕的眼神,是啊,双军人,收入翻倍,儿女双全,只是没有人注意到,连轴转的工作,有的双军人过上了“同城周末夫妻”。% d( t) B, c" W0 D4 b; a
7 C# P$ g4 `, k/ }, @) a" n+ ^
同城的军人夫妻李中尉和上士小陈,一个在郊区服役,一个在市中心服役,
  }2 \$ ?7 `* ~' ?
& g- d+ V. x* g0 z2 s按道理说这已经算是很近了,但两个人时常轮休不能在一块,一是单位任务属性不一样,再加上两个单位人数不一样,这就导致了有时候老李可以轮休,小陈不能轮休,实则上过起了“同城周末版夫妻”,有的时候甚至连周末都没有了。& v& [1 @( D& L% d

/ V4 g5 v8 p$ }$ A随着这两年部队关于下调了军人在驻地或内部结婚年龄,双军人占比例随之增多,但是同一个单位的很多已婚双军人,特别是遇上一些比较紧急的保障任务,跨度时间比较长,别说是轮休,就连见面的次数少之又少。
" T* N: M+ `3 I, f/ \$ p/ X
) A' w# a. V# b8 Z' T/ H; o再加上长期两地分居,带来涉及子女教育、户口,老人赡养、夫妻感情等方方面面的痛楚与矛盾。当军队移防换防成为常态,这种矛盾一定程度上还会有所加剧。
# E; b$ T" g( z3 g- H4 j# S) ~' y' N. Y  L4 e0 c3 D
昨天三剑客推送的七夕文章中,很多人都在说军恋难,这还仅仅是一方为军人,那么双军人的困难更加可想而知了。
- i& j. p2 {: o/ ]( P9 f- p3 Q6 s/ b6 m0 W" }; ^- F1 x: ?7 _* Y
让军人安心服役,全力以赴提高战斗力,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必须并行。# _- j+ S- K4 ]7 ]% S
% U/ a/ D. Q7 Q/ |3 X, c& c: Q! n6 e1 \
如果可以,完善一下双军人家庭特殊津贴体系。
% y# r" n0 E! p% w( \' y. }2 i
可以根据军人类别、专业、岗位的不同,特别是建立反映双军人家庭差别的特殊津贴,充分体现双军人家庭在不同岗位上的劳动特点。  g# C$ |) [! F$ a
" C# f8 Q( \' J2 j6 t) N4 i
职业化前夕,双军人家庭的关注,已经上升到部队不得不统筹考虑的大事上。
2 r) p7 P4 _& K+ U3 T$ D- U% Z$ g7 _4 m5 G" g7 f9 t
还有人说“一个军人半个家,两个军人没有家”,虽有夸大夸张之嫌,但却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双军人家庭的不易。如果有一天,异地双军人的孩子来到驻地,叫你“叔叔”,而不是“爸爸”,到底是孩子有困惑,还是你有?  Y6 z  p+ g- T8 W& i4 H
0 p2 [$ l5 ^, g  e- t8 M  A
给双军人的小孩顺利的办个户口,只是让军人不觉得低人一等。
' f9 g, \1 }/ Q4 s: Q) h
0 y8 `% [3 u9 `2 O% B0 j  e+ n主动上个光荣牌、按时限发国防服役纪念章、逢年过节八一有个群发短信祝福……也许这些干大事的军人想要的都是这些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29 12: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学在即,解决军娃入学问题,得有硬核规定!
% c3 O, P# Z; k% g0 R* R
一直以来,军人家属的随调就业、子女的随迁入学,都是备受关注的一件事。
. ]1 m/ Q' h' I, D' G+ q4 M4 D# e4 f2 {7 `, l9 D
昨天,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9 h1 }- F9 k- o

0 s: y; r) D7 X0 v& N8 w" x- F, a重庆市渝北区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 F' W7 W9 F8 T
6 B# w/ s9 ]: I, j1 |111名军娃喜获入学通知书; ?% E! O5 Q6 m( [. H2 l9 X  k

! I$ R' ^* F- z这则新闻报道提到了一个备受大伙关注的话题——
6 n! _2 ]; Q. j& X+ H
, {$ R/ c0 S; E) D# R8 `/ _* R  l, u在拥军优属方面,军娃的入学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2 V/ M! m! u9 ?* }9 z8 w: W

5 z- }6 T2 b9 Q/ S/ [6 G. f1 _从宏大的层面去看,很多城市在解决军娃入学这件事儿上,是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的。
5 Q  R% @% I+ Z  Z- A, Z
- S; W+ Q  [! r5 {对于地方的部门来说,帮助军人家庭解决军娃入学的问题,是规定内明确的,可若是不解决,也没有实际的处罚。( J& f1 [8 f6 H' W

! e& a( C; p6 e. Q更何况,地方也可以有很多“困难”乃至是是“合理的理由”,包括但不限于——
) {- C7 N. ~6 R# P$ V# a7 A
5 [9 a& X0 n0 ?; v. Q学校的入学名额有限,所以不能给军人子女解决入学问题;" H( T0 w5 `1 `& r& Z7 r

: t1 Y, n  z! Q2 _. j好学校的都是需要学区房的,而且地方上买了学区房的,还在排队;: ?7 s% @! V0 [- v5 o

# ]; K9 d! I8 z0 q7 q+ g) q可以给军娃安排学校啊,但是非常一般的那种;; Q/ i* X# w0 I3 {5 y, B; I! C2 _

8 y$ f- C2 O/ e; M. g" y) W5 w……9 I# I7 d  b3 J" [9 Y

, G5 e0 Y) W  e- z& O- h* c诸如此类的理由还有很多,反正总有一种可以用来解释清楚“为何不能帮助军娃入学”。
$ h6 D/ ?- o$ W  M! r- w) N% a' T- }$ q3 d" E  L$ D9 E% e
所以,一直以来,关于军娃入学,凡是见诸报端、被公开报道的城市,都是做得好的、都是拿出举措解决实际问题的。
3 l5 E3 p8 z* w$ s  P" M! W
; C2 L/ J: K" G" y1 s就比如本文最开头提到的那样。8 d% C& b( v* W" |: k( k; {

. A6 ]# F7 K" J/ U3 V$ J) k于是,这些做的好的城市就成了“别人家的城市”。
. P: z" h3 [" c- x. p0 [
( C1 F0 w! v0 N3 A' d! J具体看看前面提到的那则新闻报道。. `  y6 d% b: y( X% Q+ w

* _, @: K1 u0 P$ K2 J) e# G先看标题:111名军娃喜获入学通知书。
, T; ]- }* t. H3 ]1 S& M5 [- y
$ s- l' Y, A& g7 c这句话,基本上意味着一个结果——8月底了,开学在即,当地有这么多的军娃获得了入学通知书。, A  [8 H$ j* U, S
$ U4 D/ w  E; [9 }. h
再看肩标题:重庆市渝北区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 k8 K0 h7 w# ]+ a
! b7 G5 n6 ?7 Q, R这基本上解释了标题的“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军娃能够入学。
2 d( |6 m- c8 o0 H
9 E9 o4 h8 j1 V: I) u, R/ y这是因为,重庆市渝北区,扎实开展拥军优属工作。
7 r1 l  U: I! V: E; Z+ u; c
$ z0 }* \3 A- Y9 N紧接着,看看新闻的第一段:
" C" b% \- m7 b7 i9 h: t
, c0 d2 m# G9 z) j开学在即,重庆市渝北区人武部协调区教委、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军属代表召开军人子女入学座谈会。会上,辖区111名军人子女入学难题得到顺利解决。; e( p) Z* N* N+ Q$ P9 O/ r: I0 G" ?+ @
/ d5 x/ n$ t! ?4 g0 F' I
基本上,就把基本的事实讲清楚了——
2 y( j& O4 y4 f. }0 v
4 @6 ]2 W* V. z当地人武部协调了有关部门和军属代表,就军人子女入学问题,专门开了座谈会。
( v9 @( A1 o4 c2 t' U% O$ \, a% l1 F: ]9 x
在这个座谈会上,渝北区内的111名军人子女的入学难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 H4 J1 l7 d1 [3 p6 V6 p0 o* C
  _: I) Z) S$ m2 |字不多、事情也不复杂,但是信息量,却堪称是巨大。1 G: K! t( Q  E- h

+ D7 j8 N5 X3 m! m第一,开会,就开解决问题的会。一场座谈会,解决了100多名军娃的入学难题,必须点赞!1 F* r0 [! y" w
7 x# b9 F) d9 J' C4 c9 s6 Y
第二,军娃入学,属于拥军优属工作范畴。拥军优属,不在于嘴上说说,也不在于做一些可有可无的事儿,而是必须瞄准军人家庭的痛点难点问题。. ^) K  y9 C  t$ @* h
. G* J! j. h4 P# [2 \3 y
第三,比起这种工作座谈会,更重要的是制度上的保障。" f( I' e5 V+ D' d7 p) D! m
( `7 u4 r) s$ f7 Y+ z/ i
接下来,重点看看这篇报道当中提到的重点内容。! A6 I+ Q( ?9 v4 j% \. z; x

5 o- r" m, [+ A第一,该区解决军娃入学问题,有一项具体的规定,名为:《渝北区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
) G$ Z/ K3 T2 m. S( [1 e: \2 ~2 S! j
这份规定,是2020年年初渝北区委、区政府联合区人武部对驻军部队进行走访调研、征求部队意见建议,了并收集了渝北籍在外服役官兵的意见建议后,制定下发的。7 a: z2 z2 K- ?2 Z1 ]' q$ p

) }2 I6 {! ^9 B1 l% p第二,这项具体的规定里面,有10项具体的、且硬核的优待举措。
. ^) `6 y) n- N
$ v) ^" _+ j' E$ P" W军人子女入园,采取就近或相对就近的方式,优先安排到条件好、接送方便的幼儿园就读,幼儿园不得拒收;- Q$ s0 {3 J7 w3 K8 f8 P
6 }6 x; R3 d' v- P+ l
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期间,按照免试、优先入学的原则报名入学,落实情况与校长绩效考核挂钩,并作为评选双拥先进单位的重要指标;; h% ?6 h5 M7 y
# k. L! F' x* z3 f3 Y
这些措施,基本上封堵了部门单位和个人找理由、找借口拒绝军娃入学、或者安排到一般学校的漏洞。
" y# u1 C; ?, X! x  @& q! \) Z" }) ~2 b2 J% O% o
第三,明确了不落实相关规定的严重后果。! O% I6 J4 }% t2 J% ^
/ F5 `( }+ W& K; f7 W
对拒绝接受安排军人子女入园入学或不按照规定完成接收任务的单位和负责人,将列入督导查办名单。
9 k0 P5 @! @1 ^2 F# q! y. q
. d8 [& Z$ o5 R; e很简单,就是督导查办。
0 ]) G/ u6 j6 X; Y3 m! v( s4 f3 \- j
看到这一条,笔者不由得惊呼一声:解决军娃入学的难题,真的是得用霹雳手段,才显得菩萨心肠呀!2 |5 B7 b9 }" t

4 W. K) n' F2 |( c9 X2 G. A现实已经证明,而且还会继续证明——
! L; s7 n- V9 V6 v* H' y
) ^! D; Q1 G1 r7 O" A/ k( M9 Q推进军人子女入学等拥军优属工作,需要地方政府拿出专门的指标来,给予军人和军人家属以特殊的政策照顾。
, v  m1 |' ?  C' D. _  C% g+ M& {+ m
专项指标、特殊照顾,绝对是解决问题的有效之道,甚至是必由之路。' U# {" X9 d- m3 w% }8 ]

) y2 i- e7 E5 o: }2 d% ~其实,采取类似措施的,不仅仅是重庆的渝北区,还有广东湛江。9 D0 T- K- P) G1 M7 K
6 [1 R) m( ^; F7 q
早在2017年,在军队移防开始之后,广东省湛江军分区第一时间牵头市教育、人社、民政等部门,研究制定了《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明确了5种优待模式:
0 E8 }; R) D: |. S; V+ \2 [' h
7 H. Q$ j9 J6 v% n1 P; c硬核措施、贴心的考虑,是解决军娃入学难题的底层逻辑。
, m7 V" J! @/ ]7 Z8 N' f0 |3 K. T
' R8 D/ z$ T2 M9 y- t" }总之,厚待军人,拥军优属,真的不在于口号的响亮,不在于宣传的热烈,而是在于行动的坚决,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扎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