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21|回复: 0

[政策交流] 对保障法草案的几点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3 19:11:02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昨日在人大常务会议结束的第一个工作日,《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就面向全社会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各个人群,也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反馈意见。应该说,这体现了上下对这个法律很强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开了一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好头,也必将有益于该法的完善与建立。
4 w- G& c2 [1 Z" `# Z$ |; z( F: p4 S5 e

! k* s, Z/ y! j7 F# j# \9 [4 R2 g' B( G* _/ `2 u9 X; P
《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全貌初现,可以看到许多亮点。不过既然是公开征求意见,显然现在还没到表扬的时候。我们先提几条具体意见之外的意见:
0 k7 ^  p0 [: z$ s- h0 W8 b* T- ?2 S7 j! A$ p1 F% L2 U/ g9 ]8 z+ ~

  Y; g% g  q# h- W* q/ B+ I' u; E: n7 V+ }' w
! M1 h  c( H' ?3 q
总的看法和意见建议% W2 i- h/ q; }  k! D+ X/ C

3 O: B  h5 ]; P" [% e- D* x" C& |& D) ]" O8 v
) F& _' n+ n6 E( T+ ^& H4 L

1 H. [( `7 b) ?7 \一是要确实虚心接受意见,特别是听得进批评。昨日一天之内,有不少以退役军人为主要读者的自媒体先后发声,提出很多具体、尖锐但又不乏负责态度的意见与批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的文章被删除,有的文后留言被屏蔽。在事务部官办公众号不具备留言功能、人大相关意见反馈网站拥堵不易操作的情况下,这些自媒体无疑成了退役军人一个很好的反馈平台。我们尚且不知是何人不容许这些声音发出来,但显然与该法正在广泛公开征求意见的大背景不相和谐,也在损害着公信。
! P- B0 t, Z7 ^) ~5 w$ c! P# F7 H$ Z$ U. D3 e) s
# A8 Q8 e- Q4 D6 t6 r( {
' J/ w  I# O$ W, ]! f- A
' o* a- Y* N- `0 K
二是法律既要前瞻未来,又要对历史遗留问题有所回应。《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有诸多创新,并表现出前瞻性的呼应,比如文中多次出现尚在设计当中的“军士”字眼。对未来退役军人各个领域环节的工作也体现全面。然而对于普遍关注的历史遗留问题,却几乎没有任何一条提及、哪怕只是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如“历史遗留问题逐步研究解决”。当年企业军转、复员军官以及近两年来的军转干部被降职降级、自主择业干部身份定位以及退役金被系数问题,都未提及。甚至自主择业安置方式凭空“消失”竟然也没有任何说法。希望不是有意作出某种规避,更不要让任何一个群体感觉于他们迎来一部“失去”保障的保障法。
8 i2 k) h! |: ?7 x+ F% \
; T' [7 l0 l8 F. |9 E
% j$ V) L1 a5 a1 Q6 }' T( \2 W# u: @) ?; N- w' N3 \
- j3 a( |3 @1 o8 k. S
三是立法内容上还是要尽量具体些,从一开始就保证该法的落实刚性。虽然,像“一般”、“原则上”、“应当”这些弹性很大的词汇,在该法之中有了比较好的控制,但频频出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符合规定条件”等措辞仍然让人不知所云,心中也不甚踏实。当然,一部保障法不可能解决所有退役军人的所有问题,但它毕竟是解决相应问题的基础性、参照性法律,如果语焉不详或者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则恐怕很难保证该法的落实刚性,也可能会在执行中因理解不一致带来新的问题。一句话,新法要着眼于该法在当下与未来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进行布局,而应摒弃任何想以此为部门争取权力地位又忌讳触碰其他部门利益的想法。1 O! `1 |3 D* ^2 [7 s( _
+ C7 a8 T5 ]1 H4 }- A  G
& R: I$ ~. i$ u0 Y6 ?) v$ ~
接下来,我们再谈一些具体的改进意见。
4 ~$ E! J# z! v# s
; o$ H. q) r, _8 g& j
2 \  H' |9 J/ m
' L; z8 W  @. s7 Q9 H  G: e从反馈来看,目前焦点集中在以第八章、第九章为主要内容的退役军人管理部分。这也符合一般人的正常心理,因为其他部分内容大多是做权益“增加”的工作,增加了自然高兴,但不增加也不至于坏到哪里去;然而在大多数人的心理上,管理即为约束,权益空间自然是“减少”的,这令很多人产生了不适与不安,并且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为退役军人戴上了“紧箍咒”。3 e- A6 {- T- k
, t: C5 M- P6 m* D
  i$ a# K# S- X4 H0 q; Z$ U. `) ^
4 t2 F( n6 K/ y
实际上,先不说这种意识是否正确,戴上“紧箍咒”的可不只是退役军人。从第65条至第70条,都是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进行的职责规定与权力约束,并对违反该法律规定与落实不到位及失职渎职行为,如何进行监督、处分进行了具体而严格的规定。而对退役军人进行管理约束和“惩戒”的大概只有第71条。第73条,应该是对双方都有效力的约束。
& P/ b; W" P3 c8 ?  O9 Q
) Z1 V- A5 e' x1 S
$ ~  g" b% ]) X! k- f" o3 M, g2 X- ^; s% A: v* O/ N
可见,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设置“紧箍咒”。从道理来讲,权益与责任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没有不负责任的权益,也没有不受管理约束、只要保障服务的权益。《退役军人保障法》既不应该是“退役军人管理惩治法”,也不应该只是“退役军人权益保护法”。服务与管理同时进入保障法的范畴,应该既符合逻辑,也符合退役军人的根本利益。做个最简单的推定,如果该法不提管理也不做原则性的要求,那很可能会另外再单设一个更加具体而细致的管理办法,相比之下我不认为那更符合大家的利益。1 m1 K+ u* |" H7 q

/ x. l8 k* c% G1 O/ h& U) c( A; `4 } 2 T3 X; f6 L1 I: r% `; N
9 b: j  I. @. f2 a+ |$ e+ k
有人会提到“尊崇”。但“尊崇”不是特权,不意味某个群体拥有只受服务不受管理的豁免。, I+ u8 w% a/ j" ]- _; \
+ N. s* z& [' R" s/ R2 A- i" f

  B; t6 a& |, U# S4 n8 G& z$ w! N/ r. K9 O
那么真正的问题在哪里呢?也就是目前公开出来的有关管理方面的内容,有哪些不妥之处需要改进呢?( k- W4 \4 R- b# _0 L0 y1 B7 }/ q+ i
" q2 I6 _6 E6 ~" B" x' d5 W

8 k& U2 h4 w6 P; n7 X- O: E8 B+ v# C
1.双方约束、惩戒力度的不对等。& \% R$ }1 B9 n, \8 t

$ D1 l  k9 g7 X9 U  ?& A  P8 ?3 p6 W! J$ c
7 g  }$ G  P1 ]* Y
第九章“法律责任”部分,该草案对退役军人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法之后的处罚,一般是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最高是给予处分;而对退役军人的违法惩戒,却是“中止、降低或者取消相关待遇”,虽然字数不多,却是刀刀致命。这里,我们不做“歧视甚至仇视退役军人”的诛心之测,只论公平。显然,正是由于对双方约束、惩戒力度的不对等,造成退役军人一方实质上属于弱势,增加了维护权益之成本;而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由于违法成本“隔靴搔痒”,恐怕也不利于法律执行的权威性、严肃性与震慑性。  v2 v7 q- M( \) b' P! H, V
' d: r+ G* c- k( z# H8 w  U+ X
& ?: c) [8 ?: A. j* J4 U7 Y- c

7 A8 o+ ^7 Z! W0 n& L/ ^1 t1 e建议:对退役军人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处罚,在处分之外增加降职、免职、开除公职、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内容。+ @0 c4 H1 v7 s1 y8 L' T9 D

$ F( R9 x# ~8 @+ ]4 |
3 g' U) a! T" L1 A. A' l% a5 D, U* F( q# n7 l! t
2.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并且影响恶劣就伤及待遇,有些缺乏道理。: L2 R/ R& R7 L

; V- O8 V- p! T/ V/ s7 m
1 r  u9 p: n6 T4 j$ B" f4 [3 ~
4 J0 P/ t" b. e+ I众所周知,在治安管理处罚四种惩戒方式中,也不过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再严重的就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了,却独独没有“中止、降低或者取消相关待遇”这种断人活路的做法。而且,什么算“影响恶劣”?以什么标准谁说了算?边界很难确定。心照不宣地说,草案单就“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并且影响恶劣”提出惩戒,主要是为了针对某种特定情况“束手无策”的问题,但该种情况自有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相应惩戒,再对退役军人就待遇方面行“补充惩戒”,是否符合法的精神?也正如许多退役军人所不解的,独独对这一群体做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设定,是否存在已预先把退役军人作为维文对象的非善意?如果存在,那作为维护退役军人权益的一部法律,这样的设定是不恰当的、伤害感情与尊严的。1 g! V" V0 d7 x  F# R

9 X; g) A+ {2 P1 `) e
' e( ?( y1 u8 s9 J4 o7 V) J  l7 Z9 S4 R, L8 I9 \, f8 C
建议:保留受到刑事处罚之后的惩戒规定,取消关于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相应内容,并最好与现行对公务员的相关处罚一致起来。" I* P2 t: S. P2 [! C

( Y8 z0 P) w* ]5 z; d6 r: e
4 L9 {' e4 |2 K; z! C; z9 A, r* v# a, p: @: ^* V9 R! a
3.管理与处罚的权力皆在县以上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这又陷入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权力陷阱。) c! z6 o1 U% @1 ?9 V6 @# x; o, P
+ b* N: O9 U/ F, @
: j6 C, R/ U6 a. \2 W* ^
7 C' Y+ `8 N8 S2 S' r
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教育管理,同时对触犯有关法律的退役军人实行处分、惩戒的权力也在该部门,这等于从机制上提高了退役军人维护自身权益的难度,并处于绝对被动的不利地位。假如说,某县退役军人对当地不落实保障法的情况有意见,在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找到主管部门据理力争而惹恼了领导,对方以“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由先进行处罚再给以中止待遇的补充惩罚,则退役军人虽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权,但显然是成本巨大且未必就有效果的。那么,主管部门的行政该如何监督?退役军人的权益又如何维护呢?
/ ^6 C+ k  b$ D  N$ V
1 ]+ J2 S- M) V # @5 f$ r0 t9 D
# B% X( o$ J5 F2 I$ t! V3 ]
建议:对退役军人的管理与处罚,应分属不同层级的主管部门,处罚应至少上移至市一级主管部门,并且在实施处罚之前上级主管部门应先对退役军人违法事实以及惩戒办法进行重新审核判定,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 Q" j1 k+ j2 q' l$ r9 ~4 t# C/ T4 m
7 m: f: Y- w$ v7 S

2 b0 P; Q4 C! y* n4.第三方机构、也即“裁判员”机制应及时建立并立法保证。/ j' C/ F9 g6 ?' `% s2 g
2 w$ y. J& H/ `0 G6 S- q5 b% ]. s) ?1 [
2 \1 {$ o8 t5 u* s% l+ F

2 t3 ]$ i( v: K9 V8 X# o+ b8 t5 `从国务院至区县各级成立由各类退役军人组成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服务考评团,与本级人民政府一道共同进行考评与“裁判”。此考评团成员,应全部由退役军人组成并定期轮换,防止被拉拢腐化。以上为工作考评。同时,还要引入监督**机制,由纪检、**、审计部门定期对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清正廉洁方面进行监督**,并及时对全体退役军人公开结果,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行为。
3 }( e6 ^1 m! D$ ^
9 M+ U+ o/ E0 }* n" U5 W) e$ }) l% Z3 \
3 Q9 X5 ~7 G% h8 @, u, h! W: D
4 F3 ~/ x! p5 \0 e. k建议:把“退役军人考评团”的设立、以及对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进行监督**的内容,补充进草案当中去。
$ v- P, L7 E) u+ o! M/ C, x, n
. L0 Q$ l( I+ l& V 6 M: ]' \$ K% }" j* |! w
- A* m% S2 i2 m! e
以上为对《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的一点修改建议与具体意见,希望能够得到回应与重视。也希望上下携起手来,让这部法律更加科学完善,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广大退役军人利益与期待,共同创造实现尊崇的美好明天!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