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个是转发的,个人觉得建议很中肯,有理有据,可作为战友们向人大网站提交建议的范本。
. E4 D0 L- q z1 m2 ?- A2 W/ R1 q. O+ S4 ^: E( l
第一条 为了加强退役军人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c% a/ Y1 J3 D7 L# V- S
建议:在“加强退役军人”后增加“保障”。: N8 w3 j9 M( J0 e
理由:此法为退役军人保障的法律,不是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 r) L4 a: m$ s0 R' O" o
第三条 退役军人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分类保障、服务优先、依法管理的原则。) V% X- t2 i) J( Z; B
G3 K! O# [; y: |; L建议:在“退役军人”后增加“保障”。 G7 j% q& J {7 v5 b, H4 d8 i
# b3 J6 P2 D7 {, G2 C; T
理由:此法为退役军人保障的法律,不是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1 {+ `6 w% H, L& g+ ^7 k) C! v) V
( _: D; j- ?& Y) j; z! i v第四条 退役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国家尊重、优待退役军人,保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氛围。退役军人保障应当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与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挂钩。国家建立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机制。6 `+ ]' T) w/ C* T) u
( m' s- Y+ T% b G3 C9 c+ Q
建议:将“退役军人保障应当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与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挂钩”改为“退役军人保障应当主要与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挂钩,并与国家经济发展协调和社会进步相适应”。
, t9 W! N1 ?9 E' \# I3 b# i# `. n
4 x% [6 B& U4 t* K& q5 {9 B8 U理由: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的表现已由军队认定,其相关福利待遇应该主要以退役时的个人档案为主,并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行相应调整提高。
, U' q* K1 q) c1 e# s- J8 A0 i/ ]: y; T3 g" ]: i6 u# h8 ]
第六条 国务院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退役军人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退役军人工作。中央有关机关、地方各级有关机关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军队各级负责退役军人有关工作的部门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做好退役军人工作。
7 f/ P: ?7 ~2 B; h! J1 ^( O# S
建议:在所有“退役军人”后增加“保障”。! o3 ~& y3 `: b- ~/ p
' E8 l$ R7 h/ C+ X# T3 w, b7 y
理由:此法为退役军人保障的法律,不是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
$ m/ c. D1 N9 l6 d
z4 @; ?. @( I6 s第七条 国家加强退役军人工作信息化建设,为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实现有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为提高退役军人保障、服务、管理能力提供支持。国务院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信息数据系统的建设、维护、应用和信息资源管理等工作。
+ r( l/ c8 P' i5 {9 E
7 T7 I {9 D1 F& E( [5 c2 \: q建议:在“国家加强退役军人”后增加“保障”。在“信息共享,”后增加“结合最新科技成果,实现网上年审等工作,减少纸质手段,实现有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
+ E* P8 D! c7 h4 W, G1 u6 b8 v& i3 \ u- A, @
理由:此法为退役军人保障的法律,不是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增加“结合最新科技成果,实现网上年审”,原因是目前面审和网上年审手段过于落后,网上操作程序极其复杂,广大退役军人意见很大。
' G- p8 O- z% A! w6 [$ O2 v" C. U
1 Q; Z4 j4 R; a0 s第八条 退役军人工作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负担。
/ _ Z5 S% i* ^3 Y+ @& H0 L
$ m: L. b; t5 c1 z% S1 i建议:应明确哪些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哪些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2 z3 i, q% z: N/ G6 G& A
! Z; B3 C) X5 ]+ J
理由:责任明确,才能防止扯皮,才能落实到位。* U' a7 f& h) s( B- k
, ]3 j" a1 q$ N$ q/ `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设立基金、志愿服务等方式为退役军人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在退役军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公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0 q" F8 Q* K7 j0 W0 h, R U7 m
0 o( O; R$ x2 Z( U' W建议:在“国家加强退役军人”后增加“保障”。6 h( I. S! d$ q# e5 q% ?
- b9 W( U5 H5 z6 S6 h. }; J理由:此法为退役军人保障的法律,不是退役军人工作的法律。) L: g0 R6 \9 s6 c9 [
1 V* g. B, j' t t& P1 `- H9 B
第十一条 退役军人原所在部队应当将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接收退役军人。退役军人的安置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5 f2 T* r) R4 K4 \3 ^1 s8 f8 G
0 P: v4 r3 [0 t! j; t6 K
建议:在本法或细则中明确各类退役军人如何安置。0 b, V- U+ |9 P3 ]( [# Q) }
q5 @& l6 ?' e! f* s8 C
理由:形成长效机制,防止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变形走样。
# U8 h. `6 l1 n$ A M& w. P; e) d, H' G6 A/ g2 }1 K
第十三条 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在接收退役军人时向退役军人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退役军人优待证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发,其统一样式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K) Q2 y# @& \0 v
& _" w% j0 |* Z: @' k
建议:将“优待证”改为“荣誉证”,并明确“荣誉证”的使用办法、优惠范围。将“省级人民政府制发”改为“国家统一**,由各级人民政府严格发放”。' f& |9 S0 T5 t
8 k: \5 o3 u8 V* I/ W9 L/ x
理由:“优待”容易让人联想到“俘虏”。明确优惠范围是为了防止落实中打折扣。由国家统一**,是因为退役军人是响应国家号召服兵役的,是保家卫国的,优待不能分地区。7 C+ C, D+ _5 J) R% P
( A0 t8 @9 d7 f" n, L" x0 ]4 G( k7 t3 L
第十四条 退役军人原所在部队应当按照国家人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军人退役时将其人事档案及时移交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的接收、移交等工作由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国家人事档案管理有关规定**。
% R4 V$ j5 Y3 c) j9 W" P: w1 Q
建议:应明确退役军人档案如何管理与使用。
% h# w, P7 L1 g& `/ Q# s' Q6 z3 x6 d* d8 F j. q
理由:实际工作中,退役军人在使用档案过程中限制太多,不利于退役军人的就业等。; J D4 o3 R7 {. c' Y
# u- y( h# G0 @6 G第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移交接收计划,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完成退役军人安置任务。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依法接收安置退役军人。
6 [" h! L9 ^# y
; {" T) _ m: P0 T' I: C9 W建议:应明确如何依法接收安置退役军人。
0 s( f Y4 e: y* o
; n- K( |$ n x9 e- |, ^! G/ g理由: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现象是普遍的,弹性太大,地方相关机构和部门可执行可不执行,造成退役军人就业十分困难。
; i. K+ N1 ]) o" X/ c0 |3 f% w# ~, N7 V4 L
第十八条 对退役的军官,国家采取退休、转业、复员、逐月领取退役金等方式妥善安置。以退休方式移交人民政府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保障其待遇。以转业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其德才条件以及在军队的职务、等级、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专长等安排工作岗位,做好职务职级确定工作。以复员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领取复员费。以逐月领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服现役须满规定年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月领取退役金。
/ n; D2 o6 l1 ^
' w$ Z$ s1 I1 T) b5 V6 f% L7 u9 R 建议:将“以转业方式安置的”改为“以计划分配转业方式安置的”,增加“以自主择业转业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中发2001三号文件执行,或者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修改三号文件后执行。”并在《草案》附则增加“本法施行前,己经按自主择业方式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仍按本法施行前的中发〔2001〕3号和中发〔2016〕13号文件精神相关政策执行领取退役金。”9 ] o3 O6 U0 x$ F$ x8 B
2 A7 Y3 H% Z+ b8 w: c
理由:草案忽略了现有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即使今后不再有自主择业安置的选项,现有的30万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也是一个不小的群体,是为国家、军队和地方政府做出贡献和牺牲的群体。因此,应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对现有自主择业干部群体继续执行中发〔2001〕3号文件及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该群体身份和待遇不因新法施行而减损。
; I0 _* v5 D7 B+ C/ i
: ^% I0 J" A% z; }. G* ~1 B/ A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伤病残退役军人指令性移交安置、收治休养制度。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伤病残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地人民政府安置。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妥善解决伤病残退役军人的住房、医疗、护理和生活困难。
: K$ Z; p% V2 _& r; D0 m+ [- Q6 O) Q5 X4 |' h9 _% q
建议:应明确残疾军人优待办法。/ x$ {8 l) }' u2 ~( i$ Q
2 B$ c) o5 O3 I b/ l理由: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现象是普遍的,弹性太大,地方相关机构和部门可执行可不执行,造成残疾军人的优待形同虚设。3 y }% H7 I! S# {
7 M5 U% ^, o% z+ d: w8 w) j
第二十五条 符合条件的退役军官和军士的配偶和子女,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随调随迁。随调配偶在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工作,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安置地人民政府负责安排到相对应的工作单位;随调配偶在其他单位工作或者无工作单位的,安置地人民政府提供就业指导,协助实现就业。随迁子女需要转学、入学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参战退役军人,属于烈士子女、功臣模范的退役军人,以及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特殊岗位服现役的退役军人的随迁子女,优先保障。( o+ p, W/ |9 D2 k: S" K q
, |; J& n5 ]+ o+ A6 \ r7 t
建议:应明确如何优先保障。- ^4 J4 @0 Z9 O
6 v$ i6 Y0 ]9 s# k8 h3 t
理由: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现象是普遍的,弹性太大,地方相关机构和部门可执行可不执行,“优先”往往落实不到位。/ b: q% R, L8 `
5 q- ?% n3 i3 F3 [ L+ d4 `9 S第二十六条 军人服现役期间受到纪律处分且影响恶劣的,视情节轻重降低或者取消其退役后相关抚恤优待和荣誉待遇。
) m, Q8 o$ ]' s9 z
) @7 {* y( M* Q" [# M+ ]0 d E建议:删除本条。) s! a, h+ ~- `, }4 V) _
/ Z4 Z7 v% M9 [! X- l理由:按照“一罪不二罚”的法律原则,军人服现役期间违纪已经由军队做出处罚,任何部门都无权进行二次处罚。
7 R0 L P- f; H" @7 { g+ e
1 u3 F+ v( _5 p% b) E: V( n- z第二十七条 军人退役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
! r# `8 ?7 a* E4 x1 G5 N& }8 S6 ?" I' v$ l
建议: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改为“具体办法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 A8 Q5 u: t5 F* t
9 V- p k/ }5 [# H) q+ m; l理由:以往关于退役军人的政策规定都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而且充分体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 B Y: T6 V( J! U, O
7 A/ ] q8 P( Z. G第三十三条 国家依托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 (含技工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等教育资源,为退役军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退役军人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扶持政策。
, k1 a) {6 g4 \5 q }* u# D2 s
2 Y% ?; O$ H; S y. q+ B$ R/ K建议:应明确培训标准,如每年培训几次,每人可参加培训几次等。
# O7 G4 P, M0 @+ W7 q
3 W1 e, ]$ i5 i理由:实际工作中,有培训不到位、不落实的情况,明确培训标准,防止类似情况不断发生。( ~! Z. [0 i0 S8 D4 C- r2 \7 e
H. p, G1 a' ?% [- N第三十五条 国家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和扶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
8 |+ p* I; s& M0 J' d8 H0 F# Z5 y7 O: H. w0 d
建议:增加“预备役部队预编岗位、军队非现役文职岗位、国防教育机构岗位等适合退役军人的岗位优先录用退役军人”,同时应明确岗位预留比例、优先等,且不影响其退役金等原先待遇的享受。
6 g {' T; g% f& f" y, W* b: A* H. W7 L* l' w' k8 h
理由:由于退役军人长期在部队服役,造成专业比较单一,且以军事为主,与地方行业匹配度不高,尤其是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普遍年龄偏高,因此就业十分困难,不利于退役军人的稳定。
1 X; A% {# e$ }7 }' m+ K; Z s
# i% `" s. i1 w y+ W+ \( \第三十八条 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招录或者招聘人员时,对退役军人的年龄和学历条件可以适当放宽,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招聘退役军人。退役的军士和义务兵服现役经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 I0 }7 _6 x8 y8 m% P! o, Q2 a
8 u: l' T5 Y2 u* q: |建议:将“可以适当放宽”改为“应以适当放宽”,并明确细化放宽、优先具体办法。
2 Y' V: T( E, z& m( w4 W
F I) \: C$ R: b( \理由:实际工作中,“应当”“可以”“应该”等表述,均成了地方相关机构不落实的借口,因为弹性太大,导致地方相关机构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广大退役军人诉求无门、偏走极端的现象时有发生,极易损害广大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和政府公信力。/ _# ~* B+ B" k8 O& ^0 v& W5 y
, S; z; ]' H3 _1 ]第三十九条 各地设置一定数量的基层公务员职位,面向服现役满五年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招考。服现役满五年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可以报考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考录的职位,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共享公务员定向考录计划。注重从优秀退役军人中选聘党的基层组织、社区和村专职工作人员。国家鼓励退役军人参与稳边固边等重点工作。
7 F( n. w# n- W( }
- H! R5 S) w, I, ^1 S' y建议:将两个“服现役满五年”均改为“服现役满四年”,并明确细化设置数量。
+ O4 d# ~: s& M8 ~. N+ [
& }$ R; n# h% d5 v2 P# T( }/ \理由:退役大学生士兵大多只有4年服役年限,设置5年的要求不近情理。如果不明确细化数量,地方部门依然会选择性执行,制度政策仍然会形同虚设。
. l* C0 w# T$ d7 b) z( Z- X; |! ]
" W+ R8 m$ A! e4 @' \) [! u7 j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普惠与优待叠加的原则,在保障退役军人享受普惠性政策和公共服务基础上,结合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和各地实际情况给予优待。对参战退役军人,应当提高优待标准。
$ ?. _0 |6 |" x) o: ^/ x" d, u+ r7 h1 E1 n) g. S0 x
建议:对相关优待进行细化量化。
) x1 O# }! A- z9 h# i9 J/ ^% h1 |( u+ ?, q5 n" R, `$ n0 r
理由:如果不明确细化数量,地方部门依然会选择性执行,制度政策仍然会形同虚设。, d, ]: b+ E0 r2 C6 t2 G
4 |6 {- F; m% J$ ^第四十六条 军人退役后,依法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 c- c' F2 W$ U( f( Z9 B5 j q
; s P, R2 u( x5 h" k建议:建议将“依法”改为“自愿”。
1 t: G9 k! b8 }" ~/ b% N
( R+ W+ M, v) j, Q9 f- P" _理由:《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规定: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去世后,从去世的下月起停发退役金。《关于加强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国转联〔2016〕6号)规定: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退役金按照国家政策继续发放,涉及社会保障待遇的,按照社会保障政策规定执行(没有年满60岁还要**退休手续这一规定)。这意味着退役金是终身发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可自愿选择参加养老保险。按照相关文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养老保险按照以下办法缴纳:(1)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在享受退役金待遇的同时,可以另行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达到最低缴费年限15年和规定退休年龄后,可再领取一份养老金。(2)缴纳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主择业后再就业的,可在企业参加养老保险,个人和企业分别按相应比例缴纳。另一种是不再就业的,可到人社部门选择灵活就业缴纳方式。另外,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在失业期间,若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安置地政府负责为其缴纳的医疗保险将自动取消。
& y1 P! S" @& L' }; A
3 B. k; y) {% {$ v第四十七条 军人退役时符合安置住房优待条件的,实行市场**与军地集中统建相结合,由安置地人民政府统筹规划、科学实施。 @7 Q, _# O6 g1 q! e0 c
6 q. r" b' n5 u% r建议:明确退役军人的住房保障、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如何落实。
" t0 o' j2 R0 P4 Y
5 D, q8 |! w* J" ~3 [理由:没有具体指导性意见,住房保障就永远没有落地的时候。目前,各地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发放问题很大,有的一次性发放,有的根本不发放,严重侵害了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 M6 U2 s9 h S0 e U
7 S) X: b6 O3 G% r; y6 ^
第四十八条 军队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应当为退役军人就医提供优待服务,并对参战退役军人、残疾退役军人给予优惠。
$ c# U% \' W- K+ a/ A$ d. v
6 h2 K, e% v8 q$ [ Y建议:对相关优惠进行细化量化。
: Y/ G; k' D& f" w1 ?
_. x& B- X" c( i理由:如果不细化量化,有关部门依然会选择性执行,制度政策仍然会形同虚设。
% P/ d2 D. |, y" c. M Z
8 j+ X$ \9 r( J9 K' T3 z$ A$ Z" ~第四十九条 退役军人凭退役军人优待证等有效**享受公共交通、文化优待,具体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2 _, j) f: U/ x" u& l
# ^ z/ M9 \! H( \) @: u4 K建议:此条改为“退役军人凭国家统一发放的退役军人荣誉证等有效**享受公共交通、文化优待,由国家统一制定具体办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增加优待内容。”
' f) _* w* O5 ?+ m! }1 j2 F9 \3 w* v/ k8 q" l0 G) O) ^
理由:标准不统一,就存在“优待”在一地可行,在他地不行的问题。现实中这种现象屡禁不绝,花样百出。
) `+ ^8 A4 P: B1 E/ Y( r7 C& p* t
第五十条 国家兴办优抚医院、光荣院,收治或者集中供养服现役期间做出突出贡献并且孤老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退役军人。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优先接收老年退役军人和残疾退役军人。
6 N- O) ~ i7 y8 D( G, \3 P3 S
( q. a9 Q! T* l# a. H- N6 q% @点赞:此条应该为法律制定部门点赞,但要抓好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否则仍然只能贴在墙上、挂在嘴上。8 [0 J8 o3 G8 Y9 s. \. X1 X
# t- B s5 j+ F: J- {第五十五条 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为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5 o" Z& w3 U) M3 K7 p+ v6 W: m
# }5 C( a: Q2 t建议:应明确细化慰问活动有哪些。在数字互联网时代,在居民**信息中体现退役军人身份,将退役军人的优先优待落到日常生活的实处。1 r- y0 w8 y8 D3 Q0 D, Q5 t! A
3 x d5 @! {: ^( C" Y& W/ v1 y理由:现实中,慰问活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8 c! h' T4 j. J0 ]
/ K4 Y2 H& I, P; N3 j* R第六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加强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建设,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9 I9 A+ Z; S' R! W! [
/ O; R# W3 G6 P; |4 B( O
建议:此条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加强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建设,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领导岗位、重要司(处、科)负责人必须有从军5年以上经历的人员担任,其它岗位应定期安排到部队下连当兵接受锻炼,切实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u4 _7 K1 t& R4 v7 T* O U3 w! `! x5 w! `, g0 Y
理由:现实中,由于退役职能部门对军队、军人、退役军人的不了解,导致制定的政策规定与以往政策规定相违背、与退役军人的实际相去甚远,严重损害广大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q6 h, N9 b& C6 W
# l/ V/ a% g1 Y; b! U) [
第六十五条 国家实行退役军人工作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退役军人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退役军人有关工作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评价内容。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的地区和部门,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约谈该地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或者该部门主要负责人。! O7 d6 `1 Q, I' P1 G* @) s) Y
~& B3 c1 O/ ]' c: D8 p9 C- f建议:增加“对因此造成退役军人权益受损的,应获得经济利益补偿,由地方政府解决,情节严重的获得国家赔偿”条款。
' w' x; g8 g* ~% J/ y5 m O# n% X6 P2 Z: j
理由:现实中,不落实退役军人待遇问题比较严重,如果没有制约性和惩罚性措施,这些问题仍然会继续沉淀,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地影响社会稳定。
* E8 U0 \/ y# j7 K: r/ n3 @ |% J3 R* i) P
第七十条 违反本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拒绝或者无故拖延执行退役军人安置任务的,由当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通报批评。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3 P0 m% q4 }8 o' i' S7 o' _5 ~) I: h! R8 p
建议:第九章法律责任的条款,应列出具体处罚条款,严肃处理退役军人管理保障部门人员的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和弄虚作假等行为。
" h' x) V& j) C; ~& H, M
3 u% [" e2 y" d8 Q理由:没有明确处罚条款,对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就没有震慑力和约束力,体现不出对退役军人“尊崇”和“保障”的态度,也不会让广大退役军人信服。
/ o8 J* A* U+ a: H0 o) `
4 U( R) b7 i# ^; J* g1 k ]第七十一条 退役军人弄虚作假骗取退役相关待遇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取消相关待遇,追缴非法所得,并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退役军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且影响特别恶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止、降低或者取消其相关待遇。- L! z0 Q* ?7 Z+ B0 p \9 u( Q0 N
' u2 O. v: T( ?9 X建议:删除“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且影响特别恶劣的”表述,明确“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或者被判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的处罚门槛,与公务员受处罚的条件一致。将“由县级以上”改为“由省级(含)以上”。9 ~# ], j2 P2 Y& _ C" w/ @
* r& o f s% ]8 _% T理由:国家对公务员(含退休干部)的中止、降低或者取消待遇的处罚门槛,没有涉及违法治安处罚的内容。单独对退役军人作此规定,是隐性将退役军人作为维稳对象的做法,是对退役军人的歧视而非“尊崇”。按照原有政策,决定中止、降低或者取消待遇的处罚,应为省级以上政府部门作出。国转联〔2014〕8号《关于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受刑事处罚后有关待遇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1.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受刑事处罚(不含单处附加刑)的,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停止享受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待遇。2.被判处管制或者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在管制和缓刑执行期间,按本人退役金中职务工资、军衔工资、军龄工资、基础工资(2001年—2005年转业人员)、年定期增加的退役金、转业后按国家规定增加的退役金(不含津贴补贴项目)的数额之和发给生活费。3.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或者被判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刑罚执行完毕后不再享受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待遇。4.除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情形以外,其他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刑满释放后,可享受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待遇,但根据罪行的轻重和服刑期间的表现,按照降低一至两职重新核定退役金和各项生活待遇标准。职级待遇的重新确定,由省级军转部门**,并报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办公室备案。4 F* l1 E4 {# v5 u* v. r; M
1 S, N+ `6 m% Z+ Y5 u5 d
第七十二条 退役军人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作出的中止、降低或者取消其相关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p+ \, U. F7 f1 e$ P
7 [# r, h) o) z$ a/ h
建议:将“由县级以上”改为“由省级(含)以上”。$ Z ?: l" v5 ^! s8 ^
3 p; |& \% v# R+ d; r
理由:此条同样降低了中止、降低或者取消退役军人待遇的处罚门槛。 k4 L8 p5 y7 x8 j/ k% A" o" V
: Q( E# w) u# P8 f6 q第七十七条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7 \' e, r% x* O4 U& z
% }" x* ~0 E: q; w" S建议:此条应明确本法与以往政策规定冲突时怎么执行,特别是出现不利于退役军人保障、发生降低待遇时,怎么执行。1 S, f1 s% @3 _$ }" ^9 O! n9 a2 O
* ^0 i1 w: K- N7 t" M+ n7 ^0 J理由:目前已经出现了与以往政策规定相冲突的情况,究竟该执行哪个政策规定,哪个政策规定是权威的,不明确就容易造成思想混乱,保障错位。# f6 D3 ^, x0 C# G
% B$ S1 g0 l; u4 w! z( w/ 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