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65|回复: 9

[自主生活] 今天完成的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7 17: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人对人大网上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修改的内容建议/ I9 y. `, @2 b. H5 c/ u

1 m, c# N4 F7 h- J7 v第一条
0 o" G. b/ l1 S修改建议:标题为保障法,而加强退役军人工作包含面广,此处“工作”应调整为“服务保障”似乎更妥。
8 f% ^8 ?& K) e
) D8 D' M* Z) M5 y4 |) U8 l# I
; o; F1 }* Y# `! p9 z3 c
第二条, i$ S! S! ?$ u2 A3 J8 r
修改建议:标题为保障法,应突出保障的特征,故本段文字建议调整为“退役军人的保障、服务,适用本法。”  Y. J% }- \/ A
5 ]0 |* ?$ B. P4 h' N
5 f* ?+ i: N# o, O' R) {
第三条
5 {$ W5 L/ ]: Z' j7 C修改建议:突出为退役军人保障法的特征,建议把“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方针”一句调整到“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句前面,且“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调整为“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
: g% r- a5 l9 L4 f“遵循以人为本、分类保障、服务优先、依法管理的原则。- G. O* l( c7 G2 a: _' _. d  R
”调整为“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保障、服务优先的原则。”: I8 T- T+ B- F: z8 s7 w
# N; [+ g4 r/ h3 [
5 E8 b; G2 J1 H) B0 m6 e9 l
建议第四条调整为“退役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 A. M5 q5 ?4 L/ `国家尊重、优待退役军人,依法保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
7 ~- H8 F5 v+ {国家建立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机制。”
& }2 N& v$ L) f  B" R5 ]& h5 ^, O
9 L5 M0 x* i! m+ j( K2 n0 p
! ?2 n5 a' Y' U
第五条+ w1 j0 Q/ N7 X( k# C  p7 H
修改建议:本条内容属退役军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明显非保障的内容,建议去掉。
9 p% A. L8 c5 i8 Z% d) j1 ~- o2 d5 }/ y2 v! {+ o$ j

. X% N7 ], `6 C2 W第六条* R  i6 D/ {; g( j6 c% e9 V
修改建议:条文中,所有涉及“退役军人工作”之处的文字全部修改为“服务保障”或“服务保障工作”,凸显本法规是保障法而非其他性质的法规。另,去掉条文中“应当”的字眼,明确做服务保障的有关职能部门。
* d# r- B3 c2 f/ p! I$ o6 q0 _' y! ~8 e4 o' s( l; g  `

$ `2 Z) X; C$ N$ W3 t第七条% ]& a* ?2 U2 ^- Z6 f' U( o) [
修改建议:“为提高退役军人保障、服务、管理能力提供支持”调整为“为提高退役军人保障、服务能力提供支持”。
4 v2 Q. l% |  D$ N% K% @1 u7 M+ o& d/ w5 o/ T
$ @6 L% y, ?! v4 h5 Q
“国务院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应用和信息资源管理等工作”一段建议去掉,国家职能部门的工作要求,非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内容。4 R% ], e9 h+ D
1 O  h" a+ x+ j2 s8 C
) P# ]' L7 _: j5 o1 t
第八条% l- {5 Z: {, ]/ P) A
修改建议:非保障法内容,建议去掉。1 Q" Z1 a5 D& g0 [) m# n% ?
. Q" H# T6 F' ~8 {9 \

  E% n. X. E* G9 f第十二条 ) D! Q% e5 m5 y3 F; @4 Z
修改建议:本条文非保障内容,建议去掉。
6 x, d7 @8 _% W" O- C9 r4 M( I6 n; J$ o4 \6 ~7 [

6 \8 d; T7 B( ~! v$ f6 V1 D第十三条5 L7 H& R1 b$ p8 U9 z) m
修改建议:将“退役军人优待证”改为“退役军人荣誉证”。! H1 G; K" s! j* D! ~' k" F: i
( P: Z) B" O4 x4 |+ F, |: C, ~' G9 V

# z% L* J2 x) T' [# g: e% `第十五条
2 w& Q6 U& s  @修改建议:去掉条文中的“应当”,明确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
$ I7 }6 R' u! S2 q5 i8 q$ }8 f. n( ?/ |! W" w  J

7 s: p3 {) o) H- @" J第十八条7 o/ s+ z+ p3 C* p* `
修改建议:条文中,忽略了转业包括“计划安置”和“自主择业”两种安置方式,多了“逐月领取退役金”的安置方式。“以转业方式”安置的建议修改为“以计划安置转业方式安置的”。增加“以自主择业转业方式安置的,仍执行中发〔2001〕3号和中发〔2016]13号、国转联[2012]2号文件规定”,就是所谓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及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_- M6 V% s2 q
/ J& y& ^. v  c5 l
/ N: y5 N7 b* V9 o* i
第二十一条
' r- H& b; \5 y$ h修改建议:条文中内容有关安置方式的内容混淆不清,可调整为“退休、转业、复员等安置方式的适用条件”。
9 T: o9 j/ a' @4 X9 j" i
: ]% }9 X: m1 D0 \

2 ^7 z9 I: p3 G- n. K6 }第二十二条' D7 R; B" V2 N# d) u+ n% L" W
修改建议:“转业军官”修改为“计划安置的转业军官”。/ a: `0 a, n0 u
增加“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军官的相关内容。! @7 O- t6 S+ Y0 j/ z! Z/ g

" h7 b6 R6 z; h0 S0 t9 v
. {' l( |4 U# }' k
第二十六条6 X* L. V- J6 r% D
修改建议:非保障范围的内容,建议去掉。  d# q. C% J& f; Y: C

% [8 M4 I. ^1 O' f/ L3 }' _
, \) i+ z# Q# I4 w
第八章节中的第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条属职能部门管理工作范围,非保障内容,建议去掉。0 X/ o' m" [$ r; P
建议本章内容增加“建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每三月或半年组织退役军人代表座谈制度,% r% L# G6 q# _. {: d; v3 u
特殊情况下的座谈由双方协商,由退役军人代表依法行使本法规监督制度”,退役军人代表的产生另行规定
* i( s3 c- F; \8 }并对全体退役军人公开联系方式。- \$ t! S! }8 I( a" {  V

& B5 S- a& W: j9 b
& w1 r$ A/ T1 a6 r4 A
第九章节中,“依法给予处分”处分标准含糊,建议明确。; H) x5 n5 P/ s
第七十一条+ v1 q2 R/ P' G& r( D5 E) _. |
退役军人违法取消相关待遇的已有相关规定,此处额外加入了“治安管理处罚且影响特别恶劣的”,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执行,涉嫌惩治过当及执法的随意性,更谈不上对军人的所谓尊崇,建议按照已有规定执行。- \1 K7 o( e7 p* |* R
0 r7 @. B# C. g: j
  Q, J( R5 W% [! d+ ]7 o8 z8 ~' i
第七十二条
  g4 z* L# A8 q$ }7 o/ N- p修改建议:增加向哪一级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且约束对应的职能部门必须接收并规定多长时限内要给予当事人答复,未接收或对答复不满意的该如何处理。3 ^! ~' ~* _' \* G: e
: ]$ f0 A1 J2 ~, J$ Q2 {
( H4 h6 g- c/ f, m" b6 f* ~# [* b. X
最后建议,如果条文内容不变,建议将本法规名称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管理法”。
5 r+ r4 a$ m9 V3 ^% R
  H+ k' _9 W! S$ P; G# K
1 U6 e2 u; J, X- M8 S  v5 M
3 E2 Z& h7 x2 h/ |

1 S4 L8 v3 B; Y/ j) x9 ^0 z7 t

$ ]' k2 h* i$ ?, g3 k%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8 L- c6 Q+ b7 l

评分

参与人数 3津贴 +33 收起 理由
司令员中将 + 30 很给力!
yiqiuyan + 1 没法改啊,应该打回重弄
miaoshao1975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6-28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聚焦第18条!. z% j9 ^0 [  d( S, Z3 M
其它条款,只要不是文盲的都会反对!只有第18条是似乎可以牵涉到自主择业干部,这是我们自己的事,别指望别人会来帮我们摇旗呐喊!全靠自己!所以先把自主择业写入退保法才最重要的!得承认这段20年的历史,承认有这一批近30自主择业校官的存在!
8 M  k0 ~: t9 Y6 x/ b4 L9 K每天提交20遍18条的修改建议,多版本!换名字!不要只种大田,荒了自留地!处理这些信息的不是领导本人,而是工作人员,分类整理,哪个比例多!
( P/ b1 s0 c/ r* M( D有时间和空闲的可以涉及到其它条款!
, M# u- m, ]1 X- r  B
+ ]- w; J; l6 V% A& B+ ^全国人大征求 保障法意见网址http://www.npc.gov.cn/flcaw/
6 Q4 B* \# `2 H) K# g; _- d$ `) h  E. z
1版; ^. j! A# P% S' Y! b
第18条
; Z8 b' g, m( r6 v% Q1 a建议:将“以转业方式安置的”改为“以计划分配转业方式安置的”,增加“以自主择业转业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中发〔2001〕3号文件执行”并在《草案》附则增加“本法施行前己经按自主择业方式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仍按本法施行前的中发[2001]了号文件及国转联[2012]2号文件和中发[2016]13号文件精神相关政策执行发放退役金。”
; E9 U; r( ^2 y理由:草案严重忽略了现有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根据《兵役法》和[2001]三号文件,20年来,有近30万军队干部选择了自主择业转业安置方式!现有的30万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也是退役军人一个重要的群体,是为国家、军队和地方政府做出贡献和牺牲的群体,是退役军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对现有自主择业干部群体继续执行中发〔2001〕3号文件及相关配套政策,立法按“就高不就低”,“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原则,将自主择业干部群体归入军队退休干部系统服务管理。确保该群体身份和待遇不因新法施行而减损。6 q* o: @7 s9 w
1 [- l5 H6 R' F9 b9 w" I4 b9 _
2版, i% L* v( }) ]1 v% ~1 ^* x) @
第18条:
) G! i8 v, s$ z9 r) ^  T5 G7 U4 `原文“对退役的军官,国家采取退休、转业、复员、逐月领取退役金等方式妥善安置。”8 r& \9 s* d0 I
建议改为:
* C9 D( [+ [- W' j6 W. e) @①以计划分配转业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和其德才条件以及在军队的职务、等级、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专长等安排工作岗位,做好职务职级确定工作。
1 c# p& v* T# {1 i3 O/ e7 t②以自主择业转业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中发[2001]了号文件及国转联[2012]2号文件和中发[2016]13号文件继续执行。以复员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放复员费 - V6 F, F( n9 r  J6 j0 I2 N2 }
修改理由:其中没有提及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选项。& X7 b3 K4 v5 O  u5 L! F0 l
1.现行《兵役法》第六十三条“军官退出现役,国家采取转业、复员、退休等办法予以妥善安置。作转业安置的,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 o- K. l5 z/ H0 A
2.2001年**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制定颁发《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即中发【2001】3 号文件明确规定 :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享受安置地相应职务等级退休干部的有关政治待遇。 应当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对现有自主择业干部群体继续执行中发〔2001〕3号文件及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该群体身份和待遇不因新法施行而减损。同时建议在《草案》附则增加内容:本法施行前,己经按自主择业方式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仍按本法施行前的中发[2001]了号文件及国转联[2012]2号文件和中发[2016]13号文件精神相关政策执行发放退役金。# }/ K5 a9 ]# p4 b; P; c# H8 K

. M! J0 j6 Z' P# @; M3版
" f$ [& }3 x$ C# ~: n第18条:; v- v0 m9 }* [& }1 |5 j5 Z9 ~
原文“对退役的军官,国家采取退休、转业、复员、逐月领取退役金等方式妥善安置。”
5 S: D% y1 g; @" w3 S" _& f! p/ e建议改为:9 W8 V9 U! ?4 z
对退役的军官,国家采取退休、计划分配转业、自主择业转业、复员等方式妥善安置。; W& y- V' x  h5 J2 x
修改理由:$ f8 k* D# @& s$ l% @. w; }
一、将“转业”改为“计划分配转业、自主择业转业”的理由:) q( j* T# |2 p
1、该条规定违反现行《兵役法》、《军官法》及**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制定颁发的《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文件。上述法律法规均明确规定:军官转业安置方式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实行计划分配安置方式,二是实行自主择业安置方式,这两种方式共同构成军官转业安置方式。
, n, S  Y! W. {, q7 F" P2、本条中对军官转业方式仅表述了“转业”,结合后面款项解释为“计划分配转业安置方式”,故意遗漏了《兵役法》中规定的另一种军官转业安置方式“自主择业安置方式”。这明显是不尊重历史,更是对现行法律的破坏。应当在第一句表述中对“自主择业安置方式”加以明确。
* H3 v6 b) ^* q& ^) e* h% R8 `3、如果对军官的“自主择业安置方式”不进行明确表述:
2 q- q5 h: }. C" v+ L一是造成重大遗漏,将二十年来已经选择“自主择业安置方式”的30万军队转业干部排除在本法的保障之外。
  u. d* W; }( Z" G% u9 C. t二是容易人为地造成混乱。1 ]: |. `1 y9 r3 h6 a: e
30万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的身份定位、退役金发放标准、相应的政治待遇将无法确定。30万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将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其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 B* d( s  r# B1 {4、“逐月领取退役金”于保障法生效后开始实施。即“逐月领取退役金”仅适用于保障法生效后的退役军官安置。保障法生效前的退役军官,应当适用退役当时的安置方式不变。这也是“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原则。因此,应当在第十八条中明确表述“自主择业”这一军官转业安置方式。5 F  O, E: Q8 B) A: B9 y
二、建议将“逐月领取退役金”改为“按月发给退役金”的理由:
: [) f% {- @) q4 h" c1、“逐月”这个新词带有贬低性,理应坚决杜绝使用带有不准确以及和原有法规相抵触的词语。
$ r' A) C  U% U, D& O6 D& V8 P2、“发给”是政府的主动作为,是服务保障到位,责任主体在政府;“领取”可理解为是退役军人的伸手讨要,不去讨要可能得不到,责任主体为退役军人。- p. h2 X7 m# G( a- i7 j: O& N
3、“逐月领取退役金”改为“按月发给退役金”,体现对退役军人的“尊重”,更加有利于实现“关爱广大退役军人”的立法初衷。
$ A3 L4 Y1 G+ G0 m4、现行《兵役法》、《军官法》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了号文件及国转联[2012]2号文件和中发[2016]13号文件等中均未界定“逐月领取退役金”的军官退出现役方式。显然,“逐月领取退役金”这种退役方式是保障法对“退役军官安置方式”作出的新规定,在保障法生效后开始实施。
6 N- @/ K* j0 X" l$ S* P7 i* `$ L/ l$ x
?另#1. @" R2 t) d3 U. I/ R, C
全国人大常委会:
( ?  F0 N+ Z0 y0 R6 `6 R《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只字未提自主择业干部,严重忽略了现有的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根据《兵役法》和中发[2001]3号文件,有近30万军队转业干部,为减轻地方政府的安置压力,放弃了为官的身份,主动选择了自主择业的转业安置方式!现有的30万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也是退役军人一个重要的群体,必须承认这段历史!承认这一批为国家、军队和地方政府做出贡献和牺牲的群体的真实存在。
$ ~. H1 u# o2 }( a- y1 w7 S
) I7 e( h0 H* z8 Y7 \7 Y! r$ M4 G另#2) N' [8 f1 s" r2 l  b6 s$ }3 F
《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第71条与《宪法》相抵触。
$ A- n" j- [0 `' H# W0 M7 H《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第七十一条:“退役军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且影响特别恶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止、降低或者取消其相关待遇”。而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普通公民受治安管理处罚的上限是“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如此一来,且不说“一事二罚”是否合法,《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通过同法重罚将退役军人置于低于普通公民的“人下人”境地,明显与《宪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相抵触。进而违反了《立法法》第八十七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5 T6 X; F* ?5 V4 c
建议:人大常委会依据《立法法》第九十六条第四款和第九十七条第二款,予以撤销。% U# m- f! n7 P5 x( b  E6 `

3 \% q7 D# ]7 G6 p% u$ q7 X: k4 j$ B) s$ K

3 d% b# k! Y, Y9 L/ Y! o! ?1 p# I6 ^1 ~( t1 g- J5 `$ I, L
- {: Y) Q) E7 W( P2 {" b' o
- C  Y4 h0 }- J) E$ t! Y' r6 E  s; S5 o

9 X( @& e1 Q, f) D3 v( G, H【名词释义】8 k( E4 q! M5 `7 h# e- Y7 l( [9 R2 `
——军官:《军官法》:第三条 军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组成部分。6 y. J, y( T3 q) o+ D
重点:是国家工作人员——一个身份,国家工作人员。
" C% H3 Q/ \, D那么问题来了,当军官退役不再是军官身份时,那么,他还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吗?答案是:除非党政机构接纳你,否则你就不是国家工作人员。那国家机构凭什么保障你?2 d3 B  Z4 G8 W) j3 C. U

2 V" i; p" W. A7 f5 G——士官:《兵役法》:第十八条 现役士兵包括义务兵役制士兵和志愿兵役制士兵,义务兵役制士兵称义务兵,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1 B3 e% C2 E' J; D/ i( B5 [+ R
重点:不是国家工作人员。
0 M" V/ ]1 C; `' F8 ~# x, `所以由士兵、青年到军官的一个必经过程——提干。  v; q. c& s; {$ _1 M

1 N# K" o2 C: \1 E+ {  j- R$ `我之所以说这么多,只是要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既是退役军官也是党的干部,一但失去党的干部的身份,我们就什么都不是了,军官只是我们的过去,党的干部才是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草案》只字不提军转干部,是事实上的忽视我军军官的党的干部身份,实现军官的非政治化,这个后果是什么?就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某些敌对势力想干没干成的事——军队非党化!
) v# C: [. Y( b- }# e! y& z/ K4 i. K! v9 ?7 g* p( |: L
8 j+ G( Y" {& f5 o; _" L6 Q' B
军队转业干部、军官、士官的身份区别
2 d7 }" a! U1 C——军队转业干部:《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军队转业干部为国防事业、军队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1 d' X' c# e2 O* Y2 n
重点: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两个身份——党的干部,国家的干部。
7 N( t# v3 @: A( r无论在军队、地方,大部分干部同时具有以上两种身份,如县长:国家干部的身份是县长,党的干部的身份是县委副书记。只具有一种身份:如县委书记,就是党的干部;如党政机关中的非党员干部,就是国家干部。所以转业一词就在于此,只是工作的行业进行了转变,而党和国家干部身份未变。所以我们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的身份是转业干部,是因为虽然我们没有了国家干部的职务,但我们还是党的干部,所以我们的政治待遇是比照退休干部,这是这么来的。所以虽然我们退出了现役,但党和国家还要保障我们。0 v' N3 E, P9 H4 x, G- Z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8 07:29:33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保障法的内容主要针对保障的事宜,至于管理方面的内容可以再另行规定或另外立法更加完善,不然名为保障法,却大量内容与保障没关系,让人感到起草人法律知识产生异问,对照其它保障类法进行修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475

发表于 2020-6-28 07:13:30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最后建议说点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8 07:35:40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很好,很具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8 07: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8 11: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推倒重来,改已无意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8 15:46:09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退步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8 17: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为你点赞!积极行动说出我们的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