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文《上联:“八戒洗澡,猪下水”,下联一出,人人称赞》
0 w! W. I; t) Y5 Q* l3 ?
- h# U9 ?3 ~: B+ r8 C# @
. d9 u. R8 R" R9 a7 q$ h* y0 _8 M说到对联,很多不熟悉的朋友都会认为是古代那些文人墨客平时所玩的文字“游戏”,似乎离自己很远,尤其发展到现代,古代文学已经成为小众人群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其实不然,既然用文字“游戏”来形容对联,存在即合理,肯定有其趣味所在。
* x5 t/ s8 c' I4 f/ W6 b* C, g
* Q: o# q/ T' ~" s. h现在网络发达,信息时代让我们动动手指就可以浏览到自己想要找寻的事物与答案,学习也更加的方便快捷,网络平台的建立让一些拥有共同爱好的人群组建成志同道合的“圈子”,而对联也一样如此。
! i6 G9 ~) Q( m9 N/ d
- P2 r g6 L0 N- v) C2 }
) T- S8 N; s* `) T h: u$ X2 C4 s/ ? F' K z
# K" E- a n0 y9 |; R有很多关于对联的交流平台,在这里互相学习、探讨,兴致来的时候便对上几联,在游戏中由陌生到熟悉,对联知识也在不断的长足进步。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其中的一副妙对,上联:“八戒洗澡,猪下水”,下联一出,人人称赞,这是怎样的一副精彩下联呢?; T8 ~, y& u/ _
* y$ u a2 P! y' ~+ W' p一、对联的基本常识! g5 L" j/ o: T
) t: W$ }) j5 }' r# C
与诗词相比,对联在对仗与平仄上有较高的要求,尤其一些比较“正规”化的对联,更需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尤其在古代书房中悬挂的对联,通常都是字字经典的对联,要么表达出作者的闲云野鹤的心境,要么彰显主人鸿鹄之志的气势,贵在一个用字“考究”。) _2 e: H: l! M6 _2 | E+ ?3 S
! M; ^0 P5 @1 c$ w6 |: Z( c( z: x对仗通常指的是词性,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等等。比如:天对地,花对树,美对丑,行对走……“半盏茶”对“三杯酒”,这副联就是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名词对名词。1 b$ p/ v6 z* ]6 ?
' ~5 a3 c9 Y1 n/ g9 \! [2 U% H! _ u: M' V再举个例子:“草绿春雨急”对“夜寒东风凄”。夜对草为名词;寒对绿为形容词;春是四季名词,东是方位名词,雨与风皆为名词,急与凄为形容词。看到这里是不是对对联的“对仗”有了浅显的了解了呢。
8 n& y/ M$ {2 e6 v3 Y ]/ o" g* u8 k# j" C' ~
对联在字数上没有限制,一字即可成联,没有上限,如果故意“刁难”人的话,上百字也有。例如《大观楼长联》是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所作对联,全联共一百八十字,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8 @* ], P# d5 g# d$ d/ t6 O. `9 w7 U9 v/ x- p# J( g, J
4 V+ v: ?& g3 P! q# ^* B7 o
8 G) I! A; G$ ~- a# i5 S& N2 [5 _3 m; e9 q, ~
而在平仄方面能达到相对协调即可,对联不像是格律诗那样有着苛刻的要求,毕竟作为一种文字游戏,如果要求太多就会失去游戏的乐趣了。 e2 m) d" D0 ]
" {1 }* b) T7 x) ]: f/ K
并且对联主要乐趣在于它的灵活性,好的对联流传下来靠的是大家而不是专家,一副好的对联即使无对仗、不合律,一样传承。比如出自《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都是仄收,但也成为名句,可见对联重在一个“巧”字,而这个“巧”就是对联的乐趣所在。4 M+ ]% Q7 w% E# `5 s( l
, y3 r o* _" @/ o8 {6 Q
二、对联的乐趣所在
- Q! L1 P9 x( H# q
: e* W0 g' b( }* M7 P8 g' c( F; x对联其实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古板”,与诗词相比有着太强的灵活性,对联可以随时出联,身边的景物、人物、事物或者典故等都可以成为对联的素材,最令人“着迷”的是,对联可以埋设“机关”,“巧”言相对,让人身“陷”其中。
5 k. Z( A+ T4 W/ n, F) c5 i! z0 m* @5 K: U7 I
像这样暗含“心机”的联一般被叫做“机关联”,它的形式也非常多样化,“它集古今中外之历史典故,人物名称和事迹,动植物和药材名称,天文地理专有名词,时事政治,成语,俗语,文字游戏等等与一体。”
: g! q- m8 ~& n5 }: P. H5 l; a' N% o% j7 H# K
包罗万象的题材与内容,表达出精彩缤纷的含义在里面,赞美、嘲讽、自勉、鞭挞等等,各种情感都可以通过对联来诠释,**提高了对联的趣味性。) c2 ]6 @/ k4 k
2 ], }) u! s9 F% {: L8 W
4 v7 i# R# i" d0 Z; X( p9 E& o9 F# `+ v4 \6 Q
0 D/ N- I J1 B7 A. r) E/ i- j明朝大才子解缙,年幼时聪慧过人,七岁的时候便能诗善文,在乡里颇有名气。一位在朝堂上“退休”的尚书大人听说了解缙的“神童”事迹,就找一些文人墨客来府中作客,以“文”会友,顺便叫来了解缙,想以此验证一下他的才学。 j4 H6 N% P3 l& p6 r" ~3 m. b- h
4 p8 w( K2 ~ W& T& N
席间,尚书大人看到解缙穿着绿色的衣衫,便说道:“井里蛤蟆穿绿袄”,尚书大人把解缙比作井中之蛙,言外之意嘲讽解缙没有什么见识。
4 v# K& z, T n( \( {# \% K. C5 G& k: y4 M
解缙看了一眼身穿红衣的尚书大人,不慌不忙对了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解缙用螃蟹对蛤蟆,红袍对绿袄,巧妙地用死螃蟹来形容尚书大人的外观形象,让尚书大人一时语塞,不得不承认解缙的“神童”称谓。. \0 @ f/ S- h# z8 Z- ?, x4 ]
" i* z7 S- [! F5 n
这副联从对联格式上来看,对仗极为工整,在平仄上略有欠缺,但从“机关联”的角度来看,贵在一个“巧”字,用词巧、用意巧,互相奚落成为了对联隐藏的趣味性,让人感觉妙不可言。# p* O( C8 s0 z2 p
6 G+ F8 e! m0 H三、经典对联的精彩+ B& `, o- E p
, g- i% s# e, w" s& n: g; @; a9 u/ k
可以说,对联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成为了对联精髓,一副表达意思巧妙的对联往往会令人拍案叫绝,这也是对联作为一种文字游戏的独特魅力所在。6 ~7 K" P$ X* ?
. N( e4 a! M+ c. K) L
% y" ]7 Y$ R6 D" e# A% ^/ X) _7 S' y( _+ p3 Y9 G3 t
' n2 o% [4 }' e4 C) k7 \8 e* u( L$ e传统的对联具有较高的古代文学欣赏性,但流传到现代,对联随着文明的发展,加大了它的趣味性,身边的任何事物、人文、景色等,都可以成为信手拈来的对联题材。
4 ~4 z6 X! k1 e- h m: v" s
6 H* Y" R- m: p7 ?, U2 O+ M比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现代对联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副联表面看是在说上海的自来水都来自于海上,但其中的“机关”在于这句联倒读与正读均是相同的字样与意思。8 ?. t' ~! T8 c
: [ y1 l# D/ Y3 p) I6 w# L; U$ U此联一出难坏了对联的爱好者,但俗话说得好,高手隐藏于民间,网络的发达,让很多高手脱颖而出。其中有一“高手”对此联为:“山西空悬寺悬空西山”。对仗工整,表达相同的意思,与上联严谨呼应,不得不称之为绝佳的下联。# n, N2 J, `- I) T
6 h& R( k$ h0 L$ z; h: G3 z4 S
像这样的对联,在对联的交流平台中经常可见,用对联来埋设“机关”,在游戏的同时,不动刀枪的较量,使对联的精彩无处不见。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其中的另一副精彩对联,“八戒洗澡,猪下水”。
1 W. G0 e# g, o8 V5 {- _1 B% J3 h: X& h2 A
这也是平台上网友所提供的一副上联,这副上联的“机关”就是“猪下水”,是前面一句的“八戒洗澡”的引申,“八戒”本是“猪”,“洗澡”自然是“下水”,但“猪下水”加一起就是别有用意了。
0 ?" u8 z1 {) |2 ~
( t \' u& R" J
# H' m: {7 X: m1 |1 ?. r- h
$ B' V$ y/ k4 ~/ x% i6 o
) l' G' B% _$ r8 {我们都知道“猪下水”是猪身上的内脏之一,可以烹饪成美食,这副联暗藏机关就是用陈述事实的字眼来表达另一种美食,而“猪下水”就是上联的“题眼”。
! Y: I" h% d! M- |- M" L5 h$ V _5 V Q2 R5 F: ^& X
此联一出引来不少对联爱好者的兴趣,都冥思苦想欲找出相应的名词来对仗“猪下水”,但都缺乏个“巧”字,甚至有的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
( l* `( r/ ]7 V9 [0 y1 U6 j9 `! {3 I8 i$ z+ H' c
有一网友对出“魔王取款,牛蹄(提)筋(金)”,这副下联也算是不错的对仗了,“牛魔王”对“猪八戒”,“牛蹄筋”也是一种食物,对仗上联的“猪下水”,只是采用谐音字,略有欠缺。! s. Z9 K7 W/ d( [
% k' S) H& y. F3 H7 D0 r. T
最终有一网友对出了精彩绝伦的下联:“如来翻山,佛跳墙”!这副下联可以说用词巧妙, “如来”对“八戒”, “佛跳墙”本就是一种美食,对仗“猪下水”,并且显得更有意境与韵味,这个精彩巧妙的下联一出,引来众人一片叫好声,纷纷称赞是一副绝佳的下联。' O! E# N: A/ A: E% K
" X. C) ?/ V' u* a9 N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