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9-6 12: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年退伍季。军营里到处想起驼铃声。摘领花、卸军章、脱军装,送战友。流血流汗不流泪的七尺男儿,在脱下坚强的盔甲的一霎那,任泪水狂撒。
8 }: v, i% g% V' x8 }
1 v) j1 Z) |7 p" W `; `踏出军营的大门,社会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接纳这些退役军人?
1 u9 _. m2 s6 g: N' O6 d7 s. @; F) r! u( ^( J2 L' e
我以一位军嫂的身份,在中国军队体制改革实践的浪潮中,渴望对退役军人在回归社会的生存图景,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呈现。
$ }1 S6 _- V" ` G
4 O( c n0 T4 u& g9 `这份表达和呈现,可以清晰地描述出他们从18岁入到军营,到28岁、38岁、48岁再重新回归社会过程中,在这个特殊、漫长,高危,看似惊心动魄的职业军涯呈现过程的种种,正是中国退役军人们的一个缩影。
8 ?4 v4 ]/ T7 m# V6 n& k& s, n, O
- r6 |: s0 |! n, K. d* Y我曾经看见,那些青春飞扬的时光曾经是如何拂过那张张精忠报国,而又意气风发的脸庞。然后,我又如何看到他们一天天的沧桑和黯淡下去。再然后,我渐渐看到,他们融入社会后,开始日趋沉默的面孔。
5 I( d. c2 |( i: t4 o7 j7 i( b( r9 @) D9 I
最后,我惊讶的发现,5700万这么一个庞大的退役军人群体在时代的洪流中是如何漂浮于命运。; v5 x4 G) V0 h5 g/ ]. v) O5 c
* d: K* l0 h$ ?$ p) }
1
9 \, O9 M8 F. @* R- l0 \: j+ K) K
8 U6 I7 v I6 e! M4 ?# [当年,他们曾经胸带大红花,敲锣打鼓被人群簇拥着当兵光荣。当年,他们在部队养成的吃苦耐劳、纪律严明、团结协作的精神,被很多单位看好,认为他们所具有的品格和作风优势,不但用着放心,更能提升团队荣光。有退役军人存在的单位,阳**息十足。
4 g/ G8 j! F N& Y+ u1 t8 k* j3 n3 U' c1 y- E o
然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些对方在对待退役军人或者军转干部问题上,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和大局意识,必须安置的,以不熟悉地方工作,跟不上时代等为理由硬着头皮降级安置,或者安排那些边缘化的“闲职”甚至连基本的职级待遇也无法保证。
8 X1 @) k3 v# n$ D9 ]8 ~: \4 n' I/ t5 D
至于那些不得不走向社会用人市场的退役官兵,则更是直接面对冷冰冰的漠视,甚至会遭遇一些不怀好意的歧视。甚至有的地方,草率地将个别事件,以“政策化”的名义,名正言顺的转嫁给了退役军人,甩过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借口,可能还有一张张信用黑名单。
! V2 R7 V4 V4 z% i5 Z% ?8 S% B% b
7 O9 J4 x! h0 j5 @+ ^3 B在当下环境中,面对这现实的种种,我的退役军人们,需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风雨历练,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F* Y1 J% k+ ] b* g% N3 {
6 W8 c/ N8 v \3 G% `
作为曾经的一名军人,他们的血气,他们的信念、他们对党的忠诚,对自己理想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和渴盼,是和他们的职业所带来的感受息息相关。% j& t; `$ O$ j: O! _& }
( p+ D/ |% q% V; ]8 c而他们回到社会的生存空间、命运前程是与这个职业所提供给他们的机遇和条件同样息息相关。
4 ?$ A' r% L8 k; r' a
6 q" t4 W6 x) B4 v D* k2 @他们,如一个个固定的桩基,成为我对军情最方便的观测。他们,以一个个真实的生命,成为我对军人这个群体最真切的感知。* D- X+ O2 k/ Q. _6 W5 w0 ~) |+ a
4 j& ^) K# f; F/ E. D" u3 a2
3 S9 q4 g$ i2 s- ^4 z
# Y0 a) v0 A% e2 z1 \“要关爱退役军人,他们为保家卫国作出了贡献。”**曾经在新年贺词中专门向退役军人表达关心问候。这声问候,朴实无华,却穿透荧屏,瞬间传遍千山万水,给千万退役军人内心温暖。
& T2 \. u+ H9 o- P- X Q; F, J, Q1 d7 o/ _/ A' F( u! o
在一次会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代表时,他也曾动情地说:“见到大家感到十分亲切,因为我也是一名军转干部。”
8 k0 O2 q$ ^& J5 i. v
6 l" R9 x% P% G; O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就将退役军人安置问题当做党的军事问题。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军人后顾之忧,鼓舞了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促使军人提升报国热情。. k$ F2 H5 p" ?& M$ U, f( I1 ^' a
( A0 s. y& ^5 ~/ i8 b
我始终认为,军人这个职业,和地方公务员根本没有可比性。如果有人要这么比较,那么,请他去这些地方站岗放哨。
$ y' {* ]% O/ H/ G: p3 t0 k
/ L: D( ^6 d! ` ?2 a) J$ P0 N3 m5 Y2 b9 r从喀喇昆仑边防哨卡到寸草难生、缺乏淡水的海岛,从极寒冷峭的边境到荒无人烟的小岛,都有军人在献身边防,他们图的是什么?是对祖国、对党的忠诚。- a( m4 ^, |/ X, `5 _0 O' a
6 A, z0 B/ z( T3 ?1 [, L- i
出没于苦寒之地,行走于瘟疫之乡,决胜于战火之中,是军人的职业属性。这一职业,承载着社会一般行业无法比拟的艰苦和风险,最需要牺牲奉献精神,同样需要通过社会的尊崇来完成荣誉感的培植和塑造。" \9 s$ d8 t1 v, R
3 O7 `3 |, z/ O& S% h* G& y
如果你不赞同这样的观点,或者没有一丝一毫的家国情怀,那么也请你们善良。+ y5 B, K5 M( ]; ]
; p+ T& M* L! i尊崇、关心军人不应当仅仅是节日、纪念日、灾难日才被社会主流想起。军人的社会地位、军人及军属的荣誉感,军人付出与所得比、退役军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军营生活的吸引力,都需要社会主流的积极导向,都应当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来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