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持经达变 于 2020-10-26 23:06 编辑
+ l5 s3 r4 V* e+ O' b
d8 t0 [- _) C原创 太师吉祥 新绿网0 n" F! i+ F! t' z2 {
1. u: l+ ` y, E5 l0 V
0 t! F H3 F$ x0 J' d& G
安置工作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7 q# t$ ?" L- j5 ?7 D' G' K- X1 w! h
$ J9 c; Q" s8 j3 `) [
" z9 J$ M' N) m# H7 ]& d, ]在一审稿总则之基础上,二审稿第五条专门增加“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应当公开、公平、公正”一条原则,与“退役军人保障应当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退役军人的政治、生活等待遇与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挂钩”、“国家建立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机制”等原则并列。1 K0 K5 X8 F1 ^7 v+ v* m6 Y. G' y
& F1 w+ X3 b% r- N4 V3 Q
并在法律责任一章第七十四条,专门增加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退役军人保障工作中失职渎职行为的,应依法给予处分的条款。) T# p8 P! I; d, N) d
& `- \ M& o5 i+ c* ^皆是为了使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更有章法,更有保障。' G" r" o+ C1 t# g5 v9 z
r6 R- M9 S: J& f
2# Y/ n' K( t: d/ T# `- k0 c' \ F
/ }9 F- }# q) _安置工作的力量得到了加强。. }: l1 n( q& m4 _0 R
+ h& i) W9 @9 s& F3 Z- N2 b
$ g& c. M8 Z& j" c+ ?二审稿第七条,规定“中央和国家有关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有关机关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退役军人保障工作”。增加了“中央军事委员会有关部门”也要在职责范围内做好退役军人保障工作,意指退役军人保障工作不只是地方党和政府的事情,给军队赋权又赋责,意义非常重大。+ Y2 A7 v4 K3 s0 b4 f: @
0 J% V! v+ z+ q/ b) Z, d1 d ?
移交接收部分,一审稿原第十条“国务院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和中央有关机关应当制定全国退役军人的年度移交接收计划”,二审现修改为第十二条:国务院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门、中央和国家有关机关应当制定全国退役军人的年度移交接收计划。国家机关部委也有权限和职责了。
5 i& h/ }% W8 t3 n& j) `6 E( ]% y+ H" u. T5 j
3
5 d) |/ C8 `% ?) {1 I
# F# c# ~( `( z+ f) c! a8 v安置工作经费更有保障。
. `7 |: }! W6 h" c, ]2 N" N& Y/ W9 e+ @$ E5 a
# ?' i1 }; }# q$ x7 p
一审稿原第八条,“退役军人工作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负担。”现修改为二审稿第九条:退役军人保障工作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退役安置、教育培训、抚恤优待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由分级负担改为共同负责,并且明确退役安置、教育培训、抚恤优待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保障更有底气。0 E" H* k8 N+ a/ U. q& P1 o5 }+ m
; y. W: Z4 }! X7 I3 \
二审稿第十八条新增: 退役军人原所在部队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将退役军人及随军未就业配偶的养老、医疗保险关系和相应资金,转入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应当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军队有关机关密切配合,依法做好有关社会保险关系和相应资金转移接续工作。这一新增条目专门对养老保险提出了要求,在增强保障针对性、可靠性之外,可能也与未来实行的逐月领取退役金等政策有关。
7 B/ q+ g4 t, z
* {9 z* o) Q0 g* L! O" C7 Z+ H V40 ~/ K+ z, A2 I" \* h. s" Y
' |, u7 r$ ?( A& p8 _. k/ n7 H
先考虑地方“工作需要”被纠偏。
r' y% N, F9 N* z. s. }) q- Y9 \5 J8 b* D m4 K
6 E; h0 |1 M; Y- V7 o/ n2 }8 S, D一审稿原第十八条、也就是军官的安置方式,二审后修改为第二十一条:
! e" w6 A# @! E( }. c
0 r3 m6 _+ D7 x对退役的军官,国家采取退休、转业、逐月领取退役金、复员等方式妥善安置。以退休方式移交人民政府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保障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做好服务管理工作,保障其待遇。以转业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德才条件以及服现役期间的职务、等级、所做贡献、专长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岗位,确定相应的职务职级。服现役满规定年限,以逐月领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月领取退役金。以复员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领取复员费。
3 D9 j8 W3 B$ C' e$ ]
J; V& q0 B$ [6 ]; z)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改动,一是把原一审稿安置时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的位置,移到了现在根据“德才条件等等”的后面,这一先后顺序调整意义重大,等于是再次强调了安置工作的政治任务属性,不给消极安置留借口。再就是把逐月领取退役金和复员的顺位进行了对调,或许从政策侧重和数量规模上,也说明了一种政策倾向。
. _: |* f6 r; _7 \+ V- p7 t5 Y! q5 g/ J/ I
5
; d/ D* Y0 O( t( f
3 y$ m! N* N' w/ c1 g9 u. R" i" f4 t由国家提供更有质量的保障。
( @8 f; M' O- X: G- k; d7 O
; X- A2 e/ C" U7 Q. }0 ]7 p5 ]
3 K" I* e/ [( p& A, s6 Z9 |除了规定在保障经费上,退役安置、教育培训、抚恤优待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还特别对“有编制的保障”进行了强调。原第二十二条现修改为第二十五条,主要内容基本没变,但对“编制保障”部分内容,单独成文为第二十六条: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接收安置转业军官、安排工作的军士和义务兵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编制保障。
z1 r+ ^7 s) v0 ^
& s$ X% Y9 _8 l) v* u同时还规定:国有企业接收安置转业军官、安排工作的军士和义务兵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保障相应待遇。& w* }9 M* l" ?0 Z0 y
; \! e) j+ Q, ]) A C6 X% r
以供养方式安置的,则由国家供养终身。
1 W. d! Z8 p/ J, G7 I- s/ L* W) v% h7 b" _6 ?9 p/ l, a9 V/ B
6
9 y ? c# z4 i, h: w: h. X# p
4 L! Y. y8 j m S% P! @安置与服役表现和专长挂钩。9 n" U& v1 u( J/ W; G$ Z, }+ n' l) w
3 W! l0 F6 D9 B8 } {$ w2 z" w: ~. n: Z- ~
无论军官还是军士、义务兵,根据“服役期间所做贡献和专长”安排工作的原则,被反复强调。
8 M, [. q$ E& E9 ^
2 C# y- N1 s) e7 ^0 [& T& E如二审稿现第二十一条对军官规定“以转业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德才条件以及服现役期间的职务、等级、所做贡献、专长等和工作需要安排工作岗位,确定相应的职务职级”。
/ F$ o+ w& y( H1 K2 G- ~1 J& L) r; z9 O) G; O
现第二十二条对军士、第二十三条对义务兵,皆规定“以安排工作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专长等安排工作岗位。* h1 L- J" Q; k- S# O% s0 w
# R8 x! s3 W: e% `, y* o$ V! U7
5 j3 s {/ m. `$ h
7 S3 e' P$ h/ t- p2 }. r“优先”的导向更加清晰和具体。9 d6 f Z0 g* ~5 O7 W, O
; I e9 w. d& O+ d$ e, {
: t6 Q( f2 U( ^" C" T/ E二审稿第二十五条,对“优先安置”的条件作了拉条强调。规定转业军官,安排工作的军士和义务兵,由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接收安置。对下列退役军人优先安置:
9 v& H6 ^& W; S! I9 {+ n; P0 B# S& X2 D; j
优先安置! p7 J# T. R" D; n
1.参战退役军人;
5 C3 T q" N; {" W5 @$ V' X2.担任作战部队师、旅、团、营级单位主官的转业军官;
$ F8 L' X! K" M- }3.属于烈士子女、功臣模范的退役军人;
4 T% N1 o2 w* I( ^4.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特殊岗位服现役的退役军人。
5 a/ J8 @- Q* j; G! m @/ o- v- B4 i3 x- E; W) {, a. w
除了对退役军人根据服役表现和功绩进行“直通车安置”,对其配偶子女也实行“优先保障”的原则。一审稿原第二十五条,二审后修改为现第二十九条,规定了优先保障的条件:
7 [, w& @6 a+ b' A& o0 e# E! s3 j
$ l; g( O4 s/ k# E# z随迁子女需要转学、入学的,安置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对下列退役军人的随迁子女,优先保障:
! k3 }' `1 m* ]! ]* `% s6 C9 R+ \* ~& n1 Y) j7 R% r
优先保障
+ u* F. q e. E' h5 p0 Q" V% t1.参战退役军人;( e+ p. s' K, R
2.属于烈士子女、功臣模范的退役军人;
D8 T) v* Q) W) i3 P0 [# [) B3.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特殊岗位服现役的退役军人;
/ D% q4 E3 J+ r- h: M( K4.其他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
0 J) w1 u, y' w b. R' Y" U5 @2 K# A' a' Y. ?6 f
8
. E+ J' q* s! |; b/ I4 P6 j- Z# }9 p% a1 j
教育培训成为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 m. x: }, o, U: B n5 L& V
$ a; h c' R$ A; o) G% E/ ?
0 z; i6 x% O5 r. o5 e+ t0 Z
二审稿第三十一条增加:教育培训是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紧密围绕社会需求,为退役军人提供有特色、精细化、针对性强的培训服务。) c- p- ^( p5 M8 |# Z! e7 M
/ k5 V& F' \; U2 C
第三十三条明确:军士和义务兵退出现役,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其免费参加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就业。
% ]7 @8 U. v# u1 _% I0 P: B* ?/ m5 q
除了要搞培训,还要发证书、**就业,安置地人民政府的责任更重了。
8 G6 l+ x4 Y& i" h0 l2 k
' a) N4 k0 B8 b, I4 c4 R4 _9; _' q5 y/ i( g% S \
0 }+ ` D! Y3 z" C
继续多渠道、多力量鼓励就业创业。
3 y; z0 Z( Q7 H6 Q' s' g+ b
3 e; {* Q: ~+ r+ Y
- q' q# Q5 Y# p3 k二审稿新增加内容:退役的军士和义务兵入伍前是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人员的,退役后可以选择复职复工。
+ j! c, y$ Y, R3 Y2 G6 F" M- U$ T$ l3 }5 w
军队文职人员岗位、国防教育机构岗位等,应当优先选用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7 K- `9 g4 G3 r P* v
2 q' h0 E! C! s$ ~' I/ i
退役军人未能及时就业的,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求职登记后,可以按照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 t1 E% y5 ]# n' ]$ n" y& a+ K
( g$ X+ s% M- G! I/ u/ a. N( J- X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未来转业安置工作不但不会取消,反而会有更好的提升,表现在原则要求、责任归属、编制与经费保障上。与此同时,与“服役表现和功绩、专长”挂钩的指向也更为明显,“优先安置”、“优先保障”的条件也更为具体。
& a9 X0 b/ u9 C2 U# c# E/ y
A6 V& t! d6 {& W& X结合军改的设计,也大致可以看出未来退役方式主要仍以退休、转业、逐月领取退役金、自主就业为主。对军官来说,逐月领取退役金被提到了复员的前面,或许能够看出一些态度倾向。对军士而言,逐月领取退役金可能要作为一种主要的安置方式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