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3381|回复: 35

[自主生活] 鲜为人知的蓟州之变: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覆灭的残酷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9 02:29:50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鲜为人知的蓟州之变:明朝最强军队戚家军覆灭的残酷真相!
1 e  u, k* C% }1 R" O7 i2 O3 U! u*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 g! w. t! h6 {$ k4 E5 C$ W4 D

! V# Y. ]1 r, a4 Y. s: @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之变,是一场悲剧,至今仍不忍卒读。& i; W' @7 s7 u2 u) G7 W( j

9 M) K+ F( I* H) T9 j这场事变,在史料上记载极少,只有《神宗实录》中有过寥寥几句记载,由于当时尚处于三大征的抗倭援朝时期,朝鲜的史料倒是记载颇多。
* K0 T7 Q% W5 |2 O. ~5 R) A0 ~
* j! {* x3 b' }* ^) C“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 c  u5 ~7 r" F$ T) i- p& |
/ W7 q9 ^, u/ d- U2 Q* {3 q
在神宗一朝,发生过多次兵变,比如万历十年的杭州兵变,十一年的广东罗定兵变,十三年的四川建武兵变,十五年的浔阳兵变,十六年的甘肃兵变,十七年云南永昌兵变,万历十九年,京营的士兵甚至在长安门闹事,相比之下,万历二十三年这场兵变似乎算不上什么大事。
0 @$ f8 [/ w  \) @2 n事变经过( u5 t" H. l6 I! s8 ?! K1 B! p7 m4 b
兵变主体是镇守北边重镇蓟镇的南兵,也就是通常被称为戚家军的部队。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蓟镇三协的南兵由于长期欠饷,群情激奋。蓟镇总兵官王保将他们骗到演武场诱杀。) u6 h  m4 n+ d% V+ H
' x$ x, Q/ |8 U3 U! ?6 R' a  c5 O* B
《两朝平攘录》:平壤南兵撤回时,以王赏不给鼓噪于石门寨。总兵王保与南兵有小忿,遂以激变耸惑军门,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
# b/ @1 y% v  A+ S
1 Q4 Y1 Y2 V* k& K+ x5 p+ k《朝鲜宣祖实录》:建昌营调南兵三千留养,以备倭之缓急。而十月间,以离家日久,钱粮不给,含忿谋作乱。事觉,杀三千三百余口。
! ?2 j$ p' X0 ~- X( [- Q/ ]% [% @* F% A% K- o# {& P
就在不久之前,还在朝鲜平倭战场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却被集体屠杀。
8 i/ x% T, Y% S" T6 x0 W$ r2 X% S1 o/ \! c+ U# f
被杀的南军人数,各类记载中人数不一,从数百人到3300多人不等。不过从之后的一些数字中可以推断出蛛丝马迹。$ a% L  ]9 o# F1 J2 s- D
) l. R7 Q# {  j$ J( y
在前后两次出征朝鲜时,南兵都是给朝鲜军民最好印象的明朝军队。除了作战勇敢,还不扰民,军纪极佳。朝鲜人对吴惟忠所领的南兵,是众口一词的称赞,在入朝明军中口碑最佳,战功卓著,这是一支功勋部队,统兵的将领吴惟忠、骆尚志、王必迪三人被称为“南兵三营将”。
0 b0 r) h, W3 i
# f& m# t0 S+ P% z: U* T% C蓟镇南兵即是吴惟忠部所统的征倭浙兵,出征后有所损失,仍然补满兵员,共计3700多人。
6 f0 w$ Y3 j7 j) q4 Y- ~! V9 d. ~& |+ f) {! f' F6 F. i
到了兵变发生过后的两年,第二次抗倭援朝开始,兵部仍然调派吴惟忠统领南兵入朝抗战,但这时南兵的数字有了巨大缺口,已不到2000名,减员将近一半,需要再招募1785人凑足人数。如果对照这个数字来推算,在兵变中被杀的南军人数应当在1700-2000人之间。
; M; _6 i$ V) f1 f3 h; V# K. t% k
: K" K  q* q! ?% [表面原因
# B) N) ?8 H, ~* F表面的原因,主要就是“要赏结聚”“挟增月饷”,就是说索要欠饷,聚众闹事。
' g; V$ I5 L1 b7 @2 F# A4 f7 j) }, Q! T% @4 n0 R
明朝中期的军饷,募兵制一般是每年十八两。但是东征援朝是出国作战,有所不同。
/ K( Q" r1 G" ?# u( i
# h' s2 a  Q8 J9 E$ g+ a- `+ j. c当时经略军务的宋应昌将南军的军饷提高了一倍,达到了一年43两左右。宋应昌在职的时候,都是按此标准执行,问题是他在第二次抗倭援朝战争前被解职,截止被解职时,军饷并未全部按期发放,这成为了隐患。% J. v& ]  m0 h+ e6 S
. Z& N6 l+ k$ t8 S
南兵闹事的原因,并非全部是军饷,还有第一次入朝作战时该得的赏金,大家都是提着脑袋拼命去的,仗打赢了,事先答应的赏金却迟迟没有,这当然让人寒心。! z; L; k) o6 I2 G& ~5 T( ^: S/ u

- _# g& K, j. h$ C宋英昌优待入朝士兵,这是好的,能提高士气,激发战斗力。但他离职时没有做好善后,宋英昌自己也在给内阁首辅王锡爵的书信中说:平壤首级大功未赏,各军志意似不如前,是人事不在我,幸相公留意焉。
: _( h* E+ o7 ^' O$ J" o6 B1 Y! O6 g) @3 O8 U5 \% j
背后原因* R& @6 A! A! f* y) }
欠饷本是军中常事,士兵不满乃至闹事也并不鲜见,为何立下汗马功劳的南兵会被屠戮?这牵涉到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军中的南北之争。4 Z* Y: z+ l) u, z3 c5 _

7 @7 p5 p0 }# @9 K  U+ p南兵都是戚继光从浙江招募的子弟兵,前后共有二万余人。
1 q) z8 x4 \; \. T) u, U  `1 k( C' w& r# S( p, G) I
在第一次抗倭援朝战争中,吴惟忠率领蓟镇3700多南兵参战,表现出色,有目共睹。
9 o& r, v6 x9 N: Z# g+ c/ B9 N7 l! A; O3 n2 W
朝鲜人在《朝鲜宣祖实录》中如此评价南兵:
. y4 h8 L" F  `: U8 i/ z6 n& b
2 O' k1 t7 X/ }( D% A; O* i“南兵不顾生死,一向直前,吴惟忠之功最高。”
& [  N1 B3 v4 i) I; ^
4 l/ Z) u) [. y) r“游击吴惟忠领南兵进攻密德牡丹峰土窟,其军力战,死伤尤多。”# H+ B4 ~3 r" X& y1 y

/ ]7 h9 ^9 _! a9 A, j但是,军队的统帅李如松,是北军的灵魂人物,他在战后的军功分配上,明显偏向北军,把原来南军的战功按到北军头上,比如平壤的“首叙”之功,是吴惟忠奋勇先登,结果到了最后,被归到了北军将领杨元头上。: J% O- S. r$ D% _- M

& t8 R7 M0 a3 \( _) o+ @不得不说,李如松这手做得不地道。南兵将领王必迪甚至直斥李如松“不智不信不仁”,下级当面斥责上级,可想而知南兵的愤怒。0 ~  l5 _$ d- v8 U* ^: p% p( n! l

( M: K/ ~4 p; R0 G, g8 W6 Q- \南兵没有得到公正对待,事先许诺的奖赏也不到位,明军内部北兵与南兵之争愈演愈烈,碧蹄馆之战后,李如松战意消沉,没有进一步的军事动作,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 k" x9 \2 }2 X) r3 K3 W
& Z1 P9 ?/ v- g7 f戚继光为何特意要将南兵调到蓟镇,就是想以此作为垂范,整顿北兵的风气,籍此来练兵,戚家军的军纪有目共睹,即使在之后出国的远征中也同样如此。但这样做,必然会伤害部分人的利益,同时也造成南北兵之间的矛盾,戚继光在的时候,还不至于表现得很明显,等戚继光去世以后,裂缝就越来越大。6 h1 C8 ?% ^  ~8 d/ v
! Z: D9 F5 C) z5 j5 Y. ?
南北的争端,并不局限于军中,朝堂之上,也是如此。张居正、戚继光去世后,继任者多是北方人,多少会偏向老乡。等支持南兵的宋英昌被罢官后,南兵更加势单力孤,无人为他们说话,前面答应的饷银,更是不知找谁去要。
- o, o; y4 A3 I& i0 e- q1 S. w' A
蓟镇总兵王保,当然就是北方人。: o& f" R# i0 G9 ~" X, w9 a5 Z" U/ F

, F: O5 Z# ]" c6 k所以,蓟镇兵变的爆发,就是南北矛盾的爆发,在这次兵变中,缺少支持的南兵被心怀怨恨北方军官诱杀,随后扣上个谋反的罪名,这才是事实的真相。
. M$ {( W" _1 w; U
- n/ q& U: m; X; Z# }- ?深层原因
3 A$ B; x! f) D3 [+ H" c+ `+ e不过如果再往深层次探究,这就反映出明朝军队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弊端。, }& g0 y( D1 A$ I/ x

1 |( \* G6 g# q" `& D% @明朝军事,从起初的军户制到随后的募兵制,发展到万历晚期,已经运行得越来越艰难,从根源上,又与财政息息相关。仰赖张居正改革十年间,国库得以充实,不过三大征一打,就再也没有恢复。
- l8 d! Y( J/ y3 Y- e! l, y! P7 I# W5 o1 Z- d% @
“皇帝不差饿兵”这个说法,估计深居皇宫的万历没有听说过,崇祯应该也没有听说过,正是他们不断的差“饿兵”,“饿兵”都变成了“贼兵”,最后,大明终于亡于“饿兵”手里。
) r2 u9 X; H* |7 c) v
, A% g  e6 S  y+ \9 C' }蓟镇之变,其实可以看做是对万历,对明帝国的一个警告。身为九边重镇之首的蓟镇出了这样的事,一定是哪些制度、哪些环节上出了问题,这样继续下去,大明帝国很危险!( y. V. N- A8 d* a, r9 M, c7 B

) E5 x! k: w" t" o可惜,万历和群臣选择性忽略了。
3 h+ B$ F4 r3 M( d1 j( T. h1 U
% I# Z7 g$ S, y- m/ q, T* N这件事的罪魁祸首蓟镇总兵王保,事后受到了什么追究?
' `! R: I% x$ _3 N8 P4 X. j& e9 b1 j& d
什么都没有,王保随后替代董一元镇守辽东,卒于任上,死后赠左都督。/ b6 v/ b+ _$ ^1 W

; ?$ F9 i7 V* h. E2 Q- z5 t, r( ~南兵将士们半年前刚刚为国家远征归来,在异国土地上扬名立万,在战争中奋勇当先。可是,这些军人,没有在战场上死于日军枪林弹雨,却在驻地被自己长官诱杀。国家就是这么对待功臣的?这是人干的事吗?( h8 i* G, q' e) [

6 l$ n" }* d6 m蓟镇之变后,戚继光花费十六年,苦心积虑构筑的防线很快失去了作用。三十多年后,皇太极指挥清军长驱直入,大明的北边各重镇不堪一击。在清军面前,它们仿佛已失去了屏障作用,只剩一道道边墙。
( A- H$ J+ ]( Z( e
! |7 `% r3 p9 j3 L这样的大明,难怪会亡。
7 o: ?2 ^' _% X7 \  r6 S' e7 @3 b) l
这是万历二十三年,也就是1595年的事情,再过49年,明朝灭亡。" a* M' j6 L& f1 v# f  z0 O$ o
5 c, H, b' {7 S% t; z1 K

' H& k( C, ]0 p. k: j
  E3 |- r. R) W' X; E  G" p9 g# c% ^

3 f0 `; D" x5 `2 [1 a% _. ~& W% E
0 @% B9 c0 f  {* H7 [( r1 U5 d: e- F' n  t7 p2 f% {: X5 i

" H/ ~! v' [; u, \5 K! a+ ~# o# P1 Z

评分

参与人数 2津贴 +3 收起 理由
bishuilan36 + 2 赞一个!
shg19871923 + 1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11-29 09:20:29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视军人如草芥,假尊崇,假优抚,实算计盘剥,早晚出大事。
回复 支持 1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12:56:01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nyoucjcybyb 于 2020-11-30 09:33 编辑
: Z, q# m$ E2 v' r7 r8 ~+ \. t" g$ V! b- P- G% i* X( a
历史有时总会在某些地方存在着某些惊人的相似,每个王朝都由弱至强转而由盛至衰,也是如此,大概都是人性使然吧,作妖作怪的才会层出不穷。
回复 支持 8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9 12:51:36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沃胡局长提交心得。。。。。。
回复 支持 6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9 13:04:05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局长奏四不连传。。。。。。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30 09:54:07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9 19: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9 09:04:55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明朝是世界第一强国,虽然是全球化前意义不大。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5280

发表于 2020-11-29 12: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9 08: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军队建设一是个极其严肃认真的任务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1 收起 理由
哪怕洪水滔天 + 1 战前双粮战后不给抗议被诱王保加官进爵明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4 10:25:08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疑有间谍误导执政。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9 17: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5 p6 s7 }0 Y3 w& x, `. o$ A" ]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察!!!

点评

对待军队的草率动作、必然导致重大的损失  发表于 2020-11-30 21:48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0855

发表于 2020-11-29 19: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内容没仔细看,不过“兵变”这两字非常有深意,党的领导下,兵者,不会有意外

点评

坏人克扣军饷破坏军队,让明朝灭亡  发表于 2020-11-30 09:54
最关键的是被自己人坑杀,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发表于 2020-11-30 09:38
当然还有制度的原因,一支彪悍的军队就被坑杀了。  发表于 2020-11-30 09:37
不是兵变,是作妖作怪的人让明朝的军队瓦解了。  发表于 2020-11-30 05:2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30 08: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点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发表于 2020-11-30 21:4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505

发表于 2020-11-30 14: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貌似前些日子有人发过一次,感觉很眼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30 15: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1-30 15: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1-30 16: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个人愿望来讲,我就是啥也不要了,我也盼着国家强盛。6 R1 F" |5 [/ Z7 ?7 _5 t
可提醒,不可惑众。

点评

国家强大更需要以史为镜,每个朝代都有妖人奸人兴风作浪,难道不值得汲取教训吗?  发表于 2020-11-30 17:07
不要胡言乱语,百度上的史实,何来惑众?你是哪个朝代的。  发表于 2020-11-30 16: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1 03: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含沙射影            

点评

用词不当吧,看都没看懂不要乱评价。整个事件是明朝坏人奸人坑害军人,明朝庭放任不管,从而加速了明朝灭亡。那你说一下含的什么沙,射的什么影?  发表于 2020-12-1 09:1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2-1 08:23:22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0-12-1 12:38:34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