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爷青结

[安置经验] 后面还有安置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1 14:42:48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gran 于 2021-2-11 14:44 编辑
" T- F% q4 z' S, {7 [: [. z
/ ^# r  X3 M: Y! O' u士官满十二年都安排工作,军官能不安置,《退保法》明确的军官安置方式有转业,怎么能没有?有些故意说减少安置或不安置有依据吗?是有啥目的?

点评

不信走着瞧,趋势都看不明白么!  发表于 2021-2-13 2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2 14:00:52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转业,但安置会有条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3 21:02:59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急、安置了、你能满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14 09:25:01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RO42649 发表于 2021-2-13 21:02* K' j! g" [. @4 l0 H) V; c
别急、安置了、你能满意吗?
5 v1 h% h9 X9 `1 v6 r8 C) q
对于已经定下决心的人来说,没有满意与不满意一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21-2-15 08:36:20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5 08:56:58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置一直都会有的,只是名额越来越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5 10: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置肯定有,是毫无疑问的,只是以后的安置是双向的,不像以前是单向的,据说安置名额和安置的专业条件由地方提出,军地协调决定,例如某地当年计划安置名额为100人,而当年转业当地的申请计划安置的有200人,这就涉及到打分排队、专业对口的问题,就会有人不能如愿,而之前是愿安置就可以安置。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抛锚 成长值: 675

发表于 2021-2-15 10:26:41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置肯定有,等具体细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6 19:18:30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置绝不会取消,只不过名额的问题,但今年应该还好,小道消息说比去年少,应该不会断崖式下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6 21: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五句话,前四句没问题都对,最后一句话就是谁也说不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7 21:51:18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置肯定会有,而且会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2-18 00: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征 于 2021-2-18 09:29 编辑 4 z2 m9 C, `/ G' j. e
心想事成哈 发表于 2021-2-15 10:17
" a; r" l% l( z1 N7 f5 E3 h安置肯定有,是毫无疑问的,只是以后的安置是双向的,不像以前是单向的,据说安置名额和安置的专业条件由地 ...
# g  p' F6 x* N" x" x& K; K

5 @3 T. Z1 B2 i4 W$ t) y$ ~
1 u8 [' u, k2 v% w) n4 n& T/ W% i' ?8 ^7 L7 ^2 v
   “由地方主导”的说法,是流行了一段时间了。
- K2 U) e" d, ?4 f9 X3 W   应当说,对于少数安置压力大的省会和经济发达城市,可以是一种疏导压力的措施。但是,它的后续配套却是很值得探讨的。
* _+ ?3 v5 o' W0 \/ `- w0 K6 v   第一、一人生病,全家吃药,是否合适?所谓地方主导,那么一条起码的底线,那就是必须与机关事业社会性招考计划、领导职数配置、后备干部入库率强制挂钩,形成“不得低于”的比例。否则,好多地方也会籍此,浑水摸了鱼。
# ~! x9 Y& r; A* k' L$ {% \# K   第二、退役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协调力主导计划?在地方,人员补充计划是由编制部门牵头,组织人社部门制定的,岗位设置、专业条件等诸要素组合的政策与技术,退役系统能懂的有几个人?而在体制上,现阶段,退役系统基本已经习惯性地归入了政法条口,从分管领导到工作机制,与党群条口,特别是组织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越走越远,在许多地方,组织部长都不进那个“退役军人工作领导小组”,如此,能有多少话语权?!
1 I1 K+ o5 m& f. [0 V   曾经,原作为组织部门辅助机构的政府人事部门,因为人才开发,特别是社会性人才就业统一性的原因,与原劳动部门合并后,公务员管理一时出现了诸多“原地踏步”的情况,由此,在本轮机构改革中,公务员管理权限终于最终归集到组织部门,并在短时间里,很快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动作。这就是体制适应现实的改革力量。前事不忘,可资后续。组织部门设立“退役干部局、处、科”是实现“地方主导”的体制保证!: \& C" F, i. |
   第三,从实践中看,编制部门在编制供给上,机关事业招考在专业设置上,许多地区的好些“有关部门”都存在着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力,因而,有关计划的随意性是十分容易发生的。不仅“直通车”式的安置,极易产生寻租,而且在其他需求计划的制订中,也会出现“无活可讲”的拍脑袋要件,这东西如何避免?# A* D0 }7 }$ u: U) W9 _- S
   综此,“政治任务”的旗帜决不能丢弃,军地合力开发军队人才的机制必须构建。如果军队干部部门甩锅地方,地方干部部门甩锅退役系统,退役系统跳跳地沿用民政经验搞创新,再加上一些砖家事不关己,起火不嫌事大的忽悠,如此,会有多少人能够看好这种“地方主导”?
6 H4 l$ l( V( J7 {! k8 a$ W! Z7 O3 ?" K5 [0 E" ~
, b; Q0 D7 a' F5 z" F( d

- X/ r. U7 Q: s2 o+ n, M0 }4 j6 z% E7 i* Q' y; @2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