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厚植强军兴军根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方略,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退役军人保障法》的颁布实施,无疑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由此带来的退役军人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古人云:“纵有良法美意,非其人而行之,反成弊政。”当前,全力以赴抓好《退役军人保障法》在基层落地生根,既是确保良法美意深入人心关键之所在,也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落到实处的有效保证。
! o7 J G4 h. S$ g+ Q
- m9 |1 _$ _5 C+ R- h$ e欲执其法,必深悉法意,要上上下下学起来
4 f! m3 `) {2 w0 j《退役军人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退役军人的专门法律,包罗万象,内涵丰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同志应当带头学好。" L: ^; X& z4 e3 w& {
0 L! P8 n' `: o) t要结合本地实际学。事同因不同,因同果不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因为各地经济发展实力上的差异,必然反映在工作上的不同。因此在学习中要牵住本地实际这个“牛鼻子”,以问题为导向,把《退役军人保障法》中规定的要求与本地实际问题有效对接,做到带着问题学,学了有举措,学后有成效。4 `$ A9 W! Z+ s; ]8 i9 s
: ^0 [# f3 y7 P1 I5 _0 D- F
要牵头协调统筹学。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基于这一现实,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主动协调其他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把《退役军人保障法》列入各单位、部门、行业普法工作和执法监督内容,推动该法普及工作在各领域贯彻落实。) p/ ]: u0 h3 [& a% H! |
' q; Y0 o, Y. w5 _2 n, |
要形成共识合力学。学法的目的是增强意识、树立观念、指导行动。工作中应当把《退役军人保障法》学习作为推动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有效手段,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乡镇社区构建起坚强的基层普法阵地,通过公开课、宣讲团、情景剧、知识问答、以案释法等形式,全方面、立体式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在全社会形成贯彻落实的共识,为推动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营造良好氛围。2 Y O) A" I- t) E, Q, n& x1 q* d
6 R; l/ D6 |9 H; m5 M8 g( a; u& }1 o
法贵行其义,行则胜于言,要条条款款落实好
/ l3 U! Y4 X8 e6 a5 K基层工作千条线,贯彻落实一根针,要把《退役军人保障法》条条款款落实好,就得有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行动。
9 u4 {2 ]* U, J
4 s/ U: ~+ W4 _建立解决突出问题的机制。要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能解决好系统问题的具体配套措施。比如,在伤残军人服务保障方面,江苏省制定了《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在困难退役军人救助方面,贵州省印发了《关于加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的实施办法》等。这些带有地方鲜明特点的规章制度,对于运用刚性法则促进本地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清晰思路,是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体系的关键路径。
! m3 b+ H1 v: _( g* ?. j6 d; o/ l& ^( Q" d
及时调整与新法相悖的规定。虽然“新法掩旧法”,但新法的落实会遇到一些以往规章制度与之相悖问题的阻力。对此要本着“该废止的明确废止、该修订的尽快修订”的原则,按照《退役军人保障法》有关内容,及时对现行政策、法规,特别是对相关的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事项进行梳理,对于有悖《退役军人保障法》的相关内容,及时进行修订完善或**,防止造成混淆和矛盾。
+ @" g* P3 x! [% [" ^6 p/ V# `. N. F% ^; H# V9 }* [) O% v
提升落实新法的规范化水平。要结合法律法规,提升退役军人服务部门业务规范化和服务水平,持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要以退役军人工作为中心,按照轻重缓急,化解矛盾,把实践经验总结成规范,把标准流程巩固成制度,在法律框架内解决好退役军人的权益诉求,依法维护好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 |# t* ~' l2 l2 R/ q
* {$ w) z. E5 e+ H9 l3 r) u搭建有效平台,完善优待体系,促进有关部门合力共为
9 M+ g3 H( @% \% J3 G8 M; P事行必有体,解难必有所。要把《退役军人保障法》落实好,需要有关部门齐心协力,搭建有效平台,完善优待体系。! Z- V$ \9 F1 Z3 E3 C
: n$ @8 x5 y/ S8 G5 Y i$ |7 `
构建有力有效服务工作平台。按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要求,大力推进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建章立制理顺工作职能,打造“一体化”“一站式”窗口服务。同时以各级服务中心(站)为基础建立起常态化沟通联系网络,与退役军人交朋友,让走访慰问成为常态,在按规定落实好就业安置、优待抚恤、生活补贴的基础上,着重解决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问题。
2 U3 m" y7 B, F( D4 C
9 f9 K Q0 ?' _) x# {完善科学合理优待保障体系。坚持“普惠与优待叠加、待遇与贡献匹配”的原则,合理确定享受抚恤优待政策的对象范围,完善抚恤补助量化标准体系,建立抚恤金、优待金等动态增长机制,使广大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以《退役军人保障法》为依据,探索退役军人在养老、医疗、住房、交通、子女教育等方面优先优惠政策,建立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机制,在采取各项优待措施时,把他们放在突出位置进行考虑,给予更高水平优待。
" k6 F: P! Y, y$ Y' M& i
$ ^+ h+ v. ]* z2 I8 t/ s% E: k大力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民生为本,就业为根,要开展精细化、“菜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及时收集招聘信息,挖掘就业岗位,提供精准服务,搭建退役军人和用人单位双选平台。要强化创业指导,支持鼓励退役军人创业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军事人力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转化,更好地激发退役军人建功立业、发挥作用。
3 H9 y( e) J4 v" u
) W6 {7 o3 K8 z作者:殷毅! V9 f: T8 R& K% M) t6 \5 \
D* i f) ]$ _/ N8 W. c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