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太好的现象,对选择自主择业干部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见和不理解,不可否认自主这样一个政策,对于不少转业干部来说还是带来一些好处,也正是因为好,近20年来才会有30多万转业干部在面临退役时,经过慎重的考虑,放弃原本可以安置的公务员岗位。可很多人却他们说成“闲人”、“拿钱不干事”,好多人成了WW对象,重点关注的人。一个几十年党龄,国家培养20多年的军队干部,怎么一下子成了社会不待见的人? 2 Q" b7 e1 q) b8 y
可能不少人看问题只看到了一方面,可能确有一些选择了自主择业的干部在拿到一份稳定的退役金的同时,回到地方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业成功,或根据自己个人的能力到一家企业成为高管,或谋了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又能拿到一份让人羡慕的工资。就有人认为自主择业干部多好啊,可能拿一份退役金的同时还可以再拿一份工资。 应该来说,上面这样的情况也是当时**自主择业政策的初衷,就是给自主择业转业干部一份保底的退役金,让其到地方再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够发展更好,一方面他们他们还可以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给自己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
5 z0 G9 Y1 T6 o4 c( G1 S2 k 实际上,还有一个问题却被忽视了,有时我们只看贼**,却没有看到贼挨打。好多人只看到自主择业干部混得比较好的,没有看到那些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多少艰辛,走过了多少坎坷之路,让自己避入绝境的自主人,很多人为了创业,倾其所有去做事,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太多的人倒在了路上。 也只有自主人才知道,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年龄基本上都在45岁左右,好多选择自主比较早的都快60岁,还有更早的都到达退休年龄了。现在在地方找事做,对于超过45岁以上的人有多难?这个难度并不像好多人为的那样,随便找一份工作有那么难吗?说真的,真的去找工作,谁要你一个老头老太。
8 G6 V' T" z+ q7 c0 Y
这也是好多人转业千万记住,除非家里有矿可以选自主,大多人还是应该选择转业安置,现在退休推迟,可能公务员65岁都可以稳定拿工资,自主的55岁以后估计已经难找一份工作了。公务员55岁以后可以退二线,自主的55岁可能落到打工没有人要的地步。 说真的,对于自主择业干部来说,基本上都是走出校门,踏入营门,到了部队全封闭管理,在部队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当他们转业回地方后,严重与社会脱节。这也是太多的自主择业感叹,当初回地方的前几年,多少人由于过于盲目自信,多少人太相信自己的能力,太相信朋友,太相信别人,多少人把社会看得太简单,多少人总认为的那样的理想目标,回到社会就被打回原形,这就是社会现实。 2020年这一次疫情,让太多人感叹!有一份稳定的公务员岗位多么好啊! 现在地方企业有多少需要45岁以上的人?35岁已经成了用人的一条线,对于一个当了几十年兵的转业干部,好多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放下架子,到一些企业当生产工作,有的当门卫看门,有的送外卖,有的开滴滴,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往往会难倒好多自主择业干部。 我们再看看那些早一点自主择业的干部的经历,他们有一句忠告:“自主择业干部没有能力千万不要去折腾!”可是又有多少刚转业回地方的自主择业干部,他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国家创业投资的环境非常难,创业成功率不足10%,也就是社会上常说的:“十个创业九个死!”我们好多自主择业干部,经历过太多事,总想努力做点事,就有不少人走了太多的弯路,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有人创业初期是成功了,有赚几百万的都有不少,但很多人缺少风控,不少人并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社会发展太快,无形被淘汰,有人十多年可能都风光无限,混得风声没水起,有时却因一些不可控因素,一夜回到十年前。 选择自主择业的干部真的不容易,如果深入到他们这个群体会发现,除了那些发展好一些的,有了稳定的出路的,可能比较活跃,会参加各种战友聚会活动。其他不少自主择业干部好多几乎很少发朋友圈,战友聚会也不见他们参加,这是因为转业了没有混出个名堂,也真的不好意思参加战友活动。 这就导致出现这样的现象,好多没有自主择业的羡慕那些自主成功的,大多数经历过伤痛和折磨之后,非常后悔选择自主择业。
3 O) G' m& ?2 d$ R! v; @1 W
对于选择自主择业,专业并不是必选,而是他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自主择业这一转业安置政策实施了20年来,共有30万转业干部选择了自主,这个极大缓解了各级政府安置压力。 **自主择业政策,是在1997年,当时我国宣布:在80年代裁减军队总额 100 万基础上,将在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 50万。为了缓解政府安置的巨大压力,2001年国家**了中发[2001]3号文件,规定了一种全新的转业干部安置方式,这就是“自主择业”。 从近二十多年转业干部安置“简史”可以看出,自主择业安置政策是国家形势发展的产物,是缓解地方政府巨大安置压力的有力举措。试想一下,如果这些自主择业转业干部都选择安置地方公务员,地方政府得有多大的安置压力。 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这种安置方式,为地方政府部门空出了很多的科、处、厅级干部岗位,避免了机构臃肿,确保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置。客观上,也**减轻了党政机关干部在晋职晋级上的竞争压力。这应该是自主择业干部为党委、政府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6 o* L9 ~1 {8 v 有人说,现在转业干部也不是公务员,好多也只是参公或事业编。不要动不动就说自主择业干部可以安置公务员!
7 f. l0 W+ { E! J. f1 t 对于这样想法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也真让那些选择自主择业干部心寒啊!我们要知道一个现实情况,就是哪些人才能选择自主择业?选择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不是你是转业干部就可以选的,这20年来,选择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基本都是营、团级,还有不少师级干部,他们本可以选择退休,却选择了自主择业。 转业安置选岗依据是什么?打分排名。对于营、团、师职转业干部,哪个在本单位,在当年安置地排名靠后的?基本上如果排名靠前的,安置公务员一点问题没有的,可能有一些个别情况安置可能会差一些。至少大多数自主择业干部安置公务员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国家每年几百万的“国考”大军,他们也就是为那一个公务员岗位竞争,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愿意放弃公务员岗位,国家才发一份退役金作为对他们的补偿。所以,还是希望大家对他们拿一份退役金,不要有太多的想法。 如果你也想能够有一份退役金,那你也可以在部队考上军校,当兵20多年,在部队当到营、团、师职干部。 正是鉴于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曾经是师、团、营级干部身份和国防及特殊历史贡献,国家以正式法规的形式对其身份地位、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进行了明确: [( |0 ~ F) T' ]* D$ ?2 Z: {
中发【2001】3号文件第三、四条明确:国家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军队转业干部为国防事业、军队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应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优待。 中发【2001】3号文件非常明确地表明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始终保持原职务等级国家干部的身份地位。文件第42条明确,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享受安置地相应职务等级退休干部的有关政治待遇”;第38、39条明确,按照职务、军衔、军龄、立功受奖、特殊补贴情况,国家给予发放退役金保障。并且具体规定了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 刚实施的《退役军人保障法》虽然取消了自主择业政策,但是在第八十四条:军官离职休养和军级以上职务军官退休后,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安置管理。本法施行前已经按照自主择业方式安置的退役军人的待遇保障,按照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也从法律上对自主择业转业干部身份进行了定位,在《保障法》实施以前选择自主择业的转业干部,按原规定执行。
1 z( T5 H0 @6 K0 ?+ H& C;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