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发:
* ~0 J0 V$ P" P7 ^+ d* @调查报告《现役战友对新行退役政策的反应》4 w! Q$ ]: Z# u5 E! q
2 V: [( M. N5 c3 W6 E: k0 x原创征尘未洗
1 | a$ ] O" {# J8 T" V. K* @2 d6 l* b# t
2020年4月份以来,在某部神操作下,先是**秘而不发的21号通知,后来又颁布《退保法》,激起了退役军人普遍而强烈的反应。那么,现役战友们对此又持什么态度呢?一年多来,我通过上门拜访、电话交流、战友聚会等形式,先后听取各个层面几十位战友的意见,感觉应该具有一定代表性。下面整理出来,算是替某部做了调查报告,供各届参考。0 y: I3 m7 v8 x, a3 |6 g% s- V
师级干部:三缄其口 不予回应由于级别所限,笔者没有和将军们作过交流,接触到的最高层面就是师级干部。大家知道,在我军现行体系中,师级干部已属高级干部行列,由于都统兵一方,如果真遇到好的政策,为了激励军心士气,他们以往一般都会广为宣传,积极解读,至少也会暗示一番,透露点信息。比如零几年,当时接待一位北京来的领导,他就对我说“年轻干部以后成家,最好组双军人家庭”,暗示部队要涨工资,军人待遇会提高。但去年以来,我先后遇到几位现役师级领导,从没有人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当我询问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为这些政策说过一句好话,或作任何解读。有的是面无表情,不接话茬;有的是稍微笑笑,转移话题;有的是欲言又止,摇头叹息。换位思考,由于他们所处地位,言行具有较大影响,所以也能理解他们不便说些什么。那么参照他们以往的习惯,可以解读出来:这些政策至少他们也不认为有任何值得称道之处。( g3 q, e6 l+ H
团政委:我也给人大**反映了去年8月份,因私事拜访一位团政委,谈及《退保法》征求意见,他态度比较鲜明,情绪也有点激动,“我也给人大**反映意见了,退役金是我服役几十年、流血流汗挣来的,凭什么因为退役后这样那样的原因就要降低甚至取消,简直太操蛋。”在这里,再次恭喜《退保法》征求意见双创历史纪录,看来这里面也有现役战友们的功劳。还有一位战友,去年正团职转业,待安置期间来我处旅游,席间谈话也颇为沮丧,“以往退役政策就不咋地,所以本来充满希望的,结果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一个更差的,对这帮人不抱希望了,还是转业安置吧。”去年12月份,战友黯然转业到某省厅任调研员。 k3 s# W) h" ]7 W6 D* L
副团职:宁愿当科员也不选逐月有一位战友,副团职,在东南沿海某部队任主官,2019年底转业。由于驻地商业氛围浓厚,因此战友最开始意向也是选择自主择业,准备在商界一展身手,结果2020年遇到“414”事件,战友最终重新选择了计划安置。谈及思想转变,战友悲愤而无奈:“公务员看似工资不高,其实明里暗里各种待遇加一起并不少,自主择业这点退役金在南方本来就不够看,现在竟然还要降低待遇。说是可以创业,但哪个职业有公务员好呢?”还有一位战友,本来是行政级,2015年列入副团职后备,但军改期间冻结干部提拔3年,为了解决级别,不得已走了技术级,2016年调整为技术九级助理员,2020年底确定转业。前段时间聚会,战友说准备计划安置,大家都大吃一惊,因为技术干部是按普通科员安置的。战友非常坚定,说“本来自主择业就不咋地,现在还要逐月,那只有计划安置,当普通科员也无所谓,至少还是公务员。”谈及这个选择,战友眼泛泪光,大有一种被逼无奈的感觉,“本以为政策会越来越好,所以2019年底没走,没想到等了一年,等来个逐月。下步我也不想什么进步了,40多了还是个科员,还搞什么呢,过一天是一天吧。”
) f+ d' }" w) |. f+ s$ `' h基层官兵:现在说得再好我也不会信带过的一位干部,今年正营职满3年,一起聊天时对自己面临形势作了分析:“现在实行职业化,看似可以在部队长期干,其实干部提拔慢了,每年腾出来的位置非常少,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轮到自己提拔。在部队干到退休也没那么容易,既卡年龄也卡年限,以后恐怕还是要转业,逐月是绝对不考虑的,因为不稳定、没保障,现在说得再好,你不知道哪一会儿他就会改啊,自主择业政策不就是前车之鉴吗?谁敢信啊!”那么战士们对逐月怎么看,欢不欢迎?带过的一个士官,2017年底三级期满,调了四级,今年也要考虑走留问题。他也还是倾向于计划安置,进行政事业单位当工勤人员。他分析:“选逐月短期内看可以,但长期看不如安置。因为货币是在不断贬值的,进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可以不断上调,但选了逐月,目前来看几千块钱可以,几十年以后呢,这几千块钱就不值钱了啊。没有跟涨机制,现在每月给我再多钱,我也不会选逐月。”劝慰战友还是要相信未来,小战士一句话呛得我无言以对:“你们干部的退役金都能说与现役脱钩就脱钩,何况我们战士!”/ w( V/ r- X' g8 O% \1 ~
$ [! p; ?+ U, T+ [
编者总结:通过一年多来与现役战友们的交流,说老实话,我的心情比较沉重。一方面,现役战友对当前退役政策确实是有些想法的,并且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实际选择,相当数量的战友改变初衷,最终选择了计划安置。另一方面,对自主择业干部的21号通知确实造成了广泛影响,现役战友们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都看在眼里,对某部产生了信任危机。
) I2 ^$ C( N4 d6 X- T在此,我建议某部:第一,还是要多做做调查研究,听听官兵们的真实意见,不能光凭自己的感觉办事。俗话说“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你们是鞋匠,政策是鞋子,官兵是脚,你们**的政策,官兵很嫌弃,不选择,光你们自己说好有什么用呢?第二,请你们在评估以往政策的时候,有点基本的判断能力,清醒确定改进的方向。你们总认为以前的自主政策太好,自主择业干部捡了便宜,天天都在吃大肉,所以现在你们就推出更差的政策。说老实话,我真不知道你们脑子是怎么想的,还有没有一点判断能力。麻烦你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以前的政策真那么好,那么这20多年来,为什么绝大多数军转干部还是选择计划安置,而没有选择自主择业呢?第三,请你们还是要有点敬畏心理,谨慎**涉军政策。军队是要打仗的,军心不稳是很严重的。没错,你们不直接统领军队,但你们负责军队后路,你们所作所为对军队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军队正在抓紧备战,而你们的作为,已经对官兵造成一定影响。你们自己想想,如果官兵这些思想反应让统帅知道,他会怎么看待你们?自古以来,弄权乱军者都是重罪!我敢断言,如果你们执迷不悔,执意如此,以后若真酿出什么事端,你们绝对难逃干系、追悔莫及!良言相劝,敬请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