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一次听到股票这个词,是95年在淮安上中专的时候,财经的课堂上听到了这个名词。真正入市在09年, 当时有一句时髦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连队搭档老婆炒股听说挣了不少。匆匆入市,一两个来回,套住了,新韭菜的办法就是“打死不卖”,扛着。
r9 Y& g2 l, {, `; P+ U" ^' p" D0 o/ C 转眼来到了15年,在大队当副职,空闲多,股市涨,这期间主要研究基金为主,被套的票也终于要回本了。韭菜总是买涨不买跌,于是,又加了部分资金进去。那波牛市,个个都是股神,账户最要盈利达70%,但牛市后,能落到口袋的才是本事。到了一算,股市账户6年玩了寂寞,基金略有盈余。8 L6 h+ z& S8 s1 z8 n# l
后反思,自己不是玩股票的料,决定踏实做基金。
1 W; S1 q9 @) ~7 P, r* b7 u) Z% o8 b4 { 为了稳健,把资金分仓三块。一部分买固收产品,当时最高有8%的,一部分买货币基金,也是日常备用金,一部分买当红题材基金。16年7月,一笔博时的20万保本基金到期,一只比较坑人的基金,后面再也没买过博时的产品。经过一番研究,我买入了当时比较火的东方红7号集合资产计划(当时也叫私募,单笔有10万的门槛),后续这款基金一直很稳健,到18年我转业时候基本上快100%的收益。有了这款基金收益打底,我开始布局各类题材基金,什么火买什么,下跌建仓,越跌越买。消费、医药,半导体、新能源,到去年疫情爆发前,我的持仓已经近百万,其中股票类基金占2/3,总盈利近35%。# b# ?, }- A9 ?: o" H1 W4 b7 h/ F
当疫情发酵第一个开市日,迎来了千股跌停的股灾。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当日我清仓了85%的股票类基金,后面反弹的几个交易日我彻底清仓了,总盈利30万左右。那段时间,我正在老家陪父母过年,到处封城,哪儿去不了。一下子空出这么多资金,没地方投,我就开始研究ETF基金和可转债,并开始试水比较火的半导体ETF和新能源ETF。当时网上新开了个东方财富的账户,在从老账户玩新账户转的过程中,出现了少见的7%了大跌,在连续一周的下跌中,我以亏损10万出局。第一次尝试ETF失败。(未完)4 n+ m( N3 Q' ~" x- m
& C3 K, ^: N" o-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