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0-27 16: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414和逐月的出台确实很仓促,在具体落实中,暴露了许多缺陷,这些问题只能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慢慢去修正完善了。可以这么说,在建军103年的历程上,基于2001(3)文件的自主择业政策是最科学、最成功、最稳健、最严谨的 举措之一了(虽然在差额补贴、住房补贴等等仍需完善的地方)。但为什么要终止她而推出逐月呢?就好比1949年10月1日前,参加革命的干部,叫离休;之后叫退休(不可能所有的干部人人都享受离休吧),道理是一样的。整体上,是正确,但也存在不足,比如说,某大龄起义干部,他没参加土地革命战争、没参加长征、没参加抗日战争,但最终享受了离休;而某位年轻的干部(1949/10/1参加工作),参加之后的剿匪、抗美援朝、珍宝岛事件等等,战功赫赫,可是最后只能享受退休。因此,为了弥补不足,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补救措施,有些退休的甚至比离休的还好,具体表现不外乎就是金钱、医疗、住房啦,况且“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也不能因为功劳大就要求“离休”吧,如果是这样国家怎么管、军队怎么管。这就是为什么要推出逐月的原因了!但逐月出台确实有些仓促,比如这位层主所阐述的困难事实,必须日后得到妥善解决,哪怕需要时间。当然,决策者要有胸怀,因为国家很大,一个再科学的文件总是存在瑕疵、无法涵盖解决所有问题的条文,有些个体享受到了政策的优惠,就姑且允许了,不外乎几个钱嘛,不要因为这些小个体便宜,就大动干戈,否定了根本,414就是如此,来了个“折上折“损害了全体老自的利益,真是得不偿失,一出台全军老自一遍哗然!414某些干部被透视了没有大局观、没有胸怀。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才是上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