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型升级 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3.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3%……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消费形势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这一年,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重要指示精神,“去调转”协同推进,转型升级步履坚实。 坚决去,“去”出产业竞争力。 2021年9月29日,年产800万吨钢铁的河钢宣钢全部钢铁产能实现关停,张家口实现无钢铁生产市的目标。至此,环京的廊坊市、保定市、张家口市钢铁产能全部退出。 “去”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优质高效供给。 2021年10月2日,王东峰来到宣钢炼铁厂2号高炉,实地检查钢铁产能退出和高炉关停情况,对河钢集团宣钢公司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给予充分肯定,叮嘱河钢集团负责同志积极稳妥安置职工,推动宣钢公司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主动调,“调”出发展新动能。 这一年,我省大力实施优势传统产业升级工程,持续深化“万企转型”,推进“千项技改”和“百项示范”工程,开展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计划,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不止是工业结构持续优化,我省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二一”产业格局得到巩固。2021年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为8.0∶40.0∶52.0,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12个百分点。 加快转,“转”出发展高质量。 2021年9月6日至8日,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市举办,签约项目近200个,签约总金额1200余亿元。 以数字经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北加快“转”出发展新动能。2021年1至11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4%、12.5%,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 新开局绽放新气象、指引新未来。 2021年4月13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获奖的262项“河北创造”,共拥有专利、标准等各类知识产权1144件。2021年11月3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我省共有17项科研成果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进一步增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1年前三季度,我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300家,总数达9.2万家。 构建新发展格局,既要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也要形成高水平的国际循环,关键是坚持改革开放。 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向最难处攻坚、向最关键处挺进—— 我省深入推进“放管服”、国有企业、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自2021年7月1日起,在“证照分离”改革实现全覆盖基础上,将国家设定的523项、我省自设的5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改革范围,有效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2021年1-11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05.41万户;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725.91万户,居全国第7位。 以开放促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合作竞争新优势—— 搭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2021年9月15日,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在廊坊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 优势产能积极“走出去”。2021年6月9日,长城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展示了河北制造“走出去”的新高度。 深耕改革“试验田”,建设开放“新高地”。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9年8月30日挂牌设立以来,98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89项,有效实施率达90.8%。 2021年前11个月,河北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新设外资企业和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分别同比增长69.1%、55.1%和57.3%;实现外贸进出口551.5亿元,较2020年全年增长18.2%。 生态优先 美丽河北绽放新颜 “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2021年8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承德考察调研指导,首站就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河北实践熠熠生辉。 2021年9月底,塞罕坝机械林场捧回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近年来,依托森林资源发展生态产业,林场带动了周边4万多百姓受益,2.2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这一年,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的重要指示,团结带领全省上下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这一年,王东峰紧抓生态文明建设,每到各地考察,必看环保、必谈生态。一次次调研考察,一次次重要部署,宣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彰显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蓝天白云越来越多—— 2021年,我省将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后十”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出台深入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十条措施,打出压能、减煤、治企、控车、增绿“组合拳”,蓝天保卫战取得历史性突破。 这一年,邢台、邯郸、石家庄3个城市成功实现“退后十”。全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后十位的城市中,我省由曾经的7个减少为1个。全省PM2.5平均浓度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创“十三五”以来最高改善幅度。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水清岸绿美景再现—— 坚持内外共治、标本兼治、治补并举,白洋淀全力推进九大类66项水质提升工程,淀区和上游有水入淀河流断面全部达到Ⅲ类。这是自1988年恢复蓄水有监测记录以来,白洋淀首次实现全域Ⅲ类水,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2021年夏季以来,邢台百泉、狗头泉和黑龙潭等泉眼相继复涌。这背后,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所付出的努力。2021年11月底,全省深层、浅层地下水位分别同比回升5.30米、2.07米,解决华北地下水大漏斗问题取得重要进展。 曾经干枯断流的滹沱河,如今水清岸绿;曾经水体黑臭的滏阳河,全域治理后重焕生机……截至2021年11月底,我省国考地表水断面优良比例达到72.3%,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分别优于国家目标任务9.2和8.2个百分点。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燕赵大地绿意更浓—— 紧盯首都“两区”建设,张家口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2021年造林178.9万亩,完成年度营造林任务。全市林木绿化率达50%,崇礼奥运核心区更是超过80%。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绿色,正在延伸。扎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2021年全省完成营造林630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42.37万亩,分别为计划任务的105%和117.7%。625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任务全部完成。 土壤,变得健康。《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河北首次立法防治土壤污染。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一年,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推进。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人民至上 民生福祉节节攀升 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方式,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他指出,“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 老有所养是许多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念的“国之大事”。 我省连续4年将社区居家养老列入20项民生工程,2021年又将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纳入10件民生实事,全省4717个城镇社区实现日间照料全覆盖,让更多老年人可以安享幸福晚年。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关键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2021年,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三基”建设年活动,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以20项民生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为牵引,推动燕赵大地兴起为群众办实事热潮。 最是情深岁寒时,群众冷暖系心间。 2021年11月2日下午,王东峰和王正谱走进石家庄市裕华区蓝湾家园小区,随机入户,摸一摸暖气片热不热,问一问百姓家中暖不暖。 就在前一天,2021年11月1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提前启动供热。这是河北连续第四年在全省范围内提前供暖。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是“以百姓心为心”,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暖到群众心窝里。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2021年,我省将事关群众居住条件改善的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纳入20项民生工程。13.2万套棚户区安置房基本建成,305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459个城中村启动改造。 城市生活越来越美好,乡村环境也在持续改善。 在2020年全省1073个农宅空置率50%以上的“空心村”全部完成治理的基础上,2021年,我省631个农宅空置率30%至50%和2995个农宅空置率30%以下村庄治理全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新增覆盖10780个村庄,387条农村黑臭水体全部治理到位,实现动态清零。 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这一年,我省解决“三点半难题”再出新举措,从弹性放学到按需延长课后服务时间,从提供看管基本服务到开设多样兴趣活动,全省小学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643万学生乐享此项服务。 让城乡孩子享受便捷、贴心的学前教育,我省精心组织实施幼儿园建设工程,全省幼儿园总数已达28132所,其中农村幼儿园22914所,按照1.5公里服务半径标准,实现了全省农村幼儿园全覆盖。 保障改善民生,我省还有更多温暖的故事。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2.1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7.15%。 完善基层公共医疗服务。2021年我省实现了中级以上医师下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 精神生活更加充盈。全省发放城市文化惠民卡32万张、农村文化惠民券339万张,社区、村庄健身设施竣工10770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体育健身需求。 以办实事成效凝聚民心,以解难题成果汇聚民力。寒冬回首,这一年,民生河北暖意浓浓。 *** ***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梦想的新篇。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新时代的河北画卷已经恢宏起笔。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全省上下团结一心、不懈奋斗,坚定不移朝着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河北力量”。
7 Q$ X6 e2 ?- F; a$ y) E7 p;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