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闲人阿满 于 2022-1-31 00:26 编辑
) R2 C1 c- A, o' y% }7 [ D8 A2 d1 h
4 e) j9 y! C! Z: ~8 _
! v& ?3 c+ H* O, G& M% R
( B9 \& {3 T% R, q0 Z6 D2 h! v `( Z7 f. G, x
年,来去匆匆;年俗,约定俗成;年味,令人眷恋。 年,又称“夕”,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说的是古时候每到岁末的午夜,年就出来祸害人,凡被它进攻的村子,村民就遭遇残酷屠杀。后来,人们根据年惧怕爆炸声和红色等弱点,通过放爆竹、贴春联、门神和挂红灯笼等方式防止年的袭击,渐渐的就成了节日习俗。于是就有了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传说归传说。其实,年,原本是一个时间单位。但这里说的年,是指“过年”,即春节。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实际上,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杀年猪,备年货,年味就渐渐浓起来,历经小年、大年、元宵节,直到正月十五才结束。 年,是孩子们的最爱。俗话说,小孩盼过年,大人盼种田。孩子们想过年,喜欢过年,因为他们无忧无虑,因为他们知道过年好玩,尤其是我们这些曾处在困难时期的孩子们,知道过年才有新衣、新鞋穿,才有大鱼大肉吃,才能不干活,开开心心地玩。 年,是游子的乡愁。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异地他乡的游子,随着年关将至,每每在过年之际,对故乡和亲人,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无论再忙、再难,也要回家与亲人、父母团圆。因此,有了春节长假,有了春运高峰,有了来去匆匆的相聚。 年,是老人们的期盼。儿女大了,为了生计,都各奋东西,甚至远走他乡。如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平时难得与儿孙相见。过年团圆,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就成了老人们的心愿和期盼。正因如此,才有了《常回家看看》的流行歌曲。
- | l9 `& Z W' i; M. F0 l9 t6 r( F ; z# e9 N. u2 R9 I# c
) m, Q" h$ K0 Z& Y' m# a
: I! r7 L. k, [) s n0 C) {* _年俗,即过年的习俗,约定俗成,是我国一种特有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年俗源远流长,除了喝腊八粥、送灶神爷、扫尘除旧、磨豆腐、杀年猪做腊肉、宰公鸡赶大集、祭神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迎新、燃放烟花爆竹、贴春联、贴门神、贴窗花、挂大红灯笼和看大戏、看春晚,还有包水饺、煮汤圆、拜年、走亲访友、逛灯会、闹元宵外,全国各地还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有特色。如北方的踩高跷、跳秧歌,南方的舞狮子、耍龙灯,还有打道琴、唱车灯等。 另外,年俗的规矩也很多。如大年三十要吃鱼,不能吃完,寓意年年有余;除夕晩上要打开屋里所有的灯,寓意满堂红;年三十晚上要洗澡,洗掉一年的晦气。大年初一,不扫地,不倒垃圾;不回娘家;不睡懒觉;不叫别人的名字起床;不借钱;不打骂孩子;不吵架等等。 年俗围绕祭祝祈年,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年丰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方式五花八门,喜庆热闹,无不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总之,年俗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对幸福美满的期盼。
4 s0 r- W. h6 o0 ?* O5 A1 r( G! v, ]! l7 d7 A/ {. q1 c
/ e! D. a d, n% E
/ }" K% a% E3 }6 y) W5 z$ ?$ T
% `* K7 A6 \% n* s1 U2 F R$ S7 ?! k
$ J" C3 y# b4 P3 O/ x1 Q" ~5 Q1 T7 B
* m% {, \, M3 s. l$ e5 @2 |. E2 _. p% J! _, m" {+ ]
. y# H! R* z5 b8 I* D; z, i( i
年味,即过年的味道。年味是一种感觉,也是一个氛围。 儿时乡下的年味很浓,总是令人怀念。后来进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先进,如今已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年俗已渐行渐远,传统的年味也随之淡化,被现代化的年味取代。 如今过年,年货也不用自己准备了,超市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拜年也不用去登门磕头捉揖,已时兴网络拜年,打个电话、发条微信就搞定了。送红包已变成了微信发红包,甚至在微信群里抢红包。为了安全与环保,现城里烟花爆竹也禁放了,虽然少了一份热闹,但多了一份平安,多了一份环保。不过,春联、窗花还是要贴的,大红灯笼还是要挂的。吃团圆饭、看春晚、看大戏还是少不了的。 你看,牛年还未过完,虎年就踏歌而来。张灯结彩的街道和小区,已灿烂着红红火火的年味。 这真是: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年味。 不过,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化,年,还是越过越红火;年味,依然是人们最眷恋的味道。 . d0 p3 N% D1 L* W }3 ^
) S$ n$ E- d; s+ _: i0 @$ x% ^
, w, @& {& o! _! Y3 M4 i
Y2 z8 F# G: F$ t. [
: R3 R! s6 f. B, k) Z
, q0 m) K a+ A/ g
* f+ O+ a! v$ A! t6 ^( |* \2 x; Z* m. d
/ P1 m/ l( Z. i! v' Y$ |* i* X. E6 u) Q" ^1 W$ {
; q% |& E. h+ N: d% K8 _& p# B
; y, x& a5 u9 f.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