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闲人阿满 于 2022-2-1 18:31 编辑
' F+ g) B1 B+ _" ^: [
) C% F P* a/ r* D I: t4 B T3 ~& ?+ S) Y8 e5 b( w3 p/ p) [
虎年说虎
9 y, @6 A J! d; S
+ Y" q# Q; f& R G S$ P, b今年是公元2022年,农历壬寅年。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华历、中历等。也就是说,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以前多称“夏历”,直到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按照十二生肖,寅虎,壬寅年即虎年。
' N, Z X+ [+ [' G- W: k5 j( d
1 {, u* @* G( y
虎,即我们常说的老虎,属猫科动物,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三。 虎,从毛色分为金虎、白虎、雪虎和纯白虎四个品种;从生存区域分为华南虎、西北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九个亚种。 而在我们中国就曾有华南虎、东北虎(属西北利亚虚)、孟加拉虎、东南亚虎(属印支虎)、新彊虎(属里海虎)五个亚种。 由于生活地区的不同,其个体、毛色、条纹、尾巴等形态上存在一些差异。 遗憾的是,到20世纪中叶,里海虎、爪哇虎和巴厘虎已经灭绝。因此,如今虎己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珍稀濒危物种。
3 h T7 n) J0 Z. o6 K9 k& q
5 t% c( B# t; _/ Y7 `" z& C
虎,是百兽之王。因虎的形象威武,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是镇西之物,很早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深受汉民族的崇拜。尤其是白虎,更是成了神物。
; |* _: n2 Q. C
9 B& s8 n3 ~3 e: L7 d6 T" g
我国的虎文化源远流长,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观念。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绘画、雕塑、戏曲、民俗、工艺品,以及在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已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以虎为成语的就有虎视眈眈、虎啸龙吟、虎啸风生、虎声虎气、虎头虎脑、虎头蛇尾、虎背熊腰、虎口脱险、虎口拔牙、虎口余生、虎不食子,养虎为患、养虎自啮、为虎作伥、调虎离山、放虎归山、放虎遗患、饿虎扑食、猛虎下山、卧虎藏龙、谈虎色变、如虎添翼、暴虎冯河,龙争虎斗、狐假虎威、狼呑虎咽,生龙活虎、鲁鱼帝虎、如狼似虎、割肉饲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初生牛犊不怕虎等等。 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坚强。如虎军、虎师、虎将、虎士等,还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 L! O7 K" n& i) Y* y1 Y0 q2 l! K
因此,自古以来,虎也被文人墨客所爱。 我国第一个画虎的人是唐代的吴道子,他在一座桥头画了一只老虎,吓坏了不少村民。村民状告到官府,要求把老虎赶走,官府前去查看,原来是一幅画。后来,吴道子被招入宫中,成了宫庭画师。国画大师张大千笔下的老虎更是享誉中外。 9 v6 u0 c4 w' O) e" l+ A$ k
, l5 v+ q+ e- x1 c- \
( d' H" W% j. q \: |: m( ~" \6 E" {* M' b! j2 f7 n- V. H
- ?* A# V: u" }5 I! h
以虎为诗,也是文人们的爱好,为此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如唐.李咸用的《猛虎行》: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怯敌辱其斑,虚言负其恩。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又如网络诗集锦中东方俠的《咏虎》:无愧兽王啸山林,俯看涧壑听泉音。峰巅独屹一声吼,撼动夜空显雄魂。
: K+ F1 B/ a7 S0 O虎年说虎,说的是文化,说的是传承;为的是,让虎的文化,虎的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虎年新春,祝大家虎虎生威,虎年大吉!
+ K/ r. d# A8 C3 O, v+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