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不敢阿君
: { c4 [* H/ z
2 j# H6 R* m c, T 《资治通鉴·汉纪》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尚书令左雄,推荐冀州刺史周举为尚书。接着,左雄任司隶校尉,又推荐前任冀州刺史冯直作为将帅人选。因冯直曾经犯过贪污罪,周举便就此弹劾左雄。左雄说:“圣旨让我推荐武猛的人才,不是让我推荐品行清白高洁的人才。”周举回答说:“圣旨是让你推荐武猛的人才,但也没有教你推荐犯有贪污罪的人。”左雄又说:“我推荐过您,反受您的打击,我这是自作自受……”
* i8 O% o% v! G0 k4 A0 ]( m% z/ h
举荐,是汉朝选任官员的重要途径——根据皇帝下达的圣旨,朝廷命官们往往都有一定的此等任务。比如说,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汉顺帝就命令大将军、三公向朝廷举荐刚毅、武猛、有谋略、可以担任将帅的人才,每人推荐二人;九卿、校尉等,每人推荐一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左雄推荐了前任冀州刺史冯直作为将帅之人选。出人意料的是,左雄竟然因此而被周举弹劾了,并且这周举恰恰是因为他的举荐而成为尚书的。而在汉朝,假如被举荐者出现问题,那么举荐者是负有连带责任的,可能也会受到惩处。因此,我们完全能够想象当时左雄的内心有多沮丧。" r4 v, }! ]) g4 r4 P
1 Y' |+ p- B; ~: }2 H9 n 那么,针对左雄“进君,适所以自伐也”的抱怨,周举又是怎么回答的呢?他是这样说的:历史上,赵宣子任用韩厥为司马,韩厥却用军法将赵宣子的奴仆杀掉,赵宣子对各位大夫说他们应该向他祝贺,因为他推荐的韩厥果然尽忠职守。而今,承蒙您不嫌弃我没有才能,而误将我推荐到朝廷,所以,我“不敢阿君”,让您蒙羞。可是,想不到您的看法和赵宣子完全不一样。赵宣子即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政治家和战略指挥家赵盾,而韩厥本是赵盾的家臣,是赵盾一手提拔他为晋国司马的。因为赵盾的手下驾驶着赵盾的战车在军阵中乱开,严重扰乱了部队的秩序,韩厥看见后下令将这人杀了以严肃军纪。
, W2 v! z( ^! L& u8 ~* G$ g: S/ x- Q
4 \+ Z3 r2 j) i8 n7 J. Q 让人感叹的是,左雄不仅有识人的眼光,也有自省的意识。他在听了周举的那番话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十分高兴。他表示:从前自己曾经做过冯直父亲的部属,又和冯直是好朋友,所以才举荐了他;如今你周举因此而弹劾我,让我意识到了其中的错误。左雄为什么会高兴?一定是因为他举荐的周举委实对朝廷忠心耿耿,处理人和事更多的是出于公心,而非个人情感,他看人没有看走眼。因为左雄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和做法,也让朝廷内外的人们对他更加敬重了。
8 k6 k. a8 S# E; b5 g" P. X* J R" N
看到这里,我们是否能感到,这则故事中的周举固然值得我们尊重,那左雄是不是也有值得让人称道的地方?
* A( B! H( j1 Z! L& e% g& T- V
; C, \& \6 S- v(来源:《前线理论圈》)0 a) a2 i) {8 Y0 Q% G
8 o! y+ f7 N1 h* O5 `/ E
, v) w9 y: n/ y7 W3 x, g: Y6 M- p5 W; n4 a2 \' d
+ w) x7 O9 t4 @9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