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金盾 于 2022-4-10 00:15 编辑 # I, x, \9 E; w. S' X
& G5 Q5 f0 N3 D0 v
朔州小吃—— 怀仁羊杂割(转载/网络) ; l/ Q" L: i# J5 n
朔州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山西气候区划方案,属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 ?0 P9 Q4 W$ I
朔州特色美食有:莜面窝窝、莜面鱼鱼、莜面(或荞面)疙陀儿、莜面炖炖、莜面饺饺、豆面河捞、粉汤(或粉杂)、粉面饺饺、凉粉、面皮、山西饺子、桃儿、华鱼吉兔、过油肉土豆片。
; g9 y$ |* h5 z$ U5 }& T 简介:羊杂割,为山西的一种地方小吃。据传,山西人吃杂割始于元朝,杂割一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赐。羊杂最开始是怀仁的名吃,在雁北一带小有名气。过去怀仁和内蒙人吃羊肉的习惯不一样,内蒙人只吃肉,而怀仁人却在羊下水上做了一些文章,创造了一种美食叫“羊杂”。把羊的心,肺、肝、肠、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盐、大蒜、葱、姜等作料,加上一些煮肉汤,做成“羊杂”,加上粉条一起吃。现在发展成为山西地方美食。 历史文化: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路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诊治痊愈,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吃,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 做法:羊杂割在山西不同地区叫法不同,吃法也有不同。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南路杂割(曲沃)讲求水熬煮,原汁原汤,汤色乳白,其味醇香。制法大致是清洗、熬煮、切配、对汤四步程序,工艺精细;中路(太原)杂割料全,熬煮、对汤时均加了葱、姜、香菜澄,还有的加粉条、豆腐,另有一番风味;北路(大同)杂割的吃法和制法均显得粗犷,大锅置火上,连汤带料一锅烩煮,随食随留,不拘形式。 “金盾”陆续为您推出地方特色的名食小吃 —— 约您走进山西,游遍古迹,驻足名吃,品味山西 —— ) E3 U# V2 n8 p* L3 H g+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