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为转业安置的领域专家,“涛哥讲军转”对于转业工作的理解和讲述可以说向来客观精准,本文部分素材引用自涛哥,在此表示感谢。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转干部对于地方政府的作用与影响较上世纪已有了极大变化,而伴随着这些变化,转业安置的方式近些年也在不断的探索与改革中,其中风向的变化与安置直通车的试点扩大,值得大家关注。
首先来看看风向的变化,2017年,转业人数非常多的一个年份,那年6月9日,军报旗下的公众号发表了一篇署名评论文章,其中提出:
“地方政府的安置能力不是无限度的。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务员知识能力素质较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对官员和政府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和严格。客观来讲,并不是每一名军队转业干部都能适合政府部门重要岗位的需求,也不是每一位个体较高期望都能得到百分百的满足,而‘铁饭碗’的认知更是不符合时代”。
这是对事实的阐述,也是对部分较高幻想的戳破,更是代表着时代潮流下发展的方向。
在上个世纪尤其是建国初期,军转干部普遍能力素质较地方人员更高,因此是各地政府的香饽饽,军转干部曾一度是公务员队伍中高能力高素质的一批人。
但现如今随着社会分工愈发细化,民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大多为本科学历,前半生在部队工作的干部,在地方任职的竞争力较上世纪是明显下降的。
尤其对重要岗位来说,能够走招聘从社会人才中百里挑一,能够走选调从双一流硕博中优中选优,那用人单位自然不会更倾向于从军转干部中挑选。
因此对于绝大部分能力普通的退役干部,国家部委、省直机关等重要部门和岗位,其实并不适合。
权重,钱多,事少,要求低的岗位并不存在,未来不断探索的方向,就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尽可能的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平衡好个体期望与地方政府安置能力之间的矛盾。
太师对于未来安置方式的总结为:“四个优先”+“安置直通车”。四个优先不必多说,在退役军人保障法中非常明确,背后体现的是多劳多得的补偿或者说奖励属性。
而作为探索创新模式的安置直通车,未来也可能会成为探索人岗相适的重要安置方式之一。
那么前期有关地区探索尝试的安置直通车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一是重点对象直接安置。荣立高级别军功的干部,和大部分人不涉及...
二是专业人员对口安置。例如维稳、特勤、等专业的军转干部,可根据本人意愿按“特岗选拔”的方式直接对口安置到公安相应岗位;政法、外语、信息化、财务审计、文艺、卫生等专业的军转干部,也可以通过一定办法对口安置到相应专业领域部门。
三是特殊专业人才选调安置。对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军转干部,可优先选调到对口高校予以安置。(基本得博士以上?)
四是部省属单位优选安置。国税、海关、国安等系统可不受本地区现有安置办法限制,经单位面试、体检、政审等合格后直接接收。
总结一下,就是通过直通车这种方式,尽可能的将专业的人安排到专业的领域,加强人才使用效益,这对于有着一技之长的干部(例如医疗、财务)是好事,对于愿意发挥优势吃苦耐劳的干部也是好事(公安),对于高学历科研人才也有益处,但对于期望通过转业逆风翻盘,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来说,并无帮助...
因此,在安置方式不断完善,创新模式不断探索的安置新形势下,如何认清定位与实力,做好预期管理与前期准备,将是未来每一位准备转业的干部都需要做好的功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