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6|回复: 16

【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10 莺莺塔下诉情肠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6-10 0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本帖最后由 金盾 于 2022-6-17 19:09 编辑 7 P# q  q3 \9 j% }1 Q* {

+ @) G) I0 _/ h1 H1 }4 {
2 Y6 q( R: i* p4 i9 R  l) 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编语:山西文化,又称“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山西,便会想到老陈醋、煤炭、汾酒等,即使从未去过山西,这些代名词也是人们对山西的固定印象。但能否将这些有印记的名词付诸文化,加以创造,让文化的内涵涵盖名词本身,如此,带有特色文化的名词创造成具有山西特色文化的文创产品,既能够传承山西厚重的文化,又能在一成不变的固定印象中加深文化印记,让更多的人民了解山西的文化、喜爱山西的文化。从今天开始,山西军转版陆续为各位转友呈现【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山西文化系列文章,以便于大家驻足山西军转,了解山西文化,品读山西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
( e6 S8 P: d: K" K5 N% m4 |2 d, k
+ x" o$ S' e1 |-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n8 h& W' o' I, Z# @5 p
【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
莺 莺 塔 下 诉 情 肠
图/文/山西文旅网
3 i# d; N& Q5 V. k8 F; ?

一段桃色故事就发生在永济的那座黄土山上,小山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峨眉塬”,塬上有座普救寺,寺里有座莺莺塔。这个莺莺就是《西厢记》里的莺莺小姐,她和一个多情书生在佛堂偶遇,四目相向,就擦出了火花。


5 J$ F# W: j' I% B/ L' T$ I* h9 x1 E+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女性的身材,我接受的是当下的审美观,瘦点好看。那天去普救寺,第一眼看到莺莺塔,我就想,如此轻盈秀气,多像莺莺啊。想象中的莺莺就是这样的骨感美人。/ t4 n! J- K" q/ n. W3 x

秋阳那时正柔和地照耀着峨眉塬。上山要走很陡很长的台阶。台阶两边作为护栏的铁索上挂满了连心锁。《西厢记》虽说是个桃色故事,可是颜色很正,绯红绯红,是春天桃树枝上蹦出来的第一排花骨朵儿。大家都欣赏这份桃色,喜欢这个故事。好的爱情故事,一定要有磨难曲折,有聚合离散,并在一个花好月圆之夜,终成眷属。《西厢记》正好具备了这些时尚元素。恋爱中的男女,因此愿意到这儿来祈福。爱情召唤着他们,他们向上的步伐踊跃而轻快。我在攀爬时有点气喘了,啊,我不是恋爱中的犀牛。

寺庙在过去是兼有旅馆功能的。事情就是这么巧,莺莺和张生在同一时间成了同一处寺庙的房客。一座大雄宝殿,西侧住了个才子,东侧住了个佳人,这样一种颇为暧昧的居住格局,再配上庙中的梨花杏树、粉墙漏窗,就注定要发生什么事了。结果是这件事发生了,而且发生得曲折缠绵,赚人眼泪。

作为公共场所,寺庙是一块很奇怪的地盘:世俗统治者退守到山门之外,将这里的管辖交给神权;可是佛是多么智慧与圆润,他们知道如何行使职权。佛笑眯眯地看着张生和莺莺这对青春男女在莲花座下私订终身,甚至可以说,一出“西厢”,正是在佛的默许与容忍下发生的。寺庙的神灵谱系中,最重要的佛,哪个不是慈眉善目,爱意盈盈?佛以这种人道主义的亲切姿态,赢取了人心。佛的这种放任,也让这场权力的移交变成权力的流失。

在秩序缺失的地方,自由意识一定会像野草蓬勃生长。

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是对一簇野草自由恋爱史的记录。

《清明上河图》上有条濒临汴河的街道,在街上进进出出的人物,他们的社会身份,不一定比在寺庙中出入的人群更复杂。佛寺是古代重要的社交场所,特殊的身份,特殊的心情,会在寺庙现身,却不会到街市茶楼里去诉说。因为世俗秩序的缺席,被红墙围住的庙宇呈现出某种迷人而可贵的自由氛围。在标榜看破红尘的处所,人的凡心反而更其勃大。我不准备讲述发生在深山古寺里的政治阴谋和暗杀事件,还是说说莺莺,说说张生,说说和情欲相关的事吧。在寺庙里,偷窥事件、越轨事件不时发生。香艳的传闻像花粉钻入人的肌肤,让人不由自主地搔痒。在佛的鼓舞下,人的头抬高了,脖子灵活地转动,目光流盼出少有的火辣。借助肢体的自由转动,张生惊鸿一瞥莺莺的美丽。绝色佳人一道眼波横,男人的爱恋为什么不可以泛滥呢?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是莺莺送给张生的情诗。张生在青春痘的指引下(他不会没有吧?)读懂了情诗。哈哈,这个书生要准备爬墙了。和情人幽会是很风流的事,可是必须翻爬墙头就有点那个了。翻墙,是很没文化的动作,不单如此,还很不雅观,很费力气,很不光彩。一趟墙头翻过去,可以预知,这位文弱书生的长衫会弄脏,手臂会划破,鼻尖将沾上泥巴,总之是狼狈相。在情人的眼里,他当然是“玉人”,可是联想到他刚刚完成的这套动作,不带偏见地说,这应当是块染了尘土的“玉”啊。只是因为张生最终获得了爱情,他的翻墙行为才显得有趣和划算。

张生爬墙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寺庙里的空气,氧含量并不高。是有限的放任,是短程的自由。禁锢着你,限制着你,打击着你,挫伤挫败着你的墙冷硬地矗立在你的面前,尽管这墙被刷得雪白。墙就是制度,秩序,就是束缚你的力量。在墙的那一面,是你追慕的生活,你要获得,好啊,就请爬墙吧——你只能以一个越轨者的角色,用放弃体面和自尊的代价,换来爱人的温柔一抱。

张生有句唱词:“呀,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可以推断他要逾越的墙头很高。

这似乎和我的实际观察有误。普救寺确有一个景点叫“张生跳墙”。站在那堵墙前,怎么看也觉得墙头不高,谁都可以来这儿试试自己的幸福指数。怎么会这样呢?是《西厢记》夸大了张生作案的难度(也即夸大了正统制度的强大),还是寺庙利用这截矮墙美化他们在这段爱情佳话中的撮合作用呢?

在我将要离开这座寺庙前,我拿起一块石头,在一块更大的石头上敲了几下,立刻就有几下回音从莺莺塔那儿传来。大家都说像青蛙叫。我摇头,我觉得不像,传回来的也就是声音而已。我敲石头的地方也是一景,叫“普救蟾声”。

  J$ G2 A! O. B' K5 c+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C3 S# Q7 T! G% V# R
2022年06月10日
山西军转版欢迎您
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

评分

参与人数 6经验 +150 津贴 +200 收起 理由
黄埔二期 + 1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小太阳67 + 6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秋日诗语 + 20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自由星辰 + 20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沈阳第二故乡 + 50 + 5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文士贝 + 50 + 5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6-10 05: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跟着金版了解山西的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3210

发表于 2022-6-10 05: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是莺莺送给张生的情诗。拜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07: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一段桃色故事就发生在永济的那座黄土山上,小山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峨眉塬”,塬上有座普救寺,寺里有座莺莺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775

发表于 2022-6-10 07: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是莺莺送给张生的情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6-10 09: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这塔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6-10 10: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是莺莺送给张生的情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2145

发表于 2022-6-10 11: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这个莺莺就是《西厢记》里的莺莺小姐,她和一个多情书生在佛堂偶遇,四目相向,就擦出了火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040

发表于 2022-6-10 12: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很给力,点赞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680

发表于 2022-6-10 13: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6-10 13: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学习了,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5: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0060

发表于 2022-6-10 15: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10 莺莺塔下诉情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10 16:27:31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