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现在中国人好像总是不快乐。学生抱怨作业多,白领抱怨工作累,官员抱怨应酬多,男人抱怨压力大,妇女抱怨家务忙,老人抱怨子女不回家…… 4 S! G. B8 h" x5 F
到底是什么,让中国人满面愁容? 4 ^" w1 L& P/ u" \
01 缺乏信仰
8 J3 o1 [; D) i& ]7 W) S“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今社会,很多人像热锅上的蚂蚁,终日忙忙碌碌,随波逐流。
4 n N7 `2 A/ G0 ]+ e7 W' {/ ]古时候,人们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马云说:“所谓信仰,信是感恩,仰是敬畏。” 5 B7 }' J$ M K
我们每个人的快乐、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观念和态度。没有信仰,人生便失去了方向,也就失去了驾驭快乐手段,导致很多人在幸福中选择了不快乐。 3 a2 s! R: q; |
白岩松在《幸福了吗》里写道: ; y8 X v3 x% `
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炼狱。 信仰让我们学会敬畏,信仰为我们指明方向,它可以是孔孟之礼,亦可以是老庄之道。
5 ?8 J, ~ I" o
" U0 z- s2 z* w6 t( p0 B- X& l02 不懂感恩
; A% y/ j1 \" ^% e0 s现在的年轻人,人人嘴上都挂着一句:“人间不值得。”整个人没有一点生机与活力,而是一个大写的“丧”。有人抱怨付出没回报,有人抱怨没人理解自己。 ( |; }. a( s5 e' I! H% o
可是啊,人生哪有事事如意?
) H8 X% T3 z1 G% I ]抱怨的本质,是逃避现实,是一种不懂感恩的表现。因为不知道感恩,看不见身边的善意,只要自己稍微不如意了,便开始抱怨。 2 x: U6 Q9 M( \0 o
人活这一辈子,谁都不欠谁的,没有人必须对你好。 2 v! w, u3 a7 s) L4 S: D$ x* d
卡耐基说过:“人内心的幸福感,来自对既有生活的随遇而安和感恩知足。”
6 Q: e* Q' ~4 C6 T5 \$ s感恩,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也是一条使人快乐的捷径。学会感恩生活,感恩身边的人,你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 ! p X& g- r- a v0 |, W
6 v, |! X% @5 b7 }
03 容易焦虑
' `3 o/ p) l- m* l% t# C
- k2 D& j; Q2 \/ P( P8 U5 d, J上个世纪,整个中国都处于战乱之中,偌大的中国,连一张安静的书桌都难以安放。 , ]: ^6 l, Y1 v- e
而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同志,常常趁着天刚亮,就拿着一本书,到菜市场旁边去读。任凭那卖菜的吆喝声和讨价还价的争吵声多么刺耳,他都坚持集中注意力读书,以此培养自己的静心和恒心。
. { G8 N$ K" B0 ~' q8 q现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国泰民安。偌大的中国,却再难找到一颗平静的心灵。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 C$ c4 \. F& _' n ' d6 M) [; J$ _8 ?# V
我们总是想得太多,为昨天后悔,为今天忙碌,为明天打算。我们太容易焦虑,焦虑社会不公、焦虑房价太贵、焦虑没钱没权、焦虑物价飙升、焦虑食品安全、焦虑子女教育、焦虑环境污染……似乎总有焦虑不完的事。
6 J* X5 _& t8 }' N1 H3 R2 C' L l4 L可是啊,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不要用今天的烦恼,买明天的快乐。
( J; b9 E0 @/ { L! X1 }7 ?& i与其整天烦恼焦虑,不如无忧无虑,在平凡生活中感受快乐。 7 V/ G) ^; |7 E" u$ E0 G5 Y+ r2 w
2 [ ~" n6 }3 W
04 喜欢攀比0 E# t( l% k( d
& n- o, y- H( s/ L' u老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 O6 ~ Z) P1 M+ i
中国人的一生似乎都用来攀比。孩子从小就被拿来和“别人家孩子”比较,比成绩、比特长;青年时代就开始比工作、比工资;中年人喜欢比车、比房、比家产;老了身无一物,又回到最初的比孩子……
X% j5 r, P) e9 G/ W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攀比是不会有尽头的,生活是自己的,自己开心快乐才是最实在的。 2 o6 N4 h2 U* C0 u
毕竟,当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时,快乐就要远离我们了。
# t. d1 c- B: d, b2 {05 不善给予
- x4 T) @" i% C* H( U- b/ n" R2 M. W
3 S( V$ j. M, F5 G ~2 r: a' O宋代张商英曾说:“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意思是没有比帮助他人更快乐的,没有比贪得无厌更痛苦的。
( i! `( r; T+ } ^/ r# }中国人有一大缺点,就是爱贪小便宜。试吃的商品拼命吃,免费的赠品拼命拿,成天惦记着从别人身上捞油水,却吝啬付出一点小恩小惠。 ! a+ d' c5 k$ S+ i, \; n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乐善好施从来都不是慈善家的专利。帮助别人,亦是在成就自己。
! a9 V: Q/ Y2 }; F姚明曾坦言他对公益事业的态度: : X3 z( _7 b) A" n* L8 y( E* k
“我做公益、做慈善的最终目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净化自己,使自己升华,到最后,得到帮助的是我自己,让我感觉到我对这个社会有用。”
% k- r, W# T$ Y$ J* ? z2 H% \/ F- [, x9 Z- \5 S1 v; ]: r
06 内心封闭; s9 N: ~8 W, u! O N8 C
7 ~% l% U; T' X" h. Y早在1979年,美国作家阿兰·布鲁姆,就写过一本书——《美国人心灵的封闭》。
# o' R) _9 b5 {7 Q$ g& x* _书中说到,美国人的心灵都关闭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年美国青年人没有了远大的理想,只是热衷于眼前繁华的物质世界,疲于奔命于琐碎的日常生活。
9 d& Z ~0 M n0 ^: B美好纯净的内心,是当今社会真正的奢侈品。
( ]5 {4 Z8 K% r' L! _: Z正如白岩松所说: 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 , y: ]$ y `' W8 ~( K7 p6 t
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现在不太敢说“忙”。 : Q9 \* ?! E# h4 f! D
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8 S0 N" F/ v: M" W, }
1 B+ P6 `+ w" T7 ]
" N* \7 u4 ]7 N; ]& R0 r C你为什么总是不高兴?不是快乐太难,是学会知足不简单! ' ^: T$ ^, U6 a) r h
人活着,开心就好!莫在意钱多钱少,老了以后,谁在乎你是乞丐还是富豪。 ) B0 V+ C& F& {
人活着,看淡就好!莫计较权大权小,老了以后,谁在乎你头顶几尺官帽。
! B/ l! H0 x; W8 e- _4 i5 P人呐,活着就好!
3 z- r1 f0 ^* ~" D+ S有饭可吃,有觉可睡,有衣可穿,有山可爬,有水可喝,有书可看,有事可做,有路可走,有人可伴就是最好!
+ E- F& Z3 e) J; S$ Q.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