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金盾 于 2022-7-12 15:07 编辑 - L* ]" ^+ H2 V% K+ b3 a
, K, m. ]7 i5 o
. ^# [8 f L' h 编语:山西文化,又称“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到山西,便会想到老陈醋、煤炭、汾酒等,即使从未去过山西,这些代名词也是人们对山西的固定印象。但能否将这些有印记的名词付诸文化,加以创造,让文化的内涵涵盖名词本身,如此,带有特色文化的名词创造成具有山西特色文化的文创产品,既能够传承山西厚重的文化,又能在一成不变的固定印象中加深文化印记,让更多的人民了解山西的文化、喜爱山西的文化。从今天开始,山西军转版陆续为各位转友呈现【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山西文化系列文章,以便于大家驻足山西军转,了解山西文化,品读山西五千年丰厚的文化底蕴。
/ W+ ~+ N% e3 s+ J
' @# i! d4 _1 H f/ ~: Z9 o9 O- X【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 应 县 木 塔 图/文/山西省政府办公厅
: @7 ^6 W- Z4 i7 L' r, T: j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应县木塔位于山西朔州应县,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是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也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 应县木塔建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塔高约底层直径的2.2倍,比例相当敦厚,使得木塔高峻而又不失凝重,将应县木塔稳当当地坐落在大地上。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历经千年风雨地震而岿然挺立。 塔内曾经发现极为珍贵的辽代文物,其中以经卷较多,有手抄本,有辽代木版印刷本,有的经卷长达30多米,实属国内罕见,尤其是辽刻彩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上的空白。这些文物为研究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木塔内供奉着两颗全世界佛教界尊崇的圣物——佛牙舍利,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 分景点 佛牙舍利:在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供奉着两颗为全世界佛教界尊宗的圣物佛牙舍利,它盛装在两座七宝供奉的银廓里,经考证确认为是释迦牟尼灵牙遗骨。 公元前486年(对佛灭年代有公元前489、 487、486、484、483、482、478、477诸说),释迦牟尼涅盘,享年80岁,佛灭度后,共留下七颗佛牙舍利。 麻燕:每到秋季,木塔周围飞舞着成千上万只麻燕,景致十分壮观,仿佛引人步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里。其实,这麻燕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相传、百鸟群里,玉皇大帝最喜欢麻燕。最后麻燕因偷吃酒菜被斩了爪,起飞时必须向前一跌才能飞起来,因此,只得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以后麻燕子子孙孙多了,窝里住不下,也只能分别住到其他高大的建筑物上。 莲花台下八力士:木塔底层大门对面有一尊高大的如来像,坐在一个巨大的莲花台上。这个莲花台被八个力士扛着,个个力举千钧,形象生动逼真。这八个力士本是驻守八个方向的护法天神,乘如来古佛外出讲经说法之机,汇聚一处,私下凡尘。他们八个下了凡间,排山倒海。本来天下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棋子一样,所以有“星罗棋布”一说。 灵芝草:木塔第六层的莲花顶周围长着一圈灵芝草,而且一年四季葱郁旺盛。传说慧能大师应梦把灵芝草采回宝宫禅寺,栽在木塔第六层顶的莲花座上。从此,这灵芝草年年旺盛,四季常青。应州大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为了纪念慧能大师的这一功德,由名画家给他绘了一张图。 这图叫“采药图”,原来藏在第四层佛像腹内。现在保存在应县文物管理所。 景区地址:山西应县金城镇辽代文化城 最佳旅游时间 :4月—10月 开放时间: 7:00—18:00 交通信息:1.距离大同约75公里,沿大运高速向朔州方向行驶,在应县出口下高速,沿途有标志牌可到达景区。 2.应县长途汽车站-市内公交-木塔景区 2022年07月08日 山西军转版欢迎您 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