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锋芒毕露,得理不饶人。
4 F$ P; R, E- c8 F( b! H3 W
经历得多了,吃过的米和盐也多了。
8 n) P+ _9 n' u
才渐渐懂得,说话、办事、为人,都要有尺有度。
( k+ M# T7 M8 a4 Y
真正成熟的人,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待人留路。
+ v3 ^6 A. \2 ]! w) V4 {% N
为人处世的艺术,就在这方寸之间。
; `" ?/ A: T2 X; q9 N! m0 s/ {
1
话留德
& }) F! w( S. {
曾国藩讲:“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
8 F3 w' S3 C; X0 A5 G% f8 V" p
口德不仅关系一个人情商的高低,还关乎人生的祸福。
5 B) e: \3 C# z, T
人这一辈子,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口业”。
* s+ X# m2 V' f2 \. R+ @
很多人,缺德事未必天天做,难听的话、伤人的话却能脱口而出。
2 m+ k6 G, L; g! M3 C ~1 W
日积月累,福报都从这张嘴里跑光了。
' i1 E6 B+ y* r2 o
一个人的福气好不好,从他有没有口德就看得出来。
2 {" [7 E0 u, D: o% p3 U0 N3 F
管不住嘴,是因为心里有妄念,由着妄念说话。
1 o* e) s) k K3 }7 a; o' [
只图自己痛快而不顾别人的感受,迟早会因失语于人而殃及己身。
_) F Y! B7 Q: L
说出口的每一句恶言,迟早都会变成回头的箭,反过来射伤我们自己。
1 e3 S$ y) H, _$ W
尤其是亲人朋友之间,言语的杀伤力,可能是翻倍的。
; C! b9 n. e1 b
无论你是有心伤人,还是无心之失,都不被天道所容。
( x6 k" |' m( p6 [0 v- W7 G/ H
要少说甚至不说伤害人的话,多说暖人心窝、对人有益的话。
9 g% i3 N8 v: J
让自己的态度温和些,让自己的脾气顺畅些,让自己的为人低调些,让自己的言语好听些。
4 ]* I+ U; M( Y
不评价别人的长短,不讥笑别人的错漏,不揭发别人的隐私。
8 `: A/ d G! V2 |
嘴上要留德,不要尖酸刻薄,这样子才能留住福报。
1 j1 B$ d+ z( n
8 j, ]6 T2 o* o+ T* E2 E* d
0 O: v8 y, r& _) d% b
2
事留心
: \' v( P+ q' n; J. M8 Z
有句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 l P! d! A6 l0 G0 V5 h
有些事并不复杂,关键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
7 e- {6 t" F' G. d! w& a
1949年,19岁的袁隆平高中毕业,家人建议他选个离家近的好专业。
% g% K* h( X! O9 G; X- Y
他却报考了西南农学院,下定决心要去“当农民”。
- v) ?& d1 ^2 B- I" a
家里人都不理解,辛辛苦苦供出个大学生,就是为了回家种地的吗?
' A4 n6 v/ n+ n2 w# M3 F% s
袁隆平却说:“吃饭是头等大事。”
3 J( {1 \' K" w. e+ ]$ t
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 Q6 D* m+ s4 m5 g$ X
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2 ?* [* z% m- d
后来,有记者专访袁隆平院士,问他科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 q6 G3 Q; S+ c) Z
袁隆平院士回答: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无论它是大还是小,都用心去做。
L* R- x8 D6 a* Y! t
袁老的一生,只用心做好一件事:让更多人吃饱饭。
# B/ e* T4 S+ ~: e, i, H! ~' L& H
无论做任何事,认真或不认真,得到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
v9 Z R5 j3 x( i0 A5 d
你的每一次敷衍、每一次马虎,看似只是对事情不负责,其实都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
4 j% t) g2 y: c1 |1 y X9 e
成功之路,从来就没有捷径。
6 a+ z( I i5 G0 s% g3 |: J
唯有潜下心来,专注去做,方能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 o# n0 S0 p' D% P& S- X& e* W
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生活自然不会亏待你。
$ n4 t" A6 ^% i" L4 I$ H
0 l0 z2 y- q- @4 \# v- J9 P
. `/ K7 D9 X2 @/ ?5 J1 O+ b
3
人留路
" Q! n. q4 [( T- Y, i. q( M p
《菜根谭》有言:“路经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处,减三分让人尝。”
5 Y/ }0 A3 A9 K5 n3 \
人活一世,起落沉浮都是人生常态。
9 @ t" j9 Y- U. o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想要在世上立足,就要尽自己所能,广结善缘。
0 N: @0 ] t! \* B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崇尚老庄无为思想,以打铁为生,自食其力。
* J: c6 F. L. `( Y
他的朋友山涛却而不能了解他的志向,竟然向当时的执政者引荐嵇康做官。
1 \& ]' C& F! F- l
嵇康一怒之下,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涛分道扬镳。
2 S% p7 S' M' y& a
如此不识抬举的行为,惹怒了当时的朝廷,下令将嵇康赐死。
/ o9 C, ]+ |- W& M# }" T# w r% T8 \
嵇康母亲和妻子均已过世,膝下幼子无人抚育。
7 O5 k: ~. |, z3 b6 b4 ^, M, y
好在山涛重情重义,把嵇康的儿子抚养长大。
0 x7 z, V0 M- k* n$ j' i8 e
做人别太绝,冤家宜解不宜结。
# A6 [) e9 j2 _- ]9 C7 I
得饶人处且饶人,才能避免惹祸上身。
4 D' P/ j" k* ?, `$ [
兔子急了还咬人,把人逼到绝路,只会落得两败俱伤。
: F( a" e( c. i4 I$ @+ `
很多时候,饶人只须一条路,伤人只须一堵墙。
; D) d0 M" S3 `+ y( {" g
朋友多了路好走,树敌太多,路只会越走越窄。
6 R; u$ Y% z, s
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给别人让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 m9 k: w4 L# Y9 l( q2 g
8 Y/ {: [* a3 f
/ {( N# |; T& F! {1 |4 X)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