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96|回复: 4

晋惠帝司马衷:出了名的呆傻皇帝,实际上也不见得有那么不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9 0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在我国历史上,因为政绩卓著而青史留名的皇帝大有人在;因为骁勇善战而声名远播的帝王也是屡见不鲜。然而在西晋时期,有这么一个皇帝他就比较神奇,他的出名并不是因为他有值得让人赞誉的政绩,也不是因为他为后人创造了什么不朽的神奇,他仅仅是靠着他“愚昧痴呆”的本性而千古留名,他就是晋惠帝司马衷。, X/ }- G9 X9 _1 N: u

' A+ O; B2 S  Z; x) p司马衷在位17年毫无政绩可言,但是“贾南风干政”、“八王之乱”这些史上知名的乱政事件却都是发生在他在位时期,这也是最后让西晋王朝走向灭亡的直接导火索。在我们后人看来,都会将这样的结果和司马衷的愚昧无知联系起来。0 m" U( \9 S9 h

; z, J; b4 n6 O0 J1 D0 k- k; |  ]
; y# i. ^" |9 ?" {% \! N7 k
4 X3 s5 I9 U- f- l; G" b- g# D那么司马衷的愚昧无知到底到了什么地步呢?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诟病?我们通过历史上两个故事可以大致了解一下。3 B- g) D7 k6 I- }" w6 R- m+ K

* k$ a- y$ v8 d- M  q0 n“根据《晋书·惠帝纪》载: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3 K) f; E1 I9 S# X, }5 J# ?2 E( R, W6 L% c6 T2 u2 k
在司马衷执政时期,有一年闹灾荒,天下老百姓缺衣少食,食不果腹到处都有饿死的人的现象。朝堂上的朝臣也紧急地将这件事情报告给司马衷,而此时的司马衷给出的回复也是让人大跌眼镜:“既然大家没有饭吃,那他们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7 L1 c7 p) _# L- c
8 Z* ^( a1 @; ^2 [. W' R8 n( O% i从表面上看,这位帝王确实是愚昧无知到了极点。然而小编在这里想说的是,虽然他是一个已经年过而立之年的成人,但是作为一个根红苗正的皇二代,一个一直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孩子,从没受过冷从没挨过饿,连宫门可能都有没出过的人,他怎么会体会到民间的疾苦?怎么会知道此时外部生存环境的恶劣?可能在他的心目中天下人的生活环境和他所处的环境应该保持一致才对。
  J9 Z0 y' K+ \- i7 m2 Z. G
; h% O5 M' w6 R# V9 [( k1 `5 c+ M1 }; L

: k0 [; u: {- u虽然在当时的场景下,说出如此荒唐的话语让人啼笑皆非,但是如果从他本人的角度来讲,可能也并不一定能够跟愚昧和白痴挂上钩,他只是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只是将心中最原始的想法说出来了而已。
- {" H9 j/ Q, Y( q  r
3 x4 E0 w$ E0 C" c1 ]7 `先不说在千年前的西晋,即使是我们现代的社会中,年过而立甚至已过不惑之年,思想幼稚信息闭塞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都是大有人在,何况一个在封建统治时期养尊处优中成长起来的皇二代呢?: d; P2 N  G, }1 }. T' D( y

6 K- Z# W( e; E( R, q8 Y司马衷的愚昧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在一次他的老师李憙给他上讲课的时候,讲到讲《孟子·公孙》里的一段:人君要明辨是非,公私分明,从而使政令通达。政治清明……。这个时候的屋外下着小雨,正处夏季,路边的草丛中,有青蛙在叫,司马衷就问老师“此鸣者为官乎,私乎?”
" k0 M+ ?9 _- J
- x# [% R% c; m0 }  f这个时候众人都是表现得面面相觑沉默不语,而心中早已在叹息眼前这个人的智商实在太低。只有旁边的随从见此尴尬的场面出来打圆场和稀泥,说道:“在官家里叫的,就是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私人的”。) Y( z, X- ]1 z' X1 j* L3 I; c

6 V# B) D( l  |4 y3 k- D2 c  f8 V其实这里小编想说的是,按照当时的场景也并不难理解,既然是在上学,起码说明司马衷还处在孩童时期。我们现代人都鼓励孩子要多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多发散性地思考,而当时司马衷这一问题不正是自主思考的最好表现吗?只能说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点,缺少常识罢了。怎么又会跟痴呆挂上钩呢?
* e4 r; M9 P" K4 C# I, ^' W$ h* M+ q/ t0 v( h1 H5 s6 S
看到这里的你,是不是在想小编一直在否认司马衷的愚昧痴呆,是不是觉得是司马衷并非像传说中的那样愚昧无知?
# |8 r0 i: h' c4 F  n, m( Z/ p, O' Q; ^  V- L0 ]7 H

$ d3 P0 o0 Y3 O7 T! B5 f7 U) [- [( P4 i
说实话还真不是,虽然前面有些陈述有些偏三向四,但是那只是就事论事,我的观点认为他司马衷还是不太聪明。他如果聪明也不至于在位17年政绩平平毫无建树可言,还导致了响彻历史的动乱事变在此期间发生;如果聪明也不至于经常说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问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小编在这里只是想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历史上流传的司马衷愚昧的故事的看法罢了。
8 ?% O3 z+ R. m% M3 I) w* `) z0 T8 n/ x+ O7 C( m7 C3 r% s
那么为什么如此愚昧的皇子,当时作为先皇的司马炎还要传位给他呢?
8 i4 Z8 t- Y& b5 h( x
+ W6 r/ j+ t; |" B# V: @其实我们看看司马炎自己的经历也不难发现,其实司马炎在他的父亲司马懿的子嗣当中,不能说是的太子的最佳人选,最后是“立嫡立长”的皇室传统理念帮了他的忙,才得以获得这个来之不易的皇位。
4 Q2 o* L: I' W6 p
8 A. D. j# I1 n5 F; D  }8 q在司马炎称帝以后,对这个“立嫡立长”的皇室传统也是万分推崇。虽然在司马衷之前司马炎也曾经有过一个长子,但是不幸两岁时候就夭折了,那么司马衷就成了活着的孩子当中的长子了。即便在当时册立太子问题上遭到了朝臣们的反对,但是司马炎还是力排众议还是要立这个嫡长子为太子。
1 F+ }$ h& K$ O9 l4 \% x* M- T* ^1 N" e4 c1 k- t
6 t1 p2 {+ c* {' B1 s& Z  b1 F; {
, Q7 M: m/ ^4 Y% ^' O
当然,司马炎也并非没有动摇过另立太子的想法,这其中就要说到杨皇后的功劳了。司马衷能当上太子,也不免有司马衷的母亲杨皇后的加持,杨皇后当时在后宫的地位可谓是无人能及,深得司马炎的宠爱,加上家族势力庞大,也使得司马懿多少有些忌惮。每当杨皇后发现他有动摇的念头,就会在他耳边吹枕头风软硬兼施,先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以“立嫡立长”天经地义这样的组训来敬告司马炎;后来又是各种软磨硬泡,解释司马衷的各种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弥补等措辞来解决司马炎的后顾之忧。4 ^- c# l% z1 C: N: ^* `& s7 S' O

/ A; f% B0 i9 |2 k% ^  X总之,在各方面的因素下,司马衷最终还是顺理成章的获得了皇位。但是可能人们谁也不会想到,这位看似呆傻的皇帝,在位期间没有立下不世之功,却惹来不少骇世之过,导致本来一片大好的西晋王朝走向了没落。
6 x4 u( O3 O+ [# ^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20 收起 理由
南坡居士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成长值: 18940

发表于 2022-9-19 14: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妹子祝朋友星期一开心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19 14: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朋友星期一开心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19 17:07:42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历史人物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1 08: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 t* f- W7 l+ w$ c8 S1 @2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