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50|回复: 20

【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113 闻喜东镇:四千年前的豢龙大泽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9-21 0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1 W. Q2 _  j$ T3 H) \
$ v4 o" E( N6 B3 X. }  X3 G
【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
闻喜东镇:四千年前的豢龙大泽
图/文/山西晚报

- `9 u( u: Q8 P5 S$ U) O5 l
+ |( a7 m. V! @' d) G8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东镇,是山西省闻喜县下辖的一个镇。中国传统地名命名规律,一般是两两相对,比如有“山西”,就会有“山东”;有“湖南”,就会有“湖北”。而在闻喜,并没有与“东镇”对应的“西镇”。因此有学者认为,“东镇”很有可能并不是它的原名。
  那东镇的原名是什么?我们先来看一段《左传》。鲁昭公二十九年(前513年)秋天,晋国发生了“龙见于绛郊”的异事,执掌晋国实际大权的魏献子,就把史官蔡墨叫来“问龙”,蔡墨答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侍帝舜,帝赐姓曰董,曰豢龙氏,封诸鬷川。”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古飂国国君叔安有个儿子可以养龙,舜帝就让他专事驯养龙,赐他姓董,称其为“豢龙氏”,还把鬷川这个地方封给他。既然是董父的封地了,鬷川也顺理成章改称“董泽”了。关于鬷川和董泽在今天什么地方,魏晋时期著名的学者杜预说得很清楚:“闻喜东北有鬷川,即董泽也,舜封董父之国矣。”
  今天的东镇官庄村,有董泽湖。而官庄、仓底、营里村一带,有俗称“白水滩”的地名。这都是古鬷川或古董泽后来逐渐退水干枯后的地质遗留。4000年前的古鬷川,可不是现在出产好藕的碧水荷塘,它是位于闻喜凤凰垣和峨嵋岭之间的带状大湖。董父承担了舜交付的豢龙任务后,必定考察了包括都邑“蒲坂”即今永济在内的多地环境,最后才选中鬷川作为养殖基地。鬷川不仅水面宽阔,周长超过40华里,而且水质纯净甘美,最适合豢龙。因此东镇这地方,古代就有“甘泉谷”或“甘谷口”的称谓。
  北宋中国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闻喜“县东二十里有甘谷口,甘泉出焉”的记述。清人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也说,隋开皇十年(590年),闻喜县治由“绛州柏壁”“移治甘谷”。甘谷口和甘谷,指的都是东镇。
  隋唐两朝,河东府闻喜县治居于东镇长达225年。把县的署衙安排在昔日豢龙的古泽之畔,也应该是那时特别讲求风水的选择。饮龙泉以骋志,干青云而直上,隋唐时期在甘谷执掌闻喜权柄的那几届官吏,不知道他们的官运是不是势如芝麻开花。
  唐代李贺在他的《马诗》中说“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这虽然是书生式的牢骚和感慨,但也饱含着两条十分重要的历史信息:第一,在董父及徒子徒孙之后,古代不再养龙了;第二,到了李贺生活的年代,鬷川之水,也无法养龙了。
  龙在舜及他之后一段较长的时间段,还没有被人们幻化成一言不合就升天的神物,还只是一种只能由一国之君专养的大型水生动物。那时最高统治者养龙的目的,是为了增添其天下独尊的威仪,借以维护其执政地位。自夏朝第14任国君孔甲之后,执国者再无豢龙的记载,后人分析,除了物种原因、气候原因、文化原因外,最重要的可能性是,帝王们均以“真龙天子”自居,什么人还敢吃了熊心豹子胆在水里养条龙?但这种仪轨还是被固化成皇家专有的制度性安排,皇族饲养虎、象、熊、狼、鹰等平民百姓根本没有条件饲养的猛兽猛禽,仍然是为了维持皇家不同庶民的神秘性。
  而鬷川渐无豢龙的水源之利,查查山西地质史就可知道,正是从唐代某个时间段开始,随着峨嵋台地(即闻喜礼元到稷山那块黄土垣)的不断隆起,阻断了今临汾和运城两地之间的连通,汾河才被迫改道,不再从闻喜东镇经川口流过,直去平陆茅津渡,而是掉头向西,改从河津禹门口泻入黄河。
  原来董父豢龙的东镇40里鬷川大泽,其实是古汾河在东镇境内的盘桓和潴留。剧烈的地质变化,让一川汪洋黯然消失。这么说,俗称白水滩里那个“白”字,算是对汤汤白水的永恒惦念。
  古鬷川或古董泽,就这样凝固成东镇官庄村一带的古人类遗址。这处遗址,把闻喜古志书上标着的“董父庙”和“豢龙池”等全部涵盖在内。
  董泽湖之西,有“营里村”,原名“豢龙庄”,村里姓董的人家不少;董泽湖之南,有“仓底村”,原名“董泽里”,村中原有一座建于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的董父庙,并以此形成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始、一直持续到三月十五终、以抬着董父雕像巡街看戏为主要内容的“清明庙会”习俗。但不知何时,大庙毁于战火,庙会习俗也在日寇侵占闻喜时被迫中断,从此不续。
  写到这里可以揣测,东镇既然是董父的封地,那么“东镇”之名,也应由在此豢龙的董父而来。东镇,乃“董镇”或“董泽”之讹也。

' g# U! U0 m6 Z  F7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2年09月21
山西军转版欢迎您
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

评分

参与人数 5经验 +150 津贴 +150 收起 理由
黄埔二期 + 10 + 1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自由星辰 + 20 + 2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2019转岗 + 20 + 2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文士贝 + 50 + 5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沈阳第二故乡 + 50 + 50 谢谢发表精彩内容,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成长值: 13210

发表于 2022-9-21 04: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东镇这地方,古代就有“甘泉谷”或“甘谷口”的称谓。多谢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9-21 05: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3 S7 ~  g0 ?) {9 s
东镇这地方,古代就有“甘泉谷”或“甘谷口”的称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1 06: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四千年前的豢龙大泽,制作精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9-21 07: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9-21 07: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东镇,是山西省闻喜县下辖的一个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1 08: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东镇,是山西省闻喜县下辖的一个镇。中国传统地名命名规律,一般是两两相对,比如有“山西”,就会有“山东”;有“湖南”,就会有“湖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1 08: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谢谢分享!      - `3 _9 L: H  [9 E9 f3 m2 S4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775

发表于 2022-9-21 09: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东镇,是山西省闻喜县下辖的一个镇。中国传统地名命名规律,一般是两两相对,比如有“山西”,就会有“山东”;有“湖南”,就会有“湖北”。而在闻喜,并没有与“东镇”对应的“西镇”。因此有学者认为,“东镇”很有可能并不是它的原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0060

发表于 2022-9-21 09:45:09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相约山西军转 品读三晋文化】113 闻喜东镇:四千年前的豢龙大泽。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9-21 10: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东镇这地方,古代就有“甘泉谷”或“甘谷口”的称谓。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040

发表于 2022-9-21 11: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很给力,点赞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2145

发表于 2022-9-21 11: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东镇,是山西省闻喜县下辖的一个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790

发表于 2022-9-21 15: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四千年前,豢龙大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21 16:28:08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680

发表于 2022-9-21 19: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0 块津贴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5240

发表于 2022-9-21 19: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镇这地方,古代就有“甘泉谷”或“甘谷口”的称谓。多谢介绍!
% Y+ r; M5 A) z$ j( e+ {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津贴 +10 收起 理由
金盾 + 10 + 1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