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从夏朝初始,周就一直是位于夏王朝西部的一个重要方国。通过几代人的迁徙和发展,大致到了商王武丁时期,周就已发展成为殷商西部的一个大邦国。到了商纣王时期,周在文王姬昌的带领下,先是集中力量“北逐猃狁,西攘混夷”,将位于西北部的戎夷部落击败并驱逐出边境。在巩固了后方后又继续向东发展,灭掉了亲商的崇国,将都城由岐周迁到丰邑。至此,关中平原已全部为周所有。这个日益强大的周已经彻底发展成为商王朝的一大对抗力量。 然而与西周的蒸蒸日上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商王朝的江河日下,内忧外患。面对日益强大且雄踞一方的西周,商王纣决定要打压其发展,于是便找借口传召姬昌,在姬昌应召而来后乘机将其囚禁在羑里。 商王朝到商王纣在位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奴隶逃亡,贵族内部对立。再加上商王纣本人统治残暴贪婪,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大肆搜刮,“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又滥施酷刑,肆意屠杀臣民。制炮烙之刑,对比干施以挖心酷刑等。这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导致民变四起,各地诸侯纷纷叛离。与此同时,周边的各部落也乘机内侵。 面对如此内忧外患的局面,也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和人们的视线,商王纣决定对周边各部用兵。他先是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对内侵的西北各部展开进攻,然而正如春秋椒举所说:“商纣为黎蒐,东夷叛之”。随着商王纣将兵力集中于西北,东南方面兵力空虚,因此又引起了东夷各部落的叛离。而这次东夷的叛乱,也成为了商王纣释放周文王出羑里的决定性原因。因为商王纣要举全商之力对付东夷,为了稳定大后方,避免出现更大的叛乱,所以他需要安抚西周,从而选择释放周文王。 商王纣虽然最后平定了东夷的叛乱,但也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连年的征战给商王朝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穷兵黩武的结果,是商王纣的自取灭亡。 关于商王纣选择释放姬昌的原因,有些记载是因为受了散宜进贡的奇珍异宝和美女,使得纣龙心大悦,于是便答应释放姬昌归周。然而,真正促使商纣选择释放姬昌的原因,应是其要出兵东夷,为了安抚西周不得不为之的缘故。 那么商王纣为何不直接像其先辈文丁选择杀季历一般直接杀死周文王,而且将其囚禁在羑里呢?首先,此时西周的国力已经远非季历时期可比,但商王朝的内外忧患却更加严重,以致商王纣投鼠忌器,不敢像文丁一般直接杀死西周的首领,而只能选择退一步将其囚禁起来。 其次便是当时周人的势力范围虽广,甚至被后人认为已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境地,但根据周原所出的祭祀文武帝乙和成汤的卜词,以及求佑于太甲告周方伯和殷王来田猎等的记录,表明西周在当时仍然在表面上保持着臣服于商王朝的关系,因而商王纣也不想激怒周人,担忧一旦杀害周文王会直接导致西周反叛,使本就外患不断商王朝再起兵端。 于是当东夷反叛,商王纣需要举全国之力进行征讨时,为了稳定大后方,加上西周的示弱讨好,商王纣便将周文王从羑里释放归周了
$ L; ~! x( X: f9 K1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