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是1981年12份入伍的兵,转业到地方工作已18个年头了,离开部队司务长岗位也32个年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近些年来每当我被工作或生活中纷繁的杂事缠绕得身心疲惫、精疲力竭时,睡梦中常常会被当司务长期间因购粮,心急火燎要车、借钱而急醒。当年我担任司务长遇到的难处有三点:一是赶上了1985年部队百万大裁军,部队有几个干部岗位改为战士担任,司务长岗位就是其中之一。我北京军区教导大队司务长队刚毕业,正赶上裁减干部之列——不予提干。我担任司务长(战士职务)位卑言轻,加上自己是农村出来的没有见识,工作开展有些“压不住阵角”。二是连队有点“散”。连队主管有能力,没事业心,战士如同一盘散沙。部队住址比较偏僻,离城镇有点远,战士溜号外出的多,连队唯一交通工具自行车,除了炊事员买菜外,就没闲着的时候。连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也受到一定影响。战士出公差都争着抢着去,出去了就不听招呼了,到10公里外的城镇里购粮,粮食单据开好了,装车时公差找不到了。有时购粮、购煤回来了,建制班里派不出公差来,还得炊事员上。三是野战部队条件有限。上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的是供给制,购粮、用煤都有指标限制。购粮、购煤都得到城镇去买,最恼头的是用车和借钱。用车得到团机关楼运输股申请派出单,派出单还得找团首长签字,签完字后还得到汽车连带车。当时通讯不发达,尽管连队和团机关、汽车连都在一个营区,但都得靠步行来协调,一上午要干完这些活,得跟时间赛跑,否则事情办不完,中午还赶不回连队吃饭。更要紧的是团里严格控制车辆外出,一个是经费紧张,另一个是怕出事,大多时候要车是几个连队拼车,有时候就是没车可出。再一个是借钱难。团财务股按连队每月核报的伙食费借给钱。连队伙食费超支或者连队个人借条多的,那借钱就受到严格控制。更主要的是团财务股有时候经费也周转不开,司务长借不到钱的事时有发生。连队购一次粮得提前几天筹备:现金、粮票、面袋、麻袋、公差等事项。一个连队小百拾号人,不可一日无粮,无粮着急上火的是司务长。司务长“官不大”事不少。管食堂和炊事班人员,管养猪种菜,管营产营具,管干部战士被服和工资、津贴发放……总之,吃喝拉撒的事都得管。年轻时年富力强、精力旺盛,能吃、能喝、能睡,没留下什么后遗症。这些年每当身心劳累的事时,睡梦中老为当司务长购粮的这点事急醒,估计是脑海里落下了深深的烙印和身体零件老化的原因。当个称职合格的司务长也不容易。后来上级把连队的主官进行了调整,连队的风气大有好转,我的工作也得心应手了许多。在挫折中觉醒;在得失中长心。工作中我大胆创新利用营区西侧荒草遍野、荆棘丛生的山岗地尝试着养羊,两年时间由伊始的三头山羊繁殖成十余头——“拖儿带女”成了群,是全团唯一养羊的连队;连队自养了两头母猪,源源不断解决了仔猪供应和成猪的出栏率。我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在中、晚秋吃连队自产的白菜、萝卜,虽然白菜、萝卜不到成熟季节,吃了有点可惜和“败家”。但当时市场上白菜、萝卜正贵着呢,每斤购入得花三、四角钱;等到深秋市场上白菜、萝卜大批上市,连队再大量购入冬贮白菜、萝卜,这时白菜、萝卜的价格每斤才一角钱左右。这一转变观念就为连队节省了不少伙食费。在连、营领导的支持下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选派优秀炊事员外出到地方宾馆、饭店学习厨艺,为连队改善伙食和不断提高炊事班烹饪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坚持原则不拿钱队的钱物做人情、搞交易,平时注重节俭,较好防止了伙食费跑冒漏现象。当时连队执行的是一类区三类灶,干部战士每人每天是1.2元伙食费标准,在确保了干部战士吃饱、吃好、吃的卫生的情况下,全连累计节余伙食费1.2万余元,是全团为数不多的富裕连队。1986年,在我入伍的第五个年头,部队按有关政策给我转为士官司务长。1990年我被连队评为“红管家”荣立了个人三等功。1991年由士官提升为干部。回顾6年司务长之路,感慨颇多:因不谙世故,做过难、受过憋;因不会带兵,跟战友剑拔弩张过;因抠门违逆过首长、得罪过同期入伍的老乡;因忙于工作,照顾不了来队的妻儿,惹得妻子跟我发过火……感谢各级首长的支持、关爱,感谢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培养,感谢战友们的理解、帮助。感谢司务长岗位,使我实现了人生一次大转折。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