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海工人半日学校旧址位于普陀区安远路62弄(锦绣里)178—180号。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一栋简陋的两层砖木结构工房。 1920年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建立后,为了实践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理论、在工人阶级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壮大党的力量,发起组成员李启汉奉命到纱厂集中的沪西小沙渡创办工人学校,并着手筹组纺织工会。同年秋,李启汉租下今安远路锦绣里3间门面房子,楼下3间连成一大间作教室,内放28套课桌和凳子,可坐56名学生。楼上两间,一为李启汉的宿舍兼办公室;一为备用教室。两间简陋的教室、一盏煤油灯、一台留声机、一张写着“工人半日学校”黑字的白纸条,上海工人半日学校就此开学了。 学校根据工人三班倒的作息时间,分早晚两班上课,因此称为“半日学校”。教材则用的是普通识字课本。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时常用通俗的语言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例如:“工人为啥苦?”“帝国主义怎样压迫我们?”“资本家怎样剥削我们?”等,以此来启发工人的政治觉悟。 初办学时,学生不多,而且工人做工劳累,加上生活困苦,连吃饭都成问题,因此读书兴趣不大。李启汉改变方法,将学校改为工人游艺会,于1921年春重新开学。改办后的工人学校在工人中颇有影响,并培养了一大批工人骨干。不久,学校引起了租界当局的注意,被封闭。同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派干事李震瀛来小沙渡,在半日学校基础上恢复办学,改名为“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李震瀛任校长。当时,“半日学校”的影响还在,报名上学的工人很踊跃,有200多人,其中女工约20人。1922年7月18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被租界当局查封,迁往北京,学校也被迫停办。 工人半日学校历经多次打压,虽然最终被迫停办,但她向工人阶级传播的火种却掀起一片燎原之势。在前来听课的工人中,不少人后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1925年的“二月大-”和五卅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曾为该校工人学员的孙良惠,后来还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
: R* S a/ g7 {
- {- V. ~, { B" U4 f: z: e3 N1 b: L+ b1 H1 Z t
- I6 X# ?# n! l( d6 K
- _9 u9 z+ U7 v5 i# U$ [6 X
+ G. y; W& t* |. T0 t# Z2 W8 @. a6 } k' t' u8 q
; i; o- a9 K1 Y8 }" K/ V9 w3 |( }) r0 h$ N; J* A$ s& G/ h1 Z
3 ]3 B( L, G4 P- v+ G9 r8 t
7 ?; y I" v: 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