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岁月匆匆,光阴似箭,一晃我离开部队已将近30年啦。我对边疆的山山水水充满了绵绵的眷念,不但爱它辽阔壮丽的山河,就连无名的山溪都有着深深的感情,我喝过许多山溪水,给我留下很多难忘的回忆。 # \7 G$ h; x L0 p8 S
4 |# J% i) N4 b, e9 @' e, L- [# s4 Y& V, a
1975年3月8日我结束新兵连训练,来到乌苏里江畔的东安边防连队。那时的连队还没有水井,生活用水都是用乌苏里江的水。各班室内大写字桌前都有一个水缸,每天早中晚的业余时间都要去江里挑水,连队距江边约有300米,挑回一担水也是挺费劲。江水呈淡绿色,稍微带有土木枯草味。虽然那时的军民都长期饮用江水,也没听说有什么病症出现,但终究是不干净和落后的体现。4月初后天气逐渐转暖积雪融化,连队西南边相距50米远的两条山溪复活了,最先是在冰层下哗哗地流淌,战友们就开始到溪边砸冰取水洗衣服,雪水是非常冰冷冻手的,洗衣时需要快搓十几下就得暖暖手,即使是冰凉也比到大江里挑水省时省力。 $ H( `8 ]2 f2 l4 V, l$ v2 F
, k7 x1 S9 N7 K% a' W0 E
# Z. v" J, Q: @* ]3 \0 e) ?1 v
两条清澈灵动的山溪在连队南侧汇合成大溪流向大江。南侧的山溪上边是一个狭长草甸沟塘,长满了塔头和一墩墩的马蹄菜,它是春天生长出最早的山菜,时间不长就开出鲜艳的黄花,满沟塘变成一大片金黄,激越清冽的溪水给山坳里带来了生机和灵气。可爱的山溪不但方便了战士们生活用水,而且也为喂猪喂马种地浇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977年的夏天,团里派来3名地方专业打井工匠,用人工挖掘镶嵌井壁木的方法,在土夹石、风化石和岩石的地质上打井成功,井深30多米并且水质和水量都十分好,解决了建连以来吃江水的老大难问题。吃水问题解决了,但战士们还是愿意到山溪边来洗衣服,因为用辘轳打水摇上来既费劲水也凉。
2 e( u1 o8 w; W! P$ t' m
% E7 A. M4 R0 o% \- R. G' N9 `9 E; x3 a4 |1 l
1978年8月我提干任我营镇江4连步兵排长,1980春任侦察连副连长,这两个连队都是完达山腹地中的连队,平时进山的机会就多,特别是每年春天采山菜,秋天采蘑菇和野果及松籽等,我都是进山从来不带水壶,渴了就喝山溪水,从来没有发生过腹泻的现象。1981年冬我回到东安老连队任连长,就有把紧靠连队的山溪筑坝建小水库的设想,可是所需大量的土方而无处取土,心中的计划一直无法实现。1984春连队施工建第一代军营楼,选址在西侧的猪圈和马厩一线,操平坡地需运走大量的土方,我筑坝修建小水库的难得机会来啦,推土机往南直推坡下就是山溪,废土变成宝,一座长50米、高5米、坝顶宽3米的壮观水坝横贯在浅山沟的南北,并在南侧专门砌筑了泄洪道。用推土机扩大南侧水库面积时,还特意留下了一个约30平方米柞树岛。小水库建成后不长时间就蓄满了水,最深处小溪的沟底部有近4米深,小柞树岛在平静的水中十分好看,经常有野鸭在水中嬉戏觅食。在靠连队的岸边修了石头踏步台阶,钉制了一个小木栈桥用于取水方便,还在坝顶搭建了一个平顶铁皮瓦凉亭,并在水库中放进一只木船,业余时间战士们可以划船,小水库成了连队的一道美丽风景。我还特意安排连队的打鱼战士,挑出许多没有受伤的鲫鱼放入水库中。第二年开春后就繁殖出了大量的鲫鱼苗,每次用脸盆舀水都能看到小鱼苗,大家都珍惜地把鱼苗掬捧放回水中。在八五九农场买回2桶白鲢和草根鱼苗放入水库中,秋天上冻前下网捕时已长到2斤重,小山溪发挥出了多种功能。 ; \# G; F- S0 i) f
1 b( V0 `% \8 i+ y( D' h1 R; j- P
+ R) c% M+ O: {5 }
1986年春我提职任副营长,7月下旬的一天下午,东安连队的指导员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下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雨,汹涌的山洪从上而下,这时的泄洪道因小而不起多大作用,眼见山洪快速上涨淹没堤坝溢流,只几分钟工夫就决堤了,一股5米多高的洪流呼啸而下,把山溪沟两旁的连队和群众菜地全部冲毁,万幸的是大水从沟两旁民宅的屋根下掠过,险些造成重大事故。大水过后,老百姓捡到了许多撞死的和半死的鱼。随后八五九农场建议连队不要再筑坝建水库了,从此以后山溪又恢复了原来的自然状态。近十年中,我2次回过东安老连队,虽然都是来去匆匆,但我还是不忘看一下想念的溪水,触景生情,当战士和连长的八年岁月许多场景仍然记忆如新,众多战友年轻鲜活的身影在我眼前映现出来。时过境迁多年,让我感到人生是多么漫长而短暂,勾起我对军旅岁月的无限怀念。小溪送走了多少戍边的战士,它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永远在我怀旧的的心田中流淌。 9 @' g( w. _* t0 @% Z/ e, j9 Z
; \0 f& E& w+ q& g3 z7 j
: P4 F3 Y) g2 ~* W( S9 ~
我喜爱山溪水最早是源于少年时代,家乡的龙井山是我玩耍的乐园,春天采山菜和玫瑰花,秋天采野果,每当口渴时就喝山泉和山溪水。我喝山溪水最多的一年是1987年,春天时团里抽调我到副业办搞木材创收工作,拣伐范围是以团部为中心方圆几十里的采伐区,正是完达山腹地的原始森林地带。凡是口渴时就找山泉或山溪水喝,积累了很实用的经验,山泉水相对难找,一般多是在两山合水线上半部的石缝中流出,纯净的泉水一年四季都是冰凉的,原质原味最好喝,比现在的任何瓶装矿泉水都好喝。许多山溪水最初的源头就是泉水,往下流淌汇聚了沿途无数的涓涓细流才形成激越的山溪。在完达山中凡是大一些的山谷底部都有山溪,整个夏季都不干涸。还有一些浅沟塘和坡度较缓地带形成山间塔头草甸,从这类林间湿地中流出的溪水颜色呈淡绿,有着腐草的微臭味,一般不能喝。山溪水在春、夏、秋的三季中颜色和味道也是有着细微不同的,凡是沙底和碎石底的溪水都是清澈晶莹好喝的,除此以外桦树林间溪水口感也是很好喝的。 0 `+ o; n. i- n+ _: ?
; I) i/ u. u+ U5 c) M" f. \5 R4 M. T/ o' L0 y
通过那一年的留心观察,完达山超过2米宽的大山溪中,都有柳根鱼或其它小鱼,山溪在穿过公路涵洞或小桥时,在两边的流水中往往能看到许多小鱼,在这种大山溪的下游处,秋天拦截扎成小鱼亮子,能截捕到许多林蛙和大量的小鱼,那时乌苏里江的鱼很多,也无人到小山沟里捕小鱼。在1比5万的军用地图上,一般超过4米宽的大溪流都称为河,都是有着当地的原始土名。我发现凡是有名字的小河,至少都要流经30公里以上,它们都是汇聚无数小山溪而形成的,别看它们小但都是源远流长的。 + J& T3 C0 w+ F" k/ ?2 ^! L
" x5 D7 C, j5 H1 @% S
I* |( T8 L+ E5 J" u4 W8 p, ~
我不但喜爱喝山溪水,而且还爱听山溪天籁般的流水声,它们有的潺潺湲湲、有的淙淙哗哗、有的静静流水无声、少数的还有1米多高的小水帘,落在下面的溪潭中发出叮叮咚咚悦耳的清音。有时候即使是口不渴,遇上晶莹明澈的溪水,我也要掬捧起喝上两口,品尝一下山溪各不相同的水质味,但长有核桃树和水曲柳树地方的溪水我是不喝的,口口相传这两种树都带毒,山里人从不在有这两种树的地方打水井。进山如果迷路,就找到山溪顺水流往下走,就能走上采伐道或公路上。 1 y4 O* G U8 l0 Z9 L0 R. d
$ K: t6 R9 E/ ]3 {* h- @
, x; T+ o" Z' x, |4 |3 p4 Y" B
那年春天吃蛇肉的事让我一直记忆如新,有一天中午在伐倒一棵粗枯木时,在里面爬出来2条大的松花蛇,那是我在完达山中所见的最大的松花蛇,有胳膊一般粗,打死一条,跑掉了一条。正好在公路边有采薇菜山民几处临时窝棚,我们就借他们的大铁锅熬蛇汤,我到溪边舀水,看见溪滩上长着一片片鲜嫩的黄瓜香野菜,不到一分钟就随手薅了一大抱,很干净不夹杂一根野草,就像是人工种的一样,因为黄瓜香不能晒干菜卖钱,所以老百姓都不采它,因此它才到处可以见到。用山溪水顺便冲洗一下一半放入蛇汤中,一半用于清炒,那天的蛇汤中有着浓厚的黄瓜香气,蛇肉的长肉丝特别筋道有嚼劲,清炒黄瓜香吃起来鲜美柔软香气十足,大家都吃得十分高兴。每当春天早市上都会有各种应时的野菜,但就是没见过卖黄瓜香的,也可能在哈尔滨周边的山区中不生长这种野菜。 6 ~7 a+ W9 K/ q* C
6 p$ h3 \: o* Q. x5 e7 R; \
B/ t& T! `! R$ ?6 w+ a5 i& v' y; a
近几年我同战友们先后回过团部(五林洞)两次,都是来去匆匆去珍宝岛,没有时间进山里去走走看看,我多么渴望再次走近大山中的小溪,再次品尝大森林中原生态的溪水,每当我喝着多种添加剂制成的瓶装矿泉水时,都会不由得想起纯净清凉的山溪水,我想念边疆的山溪水,其实也是怀念我的青春戍边岁月。
2 ?3 K3 {0 p# }) t9 U, r1 s$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