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退役军人回乡创业筑梦“得胜山”
湘湘带你看社会
2022-09-08 16:06
潇湘晨报旗下社会新闻帐号
关注
经过6年摸索,缪海洋从门外汉变成水果种植专家,说起果树的习性头头是道。
9月6日,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道西峰村得胜山农场,不时有市民自驾来采摘桃子。得胜山农场负责人、退役军人缪海洋一度亏到颗粒无收也不跑路,坚守6年终于等到“果实累累”。
在得胜山农场一栋简易移动房前,一位皮肤黝黑、穿着迷彩服的中年人伸出粗糙的大手向长江日报记者打招呼:“你好,我是缪海洋。”他的声音洪亮,话语干脆。
农场里的主干道是一条5米宽的砂石路,路边有一排碗口粗的樟树,树干上缠满了蓝色布条,可惜枝叶大都已经枯萎。今年春季,缪海洋种下近千棵树苗。由于暑期高温少雨,七八成树苗都枯死了。“损失大概10万元吧。”54岁的缪海洋介绍这一情况时语气淡然。与他6年前刚返乡创业时遭受的重创相比,眼前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 回乡创业憧憬着带乡亲们一起致富
荒山建农场取名“得胜山”
得胜山农场里白茶园成片,桃树成林,水库里的水十分清澈。“6年前,这里是无人耕种的荒地。”缪海洋有些自豪地说。
2015年底,服役近30年的缪海洋主动申请退役。当时,组织安排他到北京某机关工作。等待安置期间,他回到家乡新洲区李集街道西峰村探亲。
多年未归,呈现在缪海洋眼里的家乡却不是他想象中的田园风光,撂荒的田地里杂草丛生。缪海洋夜不能寐,想起当年自己边做农活边读书,是在乡亲们帮助下完成了高中学业;应征入伍那年,乡亲们敲锣打鼓欢送他……经过几天思索,他作出决定: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对于缪海洋的决定,家人、亲属、战友和乡亲们都感到担心。缪海洋的大哥缪三友做了30多年村干部,最为担心:“你是不是太理想化了?”
近30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缪海洋坚韧的性格。对于认准的事,他绝不放弃。最终,他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主动放弃“铁饭碗”,带着全部积蓄和多方筹措的200万元资金只身回到家乡,流转闲置土地200亩,创办新洲区仓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得胜山农场。
缪海洋解释说:“之所以叫得胜山农场,是因为我是退役军人,军人打仗就要想尽办法获得胜利。”
■ 茶苗成片枯死鱼塘暴雨中被冲毁
一年忙到头颗粒无收反亏百万元
在一片面积约4亩的白茶园前,缪海洋停下脚步,打开了话匣子。原来,这片白茶园是他2016年创业失败留下的“物证”。
2016年是缪海洋回乡创业的第一年,也是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年。
那年,缪海洋经常忙得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寒冬腊月,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发回的一大卡车农场器材设施半夜到家,他和哥哥、两个侄子卸车搬运,一直干到天亮。他下到鱼塘里捞鱼,全身湿透,满脸泥巴,手脚被冻裂出血,来帮忙的战友看着都流泪了。
缪海洋创业之初做足了“功课”。他认为有机农作物有很大的市场,于是求助专家,根据农场土壤条件,决定先种植80余亩高品质白茶苗,并利用农场40亩天然水库养殖有机家鱼。
第一次种白茶,缪海洋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按时施肥、除草、浇水,白茶苗就会茁壮成长。然而,长得好好的白茶苗到了炎热的夏天就成片成片枯死。
缪海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请来的专家告诉他,白茶比较娇贵,不好种植,不能伤根。薅草、施肥都不能离根太近,特别是浇水,不能像种棉花那样淹灌;也不能干,土壤必须经常保持湿气。关键是杂草不能除干净,夏天里失去杂草庇荫的白茶苗很容易被烈日晒死。
“80余亩白茶苗,经抢救移栽,最后勉强成活的只有这4亩。全部损失加起来约70万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缪海洋的声音有些低沉。
祸不单行。2016年夏天,一场罕见的暴雨袭来,农场内70亩鱼塘由于地势低,全部漫水,堤岸被冲毁,缪海洋辛苦养殖的有机家鱼被大水冲得到处都是。这次,他的损失约30万元。
还没有任何收成,缪海洋就已经亏损100万元。
缪海洋的大哥缪三友看到农场接连遭受重创,急得几次要把他赶回北京。
2016年底,缪海洋结清了乡亲们的所有工钱和土地流转费,一年来第一次回北京与妻儿团聚。
■ 再上“得胜山” 乡亲们佩服“亏成这样没跑路”
团聚的日子是温馨的,北京安适的生活及妻儿的挽留,加上创业初期的艰难,让缪海洋多少产生了动摇。
“创业第一年亏损这么严重,难道你没有后悔?”面对记者提问,说话干脆的缪海洋沉默了一会儿说:“军人不能轻言放弃,更不能这么快认输。”
2017年春节过后,缪海洋告别妻儿,回到西峰村得胜山农场。
再次见到他,乡亲们都很惊讶:“缪老板居然又回来了,都亏成这样了还不跑路?”
吃一堑,长一智。在新洲区政府财政资金的帮扶下,缪海洋修建泵房,建起地下管网,30多亩白茶园全部实现自动滴灌、喷灌。经过此番改造,扩建后的白茶园茶树长势喜人。
为防止鱼塘的鱼逃逸,缪海洋在鱼塘周围加装防护网,在水库上方重新挖出了备用池。
在专家建议下,他从北京农科院引进御冠黄桃、冰桃、香梨等品种,严格按照专家的指导,进行果树整枝、果实套袋,并聘请专业团队,每个环节都不打折扣。
经过一年多探索,缪海洋看到了曙光,把马路对面的60多亩荒地流转过来,扩大了白茶和黄桃种植面积,并开始尝试种植油茶。到2019年,得胜山农场面积再次扩大了40多亩,总面积达到300余亩。
■ 网上销售明星产品 “得胜山”终于开始打胜仗
“御冠黄桃不仅水分足、口感好,而且甜度高。这5亩御冠黄桃每年都能卖到10万元,供不应求,是我们农场的明星产品。”缪海洋说。
为保证出产高品质有机农产品,得胜山农场工作人员从不使用化肥,一律用鸡粪发酵有机肥和饼肥;坚持不用除草剂,使用最环保的防草布,结合人工和机械除草;坚持不打除虫药,使用粘虫板、紫外灯除虫。
2018年,缪海洋注册了“得胜山”商标,经人介绍后加入网上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当年实现销售额60万元。得胜山农场的“有机白茶”“御冠黄桃”“天然冰桃”“黄金蜜桃”迅速打开了市场,成为各网店的明星产品。
2019年,在连续亏损3年后,得胜山农场终于实现收支平衡。2020年,农场开始盈利。
记者在新洲区仓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份网络销售统计表上看到,2021年,得胜山农场网店销售额107万元,加上批发商收购和实体店销售,农场实现营业额260万元。
■ 给帮忙的乡亲们买保险 300余名村民收入增加
75岁的程三明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因为没有一技之长,生活一直过得很紧。缪海洋看中他工作细心负责,经常请他来做事。就这样,程三明每年额外有了六七千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程三明经常对缪海洋说:“海洋,我没干多少活,都不好意思拿这么多钱。”
听说得胜山农场需要人手薅草、采茶,农场周边村湾夏梅湾、破土库、胡家田的不少村民都来了,共有300余名村民直接受益。缪海洋安排厨师为村民们做饭,天热的时候还备好绿豆汤和西瓜。他从不拖欠工钱,都是按时结算。
缪海洋还为100多名村民办理了田间劳动保险,每年支付村民工钱及土地流转费50余万元。
乡亲们都很敬重缪海洋。乡亲们说,缪海洋让大家腰包“鼓”了。
缪海洋的大哥缪三友说:“海洋给村民们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里的荒地也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如今,缪海洋仍然独自住在得胜山农场一栋简易移动房里。农场现在一年能实现20万元左右的利润,他感到很满足,当初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来源:长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