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坡居士 于 2023-2-18 07:07 编辑 6 \$ L- _( m) G: `
: |' a; X4 o4 |6 i$ i/ l" d陕西省军队转业干部接收安置政策 一、陕西省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条件
' z4 o' G6 E" a! K1 N军转干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陕西省予以接收安置:1.原籍陕西或从陕西入伍(不含外省籍在陕西就读的大中专学生毕业分配入伍,下同)的;2.配偶随军前或结婚时在陕西有常驻户口的(截至时间为安置当年3月31日,下同);3.配偶已随军并在陕西有常住户口的;4.父母在陕西有常驻户口,且身边无子女的;5.配偶父母在陕西有常驻户口,且配偶为独生子女的;6.父母在陕西有常住户口,本人未婚的;7.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军人,且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队转业干部,其父母原籍陕西、从陕西入伍或父母离退休后安置地在陕西的;8.下列情况之一,配偶或父母、配偶父母、子女在陕西有常驻户口的,也可以接收安置:(1)自主择业的;(2)在边远艰苦地区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慢10年的;(3)战时或三等功、平时或二等功以上奖励的;(4)因公因战致残的。9.夫妇同为军队干部,双方或一方转业,任何一方的原籍、入伍地或部队驻地在陕西的。未婚或离异军队转业干部,可比照驻地军队干部配偶随军条件予以安置。10.具有本科学历与学士学位或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在国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被国家或陕西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接收,并经省军转办批准的。8 L0 |" S' U6 ?
9 c M. ]1 y6 r& x+ Q0 v Q
二、西安地区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条件
( A9 @+ ^+ D+ {* B+ ?; x符合《陕西省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条件》,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在西安地区安置:1.原籍西安或从西安入伍(不含非西安籍在西安就读的大中专毕业学生分配入伍),且家庭生活基础在西安的;2.配偶随军前或结婚时在西安有常住户口(常住户口不含具有本市市区不可办理市内迁移的学生非农业集体户口、外地政府驻本市办事机构非农业集体户口,下同)的;3.在西安地区部队服役期间,按照配偶随军条件,将配偶户口迁移到西安市并取得常驻户口满2年(截至时间为安置当年3月31日)的;4.父母在西安市有常驻户口,且身边无子女的;5.配偶父母在西安有常住户口,且配偶为独生子女的;6.父母在西安有常住户口,本人未婚的;7.在西安地区购买住房(原则上包含军队照顾团职及以上领导干部在西安地区建设的经济适用房)2年以上,且具有独立合法产权(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下同)、配偶取得西安市常住户口(户口所在地和所购住房地点必须一致,下同)满2年,无工作的;8.在西安地区为父母或配偶父母购买住房2年以上,且具有独立合法产权、父母或配偶父母必须同时取得西安市常驻户口满2年,符合《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9.在西安地区为子女购买住房2年以上,且具有独立合法产权、取得西安市常住户口满2年,符合《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第十九条的;10.父母双方或一方为军人,且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军转干部,其父母原籍西安、从西安入伍或父母离退休后安置在西安的;11.夫妇同为军队干部,双方或一方转业,任何一方的原籍、入伍地或部队驻地在西安的。未婚或离异军队转业干部,可比照驻地军队干部配偶随军条件予以安置;12.具有研究生学历与硕士学位或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在国外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被国家或西安重点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高新技术企业接收,并经省军转办批准的。
, `; v1 ~6 I3 ?# l6 @9 Z- X& M
( v7 a2 h H2 D H; a- k- Z- i0 g8 Z7 q- I; y" N
三、陕西省直和西安市接收军转干部划分条件) ]3 Q9 d- `0 O
符合西安地区接收安置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原则上按照省直和西安市4.5:5.5的安置数量比例,依照省直和西安市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划分条件,分别予以接收安置。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省直单位接收安置:1.配偶在省级或中央驻西安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退休,或在省级或中央驻西安企业工作、退休,且其人事管理权限在省主管部门的;2.未婚或离异军队转业干部的父母均在省级或中央驻西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退休,或在省级或中央驻西安企业工作、退休,且其人事管理权限在省主管部门的;3.配偶在西安非国有企业工作,未婚或离异军转干部的父母均在西安非国有企业工作,所在企业在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配偶或父母在该企业建立社会保险并按规定缴纳2年以上社会保险费的;4.夫妇同为非西安籍军队干部,一方或双方同时转业,转业方本人申请到省直单位安置的;5.被授予全军荣誉称号或荣立一等功,本人申请到省直单位安置的;6.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符合陕西省接收条件,省级或中央驻西安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本人申请到省直单位安置的(按规定程序报省军转安置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审批同意)。除符合以上条件,由省直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外,其他符合西安地区接收条件的军转干部由西安市接收安置。
1 h. P& N0 Y7 M; D% }6 ]! ~# l& `" ~
/ W% i1 W1 d+ m) l2 k( ~; ~8 N% L
【安置办法】坚持功绩制排名选岗与具备条件的军转干部优先选用相结合的安置方式。考试。对营职及以下(含专业技术干部),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统一时间、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公示),确保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考试不指定教材,不组织培训。考试前,省军转办统一下发通知,划定考试内容范围,最终成绩按满分50分计算。考核。考核项目设置。包括:军龄、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学历、任现职时间、艰苦边远地区(飞行、舰艇、涉核)服役年限、立功受奖,全面反映军转干部在部队服役期间德才表现和贡献。排名选岗。省直安置计划除总计划外,按照正团职、副团职、营职及以下分别下达分解安置计划。举行排名选岗大会,将安置计划、考试考核排名、选岗须知全部公示,军转干部按职级,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岗。优先选用。为提高人岗相适度,中央驻陕单位和政法、教育系统高校、卫生计生委系统医院等有关单位可在规定的条件下优先选用军转干部,由省军转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优先选用的范围、条件和计划,优先选用计划不超过当年安置计划总数的30%。
' \0 b0 n) c* F$ o
, E9 C+ g+ w Q6 W8 D. Q* r1 |2 l
【重点安置】 采取先进后出、带编分配、使用空出的领导职位和按规定增加非领导职数等办法,安排好师、团职军转干部的工作和职务。师级职务军转干部在省直机关、省属企业、省属高校、西安市党政机关和中央驻陕单位5个方向安置。对担任师级领导职务和担任团级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军转干部,一般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接收师、团级职务军转干部人数较多、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部门和单位,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组织、人社部门按实际安排非领导职务的人数给接收单位增加相应的专项非领导职务指标,不占用接收单位的非领导职数。+ o. x4 h! Y. M2 e6 E! r6 y6 \: T: g! T
: P* e+ {. A+ E; I" N
6 x/ h6 J, U- |+ \- |
【随调配偶安置】随调配偶与军转干部同时下达安置计划。属于干部身份的随调配偶,安置在空编的事业单位;属于工人身份的,按规定办理养老、医疗保险手续,本人自谋职业,养老、医疗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由同级财政负担,个人缴纳部分由本人承担。! N+ {: A1 q# O& R! w
: `5 X* L) s& N, C5 g, Q
/ C* U0 d5 q5 x' N9 ?7 e% b& Q【培养使用】把团职军转干部安置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选调符合条件的优秀干部到市县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任职。对综合素质好,自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团职以下军转干部,可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特别优秀的营职军转干部,任职满5年以上、年龄在40周岁以下,政治坚定、对党忠诚、清正廉洁、实绩突出,具有基层主官经历并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自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可提职安排。自愿到基层一线或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军转干部,其随调配偶和子女可在符合安置条件的市、县(区)和军转干部工作地任选一地妥善安置。将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纳入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及精准扶贫驻村干部选聘范围,鼓励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社区任职等。
8 s& y: T! ]2 P7 f6 R! h6 s& F8 F$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