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怪!眼看着只剩三四个月了,县上这次换届还静悄悄的,无声无息。常务副书记史怀终于按捺不住了,找了个借口,去市上打听。 他要去拜访市委组织部王部长。王部长是市委常委,这段时间市委分管干部工作的副书记在省委党校进修,全市干部换届工作,便由王部长主管。王部长曾经是史怀的老师,他“师道尊严”谈不上,仗义执言却是出了名的。当时,史同学身体孱弱,还有点驼背,“问题”学生常常“背锅子”、“背锅子”叫着围堵欺侮。王老师一经发现,便大声呵斥、驱赶,维护史同学的尊严。王老师很喜欢史同学学习踏实刻苦,为人乖巧听话,两人还真有“忘年交”的意味。 后来,史同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乡镇工作,王老师被选调到党政部门工作,互有联系。自从王老师晋升为王部长以后,史同学也由乡镇一般干部、副科级干部,到县直单位正科级、副县级干部,一路走来,稳稳当当,顺风顺水,中规中矩。 知恩定当图报。史怀一有机会便去拜访王部长,自然不能空手而去。但王部长是“清官”,名烟名酒根本不收;若送红包,他会撵出家门。米面油蛋、山野菜等土特产,倒是收一点,但当场用手机微信付费。 这天恰好是周日,老伴带孙子去外面玩耍,王部长一人在家看《资治通鉴》。见史怀进来,王部长热情让坐、斟茶,问:“啥事?直说!” 史怀惶惶然不知如何开口,嗫嚅了一下说:“老师,这次换届……” 王部长挥了一下手:“我明白你的意思。可以吹个风,按理你在县政府干了一届副职,调整到县委担任副职也快到届了,工作不错,口碑也好,转个正是符合组织原则的。市委原本考虑,把你县郑书记提到市政府工作,由你县高县长任书记,你任县长。但不巧的是,省上将给我市空降一名副市长,郑书记就进不了市政府班子了。有人建议提他到市人大任副职,市委觉得郑书记年富力强,有点‘可惜’。这样以来,高县长就去不了县委,你作为三把手,也转不到政府……” 王部长沉思了一下,“你们先好好干着,目前这种状态,最能考验干部的党性、组织性、原则性了!记住,一定要持平和心态,兢兢业业,一如既往踏实工作,尤其要加强班子团结,千万别无事生非搞内耗。邻县的书记、县长工作都很出色,拟提拔,但因互拤,一齐换下来了。” “明白,学生明白!”史怀忙不迭地点头,“老师,学生一定按照您的指示,促进班子团结!” 史怀告别恩师后,思想便激烈斗争起来:自己也是40+龄的人了,这次如果不能在县上上位,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最大的可能是,调到市直事业单位转个正,一直工作到“谢幕”。这样,自己满腹才华,一腔热血,将得不到有效发挥……他想着想着,便想入非非,失去理智,人性丑恶的那一面占了上风——暗自打算,在王部长指示的“团结”上做一番负面文章。 史怀回到县上,天已麻麻黑了,他顾不上休息,急不可耐地去找高县长。高县长还没下班,亲自挥笔草拟《全县深度扶贫开发的报告》。他比史怀年轻几岁,工作雷厉风行,敢作敢为,勇毅干练,颇有好评。 高县长见史怀来了,立即恭迎让座:“难得大忙人史哥屈驾莅临,敢问有何指教?”史怀谦让了一番,说:“听说高县长工作认真负责,凡事亲躬,夜以继日,不辞辛苦;百闻不如一见,今日目睹,敬佩!高赞!但高县长呀,老哥冒昧直言,换届的事,你也该提上议事日程……” 高县长说:“又是‘换届’?唉!屁股还没坐稳当呢,全县整体脱贫还有尾巴呢,不知未来的‘新官’会不会持续抓下去?”“高县长,你想窄了!”史怀说,“你可以到县委工作,保持政策连续性,包括实现全县脱贫致富……” 高县长急忙打断史怀的话:“哎呀史哥,你就饶了兄弟吧!本人冲冲打打还行,但不是运筹帷幄的料。再说了,郑书记经验丰富,老成持重,政绩突出,本人岂敢有非份之想!” “那,如果郑书记高升了呢?” “你干呀!本人像配合郑书记一样,一如既往全力配合史哥!” “不!不!排资论辈,我不敢僭越,应该由你挂帅。”史怀压低声音,狡黠地说,“据说,市委原本想提郑书记去市政府工作,但被人挤了;又拟提他去市人大,他不愿意(史怀瞎编),便把你也压下来了……” “噢……”高县长面对突如其来的“信息”便有点不理智了,顺口说道,“我为老百姓办事,在哪个岗位都无所谓!但,谁不愿意腾板凳就不腾了?这也太‘自我’了吧?组织原则何在……” 第二天,史怀给郑书记报告“换届”“内参”时,话却变成了:“高县长正摩拳擦掌、兴高彩烈地准备过来呢,还说你应该明智点,去市人大工作(又瞎编)。” 郑书记怎么也想不到,一直珠联璧合的老高“官瘾”这么大?他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埋下不悦的种子。 说来也是巧合。郑书记包干扶贫的城郊乡小沟村,扶持贫困户翻修危房时,资金发生三万元缺口,城郊乡书记专程来告急。郑书记心想资金不算多,便批示“请县扶贫办商财政局解决”。但不大功夫,城郊乡书记和扶贫办主任、财政局长都来了,扶贫办主任怯怯地说:“高县长曾规定,所有资金分配,上了一万元的,一律上政府常务会决定,个人不能批条子。” 郑书记顿时火起,把持不住了:“针尖大点事,我都办不了,还当什么书记呢,让他来干好了!——简直是猴急不怕猴抓脸,呸!” 郑书记发火时,史怀也在场。他第一时间,添言加醋地把这话捅给高县长。 高县长一听火冒三丈,直怪扶贫办主任和财政局长不能“特事特办”、死脑筋,开罪了书记,让他背黑锅。接着,他拿上正起草的《全县深度扶贫开发的报告》,对常务副县长说:“这个报告中的事例尚欠缺,我到我包的远山乡再作调查补充。有事,请你直接请示郑书记。”一走了之。 县上的党政两个“主官”,竟然打起了肚皮官司,这还了得!市委很快派来考察组,了解原委。考察组广泛听取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意见,然后找主要领导谈话。 郑书记说:“我为民办事不谋求官职,谁想撵我走,没门!我偏要在这里干,干到全县面貌彻底改变……” 高县长则推托工作忙走不开,死“犟”不来,回电话说:“我要抓紧把县上扶贫工作搞一段落,到换届时给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然后,自己主动提出辞职。” 倒是史怀慷慨陈辞:“有首红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我要带头搞好团结,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誓把全县工作搞得好上加好!” 考察组很赞赏史怀的表态,形成的汇报“意见”是:现任两个一把手调离,拟由史怀担任书记,再从市上空降一名县长。 王部长看到这个“意见”后,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好好一个班子,怎么说散就散了呢?再说,史怀直接上位统管一个县、尤其是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的大县,是不是“嫩”了点? 王部长想了半晚上,越想越惴惴不安。第二天,他给市委书记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后,亲自打电话,让郑书记和高县长火速来市上,汇报工作。 这回高县长没“犟”。不过,他没有坐郑书记的小车,自己另外找了一辆。 王部长经过单独谈话,面对面澄清事实,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症结,原来是这个史怀不地道,当了官“小三”,搧风点火,挑拨离间,以谋求上位。于是,王部长当场果断地表态:“郑书记、高县长,你们二位握握手,肩并肩协同共进。市委信任你们,希望你们精诚团结,进一步抓好县上工作!” 郑书记和高县长明白了就里以后,便尽释前嫌,热烈地拥抱在一起。 紧接着,市委发文调史怀到市文史资料办公室任副主任,属于平调。 [color=rgba(0, 0, 0, 0.9)]
$ z% a6 I& [4 H5 L# _ A
- C2 ?( z/ S! S7 R! c* m
' ]" a+ c& S. Z" X$ h0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