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F8 I9 O2 ]3 T* l( \
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自取其辱;知道停止,就不会陷于险境,如此这样便能长久。
5 m/ p2 ^1 c$ W3 V) `
有为有不为,是君子的修养;拿捏得好分寸,是智者的从容。
. L# p1 P4 Z% g* d: f+ o
走过漫漫风雨人生路,行至中年豁然时,才会真正明白,真正的智者,贵在知止。
/ U7 {- V9 N: n, w2 {* k, s
1
止 语
( S: ~, w7 x% _) @# Y8 _
《易经》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 S0 g0 s( U4 C4 B: |+ H0 z
简而言之,就是过从口出的道理,不可以不慎。
/ C! I* r: Y# z i/ w6 q
居上位的人,说话不周会失去人心;处下位的人,说话不周会损害自己。
4 n5 w( w! x5 O. x; n4 K' {
有个人请客,时间过了不少客人还没有来。
! B& b# ]4 z3 ], n7 _
主人很着急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 q( l+ G4 J7 d! X
一些客人心想:“这么说,我是不该来的?”
1 Q$ L3 S8 G1 P. u
于是纷纷离席走掉了。
# T/ _' {9 |% k! R4 B3 u# o, k% B
主人很疑惑说:“不该走的,怎么又走了?”
5 Z: ~( T5 o+ L+ }7 T$ z! i0 u2 Q
剩下的客人心想:“这么说,我们才是该走的人?”
3 l0 J4 K, F( P H1 J7 E# r. U
结果大家都走掉了。
7 |: _% I! }& D' l% I+ w
如果不是他那么碎嘴,也不会得罪了满场的嘉宾。
4 Z+ ^ ^2 `) g! Q% o- T
古人云:“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8 W: p& f9 p) D8 {/ \2 t2 o# v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话的人是谁。
7 |$ i8 w/ N6 ]4 S/ Q
宁可无言,也别话多,话说得越多,越是在自找烦恼。
7 }% v, n9 Q5 E7 J. M3 Z. |
懂得止语,才能把无妄之灾解于无形。
! y" P3 X4 ?: T0 q, a* S
/ g( j) p/ j- I5 e* j! m
; E( K q" D: M( y' h4 F
2
止 欲
* u9 `* K+ M* c5 k$ h3 R
欲望,好似一把双刃剑。有的人因为有了欲望更有前进的动力,有的人深陷欲望之海无法脱身,最终悔恨终生。
! M( u1 b) B( e: o+ U/ N
从前有个富翁,太多的财富也给他带来了太多劳心费神的烦恼,因此他每天都满面愁容。
6 [$ N6 Y" {8 M: S
富翁的邻居是一对靠磨豆腐度日的夫妻,他们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每天其乐融融。
" g( _2 l5 j9 C3 W& Z7 C5 N0 O3 x
富翁的妻子感慨:“我们如此富有,却不如磨豆腐的邻居快乐!”
4 T" L6 n& m8 J" Y* _9 j% a
富翁说道:“要想让他们不快乐,那很简单。”晚上,富翁朝着隔壁扔了一个金元宝。
: O/ J( d) \9 w. V) R
次日,那对磨豆腐的夫妻果然再无欢声笑语。原来他们在计划着如何支配那金元宝的财富,并打算放弃磨豆腐的苦差事。
" a' f4 m; _: L, W- r& y B k y
丈夫想到如果生意做大了,是休了糟糠之妻还是另娶一房太太,想到此处,心中烦忧更甚。
* e, a$ Y; z- L0 Z) U0 b; \
& H5 R/ l# l k) d' ~# a
. _8 N f( E3 F9 D妻子则在琢磨着当初为何要嫁给一个磨豆腐的,以至于受了这么多年的苦,烦恼也因此占据了她的内心。
/ V9 F- C/ D4 u8 V
更让他们苦恼的是,为何不能捡到更多的金元宝呢,那样以后就可以纸醉金迷肆意挥霍了。
7 h+ M7 F0 f2 e, \1 _
如此种种,烦恼犹如吐着信子的蛇一般追随着他们。
( D0 g# X5 v$ K9 W' e/ u
当欲望之火被点燃,烦恼也会星火燎原般折磨着你。止不住欲望的执念,便会被困扰在烦恼的藩篱中。
. J4 N+ B \& F4 e7 Q) ^
人生知止即是得。
/ Q9 E8 a2 c0 w1 }' }
岁月之路漫漫,修行亦无止境。这世间,名利无边、诱惑无尽、烦恼无疆,唯有知止,才能给生命留有舒展的空间。
" d/ k5 |, w/ K. u2 ?
8 F0 X# |2 S& j5 `# m7 E1 N% R
( b4 I6 n# g+ _3 U7 W
3
止 悲
; e; ]. x3 O- ?
心学创始人王阳明言:“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 j% Q6 r0 g" Q, G
人生在世,没有谁的路途是一帆风顺的。
$ z) }0 |/ {! E# Q) x6 P2 A+ B
应对挫折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外界的转机,也并非别人的帮助,而是来自你止住悲伤和丧气的韧劲。
: Y9 L# m8 R Z8 L
面对的环境越是糟糕,越要守住内心,境转心不转,才是炼心之道。
" H- F0 Q [' s3 J
王阳明先生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再一次会试落榜。
1 V7 I! C2 ^1 D$ [
在发榜现场,很多落榜的考生痛哭不止,唯有王阳明神情淡然。
( b$ t& z( b$ J9 p1 I; b
+ J4 J' N' u( L+ F/ i5 |3 i2 Y
' r m U( L: A5 t- ]; l- e
众人皆以为王阳明伤心过度,纷纷前来劝导,试图帮他打开心结。
0 V6 \6 O6 h3 e! t. l" S# J# U9 B
可王阳明却笑道:“你们以落第为耻,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 ]- W( S5 y) B5 c, F
真正体现一个人心性修养的,是遭遇不顺时的表现。当挫折来临,任你千般悲伤都无济于事,反倒只会影响了心绪。
6 U# z* q7 Q( b' Z
假使你够聪明,那就学会止住悲情,别让坏情绪遮住了前方的万丈光芒。
5 ~& q, S- f# G6 V5 Y9 g5 V) v5 ]
《小窗幽记》云:
, j' L% R8 G9 p+ Q c/ W7 E% D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4 B% G* v5 S* |& d
当环境复杂如花繁叶茂、柳密如织时,能够保持内心从容的,才是有手段的人;
/ `. u" I$ A5 S: f% x& h, x. b
在狂风骤雨中能够站稳脚跟的,才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修为。
人生境界,如果用年龄划分。
) r! O9 o% K0 {) I" D* Y
三十而立,是立马横刀百无禁忌;四十不惑,是明晰世事了然自己。
6 `$ l z6 {0 d! b/ K7 j! R
五十知天命,是顺其自然;六十而耳顺,是再无拂意。
2 |3 O+ e% E9 \$ }$ r% [/ i8 f6 o
唯独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行于可行,止于当止,随心所欲,任意东西。
* d& C* I* E* v% c+ W$ c7 V
知止,是人生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