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退休会越来越好吗?老龄化下,新不如旧是必然趋势? % b# V1 F) _. R
之前一直提到的“少校可逐月,中校可退休”,新退休,要来了? - @" Y$ n0 H9 _" ~" A4 E9 X0 s9 Y6 p
按照这个趋势,现在退休要看你以前的个人积累了,和级别不是100%正相关。俗称:交的多,拿得多,交的长,拿得多。
8 A" t/ R3 ~8 k2 }# r4 x+ I4 @
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新退休高于同级别老退休的养老金是必然的?有人更觉得,看看现在的企业和事业退休人员,不都是这样的吗? 1 _, X: C2 \$ ]: c
按新的工资结构,以后会不会出现同级别新退休高于老退休的现象?
3 M6 W( ~ A; N8 H- Y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或矛盾,必然引起变革。
- {9 G3 c& K- T
3 [3 b" A3 S, D1 d
/ z8 j: p$ z b2 p- ~8 S8 i, v1 H
" x. q) Y% H, a0 [0 o
关于退体,两种数据说法—— + t, N1 Z l! `/ x$ ?1 H
一种人的看法,”以后中校都是退休为主了,那么果冻系统90%以上就可以干到退休,全国每年可以预估10w左右军人可退休。“ $ }; o9 l! d4 F& U5 y7 ~
另一种人的看法,”以后中校副团就是以退休为主了,基数就要增大6倍以上。“
5 u$ G- b6 r- X* C% K: X
对此以上两种看法,老干事不做评判,不管怎么样,按照现阶段的政策——
% N B& d& F5 d" P8 P
退休的条件并没有放宽,依然是30年50岁,干龄26年。
2 S3 z- @4 j; ^
+ [* h5 a% h6 H4 X+ N
; t# R2 ?) O+ |+ S: b# x$ @* M7 Z0 }$ n4 `
那么,现在的中校副团都能达到这个条件吗? 在老干事看来,动态总会趋于稳定,政策执行过程中,每年退役人数就会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 比如2016年前相当一段时间每年转业(含安置和自主)大约在3万,退休人数在1万,当然这只是一个概数。 想说的是—— 退休为主,退役时平均干龄必定长于以前,趋于稳定下后,平均每年退休必然少于以前转业。 说到底,大家看到的是什么? 退休好不好,优势是有比较高的退休金。 担忧的是,退休后,退休金能不能跟着涨。 这种担忧,又延伸出一个问题,2021年后,同等条件下新的退休比旧的退休,在退休金上哪个高一些? 假设,退休结构变了,一动不动,定增;新退休脱钩,看退休当年基数,就看是否有定增。 随着社会变化,改革是必然,共同富裕和延迟退休是老龄化的必然举措。 军官干龄26年可退休,逐月干龄16年,这中间相差10年的干龄,怎么满足?谁能达到? 逐月而来,部队需要技术专业精的人,但不是每个专业需要那么多,更不用说达到退休年龄已经五六十岁的人,严重不适应部队的需求。 别说他愿意干到退休,如果从部队的角度讲,达到一定年龄后还应该有规章制度,让其走,一旦老龄化就会失去了部队应有的活力。所以也要看到,逐月与退休的前景,都不是“老龄化”的代言词。 新安置条件中退休人员享受待遇没变化。主要是退休人员这个群体即使在职业化后也不大。每年有多少退休?30年总共能有多少?(退休人员平均在50岁,平均寿命按80计,30年后开始轮回)况且将官以上退休政策不变有退保法保障。 退休如变成了逐月的高级版,并不利于职业化。逐月不受待见,高级一点能有吸引力?安置只能说尚可,逐月吸引力不大,保留退休的待遇不变,保持对长干的吸引力是必要的。 那有的人会说,”按照目前政策,将官不交地方,大校以下都交地方军休管理。退休金待遇不变,医保参照安置地公务员待遇岂不是更好。“ 还是那句话,如果以后都鼓励干到退休,退休金跟地方退休差不多,那最大的权益在哪? 应该是社保,否则负担太大,从大的角度来说。
% ], G0 b. ?+ P. w
0 T9 G/ Z) H. d l( j8 K9 O0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