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转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9|回复: 3

视频 |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 第二季⑥商代甲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4 05: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 Q& j- X$ C3 H0 }9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条从历史深处游来的鱼浮出水面。稚拙的线条,像是古人的简笔画,勾勒出鱼的形象。龟腹甲上的这条“鱼”来自商代,和今天的鱼一脉相承。
+ ?- J1 n# ~+ p/ y0 O1 Y+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汉字是唯一传承至今没有中断的文字。商代文字则是已知最早的汉字。而甲骨文的存在,或许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 w' @! X! a- a; T' v& Z7 S0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商代文字主要用毛笔书写在竹简上,可惜竹简很难保存。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葛亮介绍,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商代文字主要是依附于甲骨、青铜器、玉石、陶器等坚硬材质留下来的,其中出现在甲骨上的,就称为甲骨文。

4 D% C; [+ ?4 E1 Y5 s/ K-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坚硬的龟甲与兽骨,经过削锯、修整和打磨,成为了商代人用以占卜的工具。先民向天祈问,寻求能与不能,会与不会,吉与不吉的答案。
" I% v6 n, I! q+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商代人占卜的内容非常丰富,一切不可知的事情都可以问神。比如,明天下不下雨,出门会不会顺利,打仗会不会打胜,用一种随机的方式,去找到一个答案。”葛亮介绍,甲骨上一竖一横的裂纹,就是卜兆,吴方言卜字的读音念作bo,就是卜兆裂开的声音。“商代人看了这个卜兆之后,就判断这件事,问的是吉是凶。”

4 }% @" W7 _+ z) i5 f, j; U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块牛胛骨,背面布满了钻凿与灼烧的痕迹。**小小,或长或圆的凿孔,经高温灼烧开裂,显现出不同的裂纹。商代人看来,祈问的答案就隐藏于此。卜问的内容,刻写在卜兆的旁边,即为甲骨卜辞。
- v3 x' x* O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片牛胛骨的背面,残存了用毛笔蘸墨书写的六个字。三千年前的墨迹,恰好书写在坚硬的甲骨上,因此得以幸存。这些文字就是依附于甲骨这种不易腐朽的载体上留下来的极少数的幸存者。

# R. d. T9 C; }7 U  G7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葛亮介绍,在牛胛骨的侧面可以看到毛笔书写的痕迹,笔触的轻重缓急一目了然,因而异常珍贵。“很难想象,3000多年前我们的文字竟然不是以甲骨卜辞为日常,实际上是以毛笔书写为日常的。”

$ r; p: n- D+ L!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件甲骨上的文字,采取了近似毛笔墨书的刻铭方式。使转提按,流畅婉转。用笔、结字、章法,颇具法度。后世书法的各种元素,都可以在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商代文字里找到源头。

  S( U/ A' D#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象形、会意、假借、形声……殷商往事转化成字符,中国人的造字方式由此产生。葛亮表示,“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读懂2000年前的古书,可以读懂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这是全世界独一份的。”

- L3 Z3 ]$ N8 {8 _0 K- k* 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目前已知甲骨约16万片,甲骨文单字约4500字,后世能辨别的约占1/3。这些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的痕迹,将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千余年。
三千年前的人间烟火、世情百态,留存于甲骨。中国人的表情达意,从此有了依归。

( G9 e" D" F0 b" `- |" I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40 津贴 +40 收起 理由
金盾 + 40 + 40 感谢您为论坛的繁荣做出贡献!

查看全部评分

 成长值: 18910

发表于 2023-7-24 06:28:58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已知甲骨约16万片,甲骨文单字约4500字,后世能辨别的约占1/3。这些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的痕迹,将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千余年。三千年前的人间烟火、世情百态,留存于甲骨。中国人的表情达意,从此有了依归。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津贴 +30 收起 理由
手机用户up63111 + 3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8160

发表于 2023-7-24 08: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金盾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成长值: 10165

发表于 2023-7-24 09:38:43 军转网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代文字主要用毛笔书写在竹简上,可惜竹简很难保存。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葛亮介绍,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商代文字主要是依附于甲骨、青铜器、玉石、陶器等坚硬材质留下来的,其中出现在甲骨上的,就称为甲骨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0 津贴 +20 收起 理由
金盾 + 20 + 20 谢谢精彩回复,论坛有您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