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为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该弄于民国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请建,约次年至民国8年前建成。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 民国9年春,杨明斋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到上海,同-商讨建立中国0时,租赁该屋为活动地,并开设中俄通讯社,后改称华俄通讯社,自任社长。4月,于此进行上海首次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筹备工作。 8月22日,经上海**小组领导人-倡导,俞秀松、袁振英、叶天底、金家凤等8人在此成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任书记。同年9月,创办外国语学社为掩护。门口悬挂白底黑字“外国语学社”牌。次年初,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于此设立团中央机关。4月29日,遭法租界巡捕房搜查,没收了纪念劳动节筹备委员会宣传品。后因俞秀松赴俄参加少年共产国际二大,社会主义青年团于5月间暂停活动。华俄通讯社至民国14年8月1日后才关闭。 民国10年,是弄改名铭德里。1957年,旧址按原貌修复,弄名恢复旧称。1987年,进一步修缮。楼上东西两亭子间分别为俞秀松、杨明斋卧室。杨的卧室又为华俄通讯社办公室,客堂楼为团中央办公室,楼下客堂为外国语学社教室。教室后为厨房和餐室。 外国语学社工作是该机关主要工作之一,旨在输送有志青年赴俄学习,造就革命人才,称0最早的干部学校。该社由杨明斋任校长兼授俄语,俞秀松任秘书管理行政事务,魏金斯基夫人库兹涅佐娃教授俄语,李达教授日语,李汉俊教授法语,袁振英教授英语。后又聘王元龄任俄语教师。名义上公开招生,实由各地**小组或早期**者**,学生有-、罗亦农、任弼时、肖劲光、许之桢、王一飞、汪寿华、柯庆施等50余人。民国10年春起,陆续派遣青年学员赴苏俄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至同年5月结束,先后选送数十人。
3 \2 P5 i* |+ O- ]9 g N8 _! w5 }- M( @
* l/ z! x& I+ |9 b% C7 ^3 ~
1 Q) W( `5 `7 s8 S6 X+ U' }
4 ^* {. Q* C4 D7 a9 J* Q1 p1 ^, d p. U- @3 F8 J
% Q3 i) T- J L1 t& ]9 S
6 k7 d; x# y t( e6 v) q* b/ `5 f4 F0 L) x1 X
, f! t S/ A! ^1 I- O- L/ s+ [0 W2 e' q
# m5 T* `) R: T# S8 I# w3 n# q- M9 \9 Q% p; o
4 v9 S* I+ e& S8 Q8 a) T {+ _# w4 N; Q/ C) r
0 j, m2 X6 q+ _* e1 Z4 ^8 I+ w
2 }% q% X: u- c' Y5 ]0 R: i
$ P4 z" K L$ L4 d4 D/ t/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