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神秘至极的“百岁老人”姜子牙到底是哪里人,祖籍又在哪里? 随着如今大众传媒的泛滥以及电影、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相信大家一定对姜子牙这个名字耳熟能详。 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作为大名鼎鼎的元始天尊的弟子,奉命下山辅佐周王室讨伐纣王。 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率领大军一路前进,哪怕是妖魔鬼怪都不能阻止他的步伐。 那问题来了,这个神通广大的姜子牙到底是何许人物,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他到底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1.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到底是个什么人?关于姜子牙的身世,《战国策》中有以下记载: “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这里的“太公望”,代指的就是姜子牙。 按照《战国策》的记载,姜子牙未被周文王发掘前,曾经在殷商都城朝歌城馁做过商贩和屠户。 这一记载应该是有真实性存在的。 因为同一时期的另一部史书《尉缭子》中也明确提到:“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 按照这个记载,已经七十岁的姜太公还在朝歌城内做杀牛的屠户,卖一些小商品。 虽然以当时人均寿命27岁来看,姜太公的年龄有些“假”,但屠户和商贩这两个职业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 汉代刘向在《说苑》中也曾提到,姜子牙未被周文王发现之前曾经在朝歌城内做过屠夫和商贩。 2.姜子牙故乡又在哪里?《孟子》中曾经出现过这个记载:“太公望,居东海之滨。” 也就是说太公望的居住地是“东海之滨”,也就是现如今的山东一带(也有人说是河南一带)。 《水经注》中关于姜太公居住地的记载则是这样的: “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这段内容明确表示所谓的“东吕乡”就是姜太公出生的地方。 接下来,关于姜太公的故乡,笔者与许多著名历史学家都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从对方寻找线索。 现为大家公布结果。 支持山东的结果:山东海曲县东吕乡,就是姜太公的故乡。 元代著名文学家王珺对此持支持意见,他认为司马迁既然在《史记》中明确表示姜子牙是“东海人”,那么他的祖籍就应该是山东吕地。 清朝学者阎若璩对此也表示支持,他也认为姜子牙确实是山东吕地人。 除这两个人之外,许多野史传说也都以“太公,东海人士也”为标准。 但只可惜,除了这些历史文献记载以外,在当地并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姜太公的遗址或者祠堂。 因此这个观点虽为官方主流观点,但却也只是个假设,没有实际参考遗迹。 支持河南的结果:河南汲县,就是姜太公的故乡。 《水经注》中对此有以下记载: “汲城东门北侧有太公庙,庙前刻有石碑,上说会稽太守杜宣和汲县县令崔瑗认定太公故里在汲县,仍有旧居保存完整”。 按照《水经注》的记载汲县北侧是有太公苗的,上边也说了太守杜宣等人的观点。 从这一点来看,好像河南汲县的说法更为可靠一点。 只不过,由于历史过于久远,加上当时文化、科技过于落后,所以现如今大家并不能对姜太公的故乡在哪里做出肯定的答复。 当然了,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的答案是: 姜太公不仅是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中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他也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完成了讨伐商纣王的大业。 也正因为姜子牙的丰功伟绩,他才成为了齐国的开国国君,其后人齐桓公更是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或许,与其讨论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关注他的生平事迹更能了解一个人。 关于姜太公的评价,历史名人们都给与了高度赞扬。 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说:“太公,兼利天下者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太史公司马迁评价道:“太公至国,脩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姜太公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 Y' t0 `& ~; N. w1 y
|